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魏晋之风,后有唐楷之规,这是世人毫无争议的观点,魏晋书法巅峰,当首推右军王羲之,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古往今来,多少文人无不以临习王羲之的书帖为奋斗目标,只是经过历史长河的不断冲洗和筛选,能习得其精髓的人却是少之又少,虽未能超越,却也在书法艺术殿堂之中占据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当然,既然王羲之是公认的“书圣”,自然就必须要有人捧才会出名,作为魏晋之后王羲之的头号粉丝群体,唐朝许多位皇帝无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对这位偶像的崇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神龙本兰亭序(唐冯承素临)

首当其冲的便是唐太宗李世民,作为骨灰级收藏鉴赏家的他,不止一次从史料中流露出对王羲之书法的艳羡与崇拜,甚至于他还曾拿钟繇、王献之,萧子云的书法与王羲之的书法做对比,并得出了“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尖若断而复连。凤翥龙蟠。势若曲而还直。玩之不觉为倦”。可以看出,王羲之书法带给李世民的不光是视觉上的冲击与享受,更多时候还引申到精神层面之上,超脱物外,令人心驰神往。

既然是顶级鉴赏家,自然对于辨别王羲之书法真伪有着自己独特的办法,贵为天子的李世民也曾为搜寻到的所有王羲之作品进行了真伪辨别,因为褚遂良的书法承袭王羲之书法的精髓,因此在勘验真迹的过程中,褚遂良便充当了李世民的御用鉴宝大师,使得李世民能够在顶级收藏家的路上越走越远。

李世民赏兰亭序

相较于李世民的疯狂,武则天则显得低调许多,由于当时几乎所有的王羲之真迹已不复存在,所以武则天想要找到真迹的唯一办法就是以王氏后人为线索,步步展开,时任凤阁侍郎的王方庆乃是王羲之九世孙,原家中有王羲之真迹四十余卷,贞观年间被太宗求购走大部分,因此只剩一卷存世,后武则天将其编入《万岁通天帖》中,以彰显对王羲之的膜拜。

后到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也曾多次从御府中搜罗王羲之真迹,共得一百六十卷(其中包含王献之之作),此时的王羲之真迹已经如凤毛麟角一般难寻,这仅剩的真迹便显得弥为珍贵,因此李隆基便命集贤院拓印四本王羲之真迹放到内苑赏赐诸位皇子,以供赏玩临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则天剧照

李唐皇帝为何如此痴迷王羲之书法,在我看来,不外乎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魏晋距唐最近,草行楷之风兴起

在魏晋之前的东汉三国时期,楷书等格式早已出现,但还未到盛行之时,隶书的书写不便已经与时代脱节,加之魏晋洒脱飘逸的处世特点,行书与草书的盛行便成为了社会流行的趋势。唐以前能接触到的最好书法均来自于三国魏晋时期,因此追慕魏晋书法巅峰代表人王羲之的真迹便成为了唐人之风。

第二:来自皇帝的书法情

众所周知,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书法造诣最高的皇帝之一,作为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代表,李世民曾打算将王羲之的书法遍传天下,将这一高雅的艺术变得通俗化,因此便设立专门学习书法的皇家书院—弘文馆,并聘请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等当时的书法大家为导师,“选贵臣子弟有性识者为学生。内出书命之令学”,但书法精髓博大精深,所需的并不是日复一日的练习技艺,而是需要特有的意境与精髓加持方可成器,终唐一代,弘文馆也并未走出一位书法名家,不免令人唏嘘。

王羲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榜样之所以为榜样,却是只能效仿,不能照搬,李世民固然能慧眼识珠,并运用自身感受给予王羲之书法深入骨髓的高度评价,显然不是班门弄斧,之所以最终无法实现并肩与超越,只因他并不是愿意为了艺术而奉献一生的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虽并未在书法领域有更高的造诣,但他对于历史的贡献却是有目共睹。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王溥《唐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