中华文明多元论目前已得到了考古学的印证,即从炎黄部落时期开始,我国各地均散布着由不同文明聚落衍生而来的上古方国,而这些方国都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

比如位于陕西一带的石峁文明(距今4000年以上),浙江一带的良渚文明(距今5300年以上),史书不曾记载,但却真实存在,其文明发展程度绝不亚于传统意义上的中原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夏朝,正是脱胎于上古方国之一的夏后氏部落。

在尧舜部落联盟时期,黄河爆发了特大洪涝灾害。这场洪水的破坏性有多强呢?有考古团队在黄河上游的青海积石峡一带找到了公元前1920年前后因地震导致的堰塞湖遗迹,据测定,堰塞湖蓄积水量在120亿到170亿立方米,是现如今积石峡水量的500多倍,是清朝道光二十三年大洪水流量的10倍。

而夏后氏部落首领大禹正是在带领各部落方国治理洪涝的过程中,通过对各部落资源的集中调配从而建立了绝对的权威,这为夏朝的家天下奠定了基础。

虽然史书记载的大洪水虽然已被证实,但夏朝却依然扑朔迷离。按照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说法,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前后,而天文学测定的五星汇聚却将夏朝建立时间延后至公元前1914年左右,与出土的《古本竹书纪年》所推算的时间更为接近,也与上古大洪水考古发现相互佐证。

自殷墟出土证实了商朝的存在后,考古学家们加快了对“夏墟”的寻找,考古的重点区域被放在了河南,特别是洛阳市偃师二里头被当作了重点区域。

然而,二里头文化却存在一个硬伤,据高精度碳十四测定,二里头文化一期的时间上限在公元前1750年,四期则到了公元前1520年,不仅远远达不到夏朝建立的时间节点,反而与商朝纪年重合(商朝已被考古证实,建立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与二里头属同一文化类型的豫西、豫北等处遗址,也都远未达到夏朝建立之初的时间节点。而二里头从一期到四期的考古,呈现出较为稳定甚至逐步繁荣的迹象,完全不像一个被推翻的王朝都城所应该有的景象。所以,就连二里头的考古队长许宏都认为二里头可能是商朝的城邑。

那么存在于传世文献中的夏朝究竟在哪呢?

本世纪初开始,社科院的考古专家们对山西南部的陶寺遗址展开了集中考古发掘,经过对出土人骨以及动植物遗存的碳十四测定,陶寺遗址的时间区间为公元前2300年—公元前1900年,而这一时间跨度刚好是我国从原始部落(尧舜时代)向国家(夏朝)形态演变的节点。

不仅如此,陶寺还具备了几大特征:有宫城、有贵族墓地、有天文观测系统和宗教祭祀区域,并且出现了多次大规模毁墓现象,出土人骨的惨状也印证了陶寺当时发生过大的外部战争,显然,这里无疑是一座都城。

由于陶寺古城的时间上限早于夏朝,所以,无论是按照《史记》所载的尧舜禹和平禅让,还是出土的《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的尧舜禹暴力夺权,都至少表明,在大禹和启建立夏朝时,晋南才是他们统治的核心区域。

这一结论也得到了出土甲骨文的佐证,甲骨文中屡屡出现“西邑”一词,与商朝自称的“大邑商”形成了地理上的相对,也与出土的竹简《尹诰》所记载的“夏都西邑”吻合。

此外,《尚书·汤誓》也提到:“桀都安邑(山西运城)”,这既符合夏朝都城在商朝都城以西的地理方位(商朝历史上数次迁都,至盘庚时迁都至安阳,但实际上,安阳原本也是商汤的都城,《史记》和《竹书纪年》都有记载“盘庚复居成汤之故居”),也符合在运城东下冯遗址考古测定的公元前1900时间上限,位于临汾的陶寺和运城的东下冯形成了时间和考古遗迹上的延续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见,河南至今没有发现与夏朝直接相关的都城遗迹,是因为夏朝根本不在河南,而是在晋南。而商汤灭夏,应该是自东向西出兵。

但是,出土的清华简《尹至》却发现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记载:“(成汤)自西翦西邑”,也就是说,成汤是从西边出兵攻入夏都的,这段记载并非孤证,因为《吕氏春秋》也提到“汤犹发师,故令师从东方出于国西以进”。

为什么都城在东方的商汤(称对方西邑也证实夏都肯定在殷都以西),要先进军至西方,兜一个大圈子,然后东进灭夏呢?

对此,《尹至》曾有一段轻描淡写的记载:商汤娶有莘氏之女。而实际上,就连商汤的宰相伊尹也来自有莘氏部落。史载:有莘氏国在秦晋之间,陕西渭南还曾出土“有莘氏”遗物铜矛。

可见,商汤灭夏绕了个大圈子,既是为了抵达陕西与盟友会和,同时也解决了阻隔在夏都和殷都之间的太行八陉险关难题(“井陉”自古为天下九塞之一,易守难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