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魏是最早称帝的政权,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嫡长子曹丕继位为魏王,同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建立魏国,立国四百年的两汉就此灭亡。

其实在中国历史划分中没有“三国”这个时代,在正史中三国算是魏朝,例如《桃花源记》中曾写道:“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因为在后人眼中,曹魏的政权是来自于汉朝,且占据中原,是正统,蜀汉和孙吴都是割据政权。这个思想一直持续到南宋时期,南宋之后民间更加认同蜀汉是正统,但史学界仍旧视曹魏为正统。

如果算上曹操,曹魏一共经历了六位皇帝,分笔别是:

魏武帝曹操

魏文帝曹丕,曹操嫡长子

魏明帝曹叡,曹操嫡长孙,曹丕嫡长子

曹芳(被废,无谥号),据推测有可能是曹操的曾孙,他是第一代任城威王曹彰的孙子,第二代任城王曹楷的儿子,是曹叡的堂侄。

曹髦(被弑,死后被废帝号,无谥号),曹操之孙,曹丕之侄,曹叡叔伯兄弟

魏元帝曹奂,曹操之孙,曹丕之侄,曹叡叔伯兄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魏皇帝世系)

作为名义上的开国皇帝,曹丕在称帝之后只做了六年的皇帝就驾崩了,知道临终前夕他才正式确立继承人,将嫡长子曹叡立为太子。

其实曹叡不是真正的嫡子,他的生母甄氏只是曹丕的一个妃子,而甄氏因为口出怨言被曹丕赐死,连带着曹叡的日子也不好过。后来由于郭皇后无子,曹丕便将曹叡过继给郭氏,曹叡才成为嫡长子。

因史料的缺乏,人们并不知道曹叡在兄弟中的排行,《三国志》、《魏书》和《魏略》都没有记载曹丕儿子们的具体排行,不过曹丕既然将曹叡过继给郭皇后,可以看出曹叡很有可能是庶长子。

因为本着“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传统,曹丕将庶长子过继给郭皇后的解释是最讲得通的。只是这个推测并没有实据,仅仅是推测,曹叡的真实排行已不可知晓。

如果将魏武帝曹操也算作皇帝(曹操生前没敢称帝,但却是曹魏实际上的开国皇帝),曹叡的继位标志着曹魏政权已经传递三代了,曹丕和曹叡都是以嫡长子的身份克继大统的,曹魏的权力交接也算是平稳。

但是在曹叡晚年,情况却出现了改变,曹叡的三个儿子清河王曹冏、繁阳王曹穆、安平哀王曹殷都早夭了,曹叡直接慌了,这可咋整!

曹叡登基的时候才刚刚22岁,按理说有的是时间生孩子,但问题是曹叡寿命不长,总共只活了35年(周岁),在三个儿子都夭折之后,曹叡感觉自己身体不行了,于是决定挑选宗室之子入宫收为养子。

然而就在选择养子的问题上,曹叡犯了大错,他没有挑选年长的侄子为嗣,而是找了一个年幼的宗室之子入宫,这个孩子叫曹询(至于曹询的生父是谁,史书无载,谁也不知道)。

可能在曹叡心中,养子毕竟不是亲生的,需要从小培养感情,但曹询在入宫后不久就死了,年仅13岁。无奈之下曹叡又找了个叫曹芳的宗室之子为嗣(史书同样没有记载曹芳的亲爹是谁)。

曹芳的年纪比曹询还小,到曹叡驾崩时,曹芳才7岁(估计曹叡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不行了)。

7岁的孩子懂个啥,自知大限将至的曹叡在临终前下诏由司马懿和曹爽辅政,司马懿当时刚刚征讨辽东回来,见到病榻上的曹叡立即跪地大哭,表示绝不辜负曹叡的嘱托。

但是“司马的嘴,骗人的鬼”,曹叡死后,司马懿便借助朝臣对曹爽的不满,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三族,将曹魏大权独揽手中,司马氏家族开启了篡位的工作。

(曹叡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犯了糊涂,酿成大错)

紧接着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掌权,司马氏家族在朝廷中更加蛮横,皇帝曹芳的岳父张缉曾试图推翻司马师,但因事情败露被杀,张皇后也被废除。

连皇后都废除了,司马师感觉他与曹芳的关系不可弥合,于是干脆废掉了曹芳,改立东海王曹霖之子曹髦继位。

PS:东海王曹霖是曹操的儿子,曹丕的兄弟,曹叡的叔叔。因此曹髦便是曹操的孙子,曹丕的侄子,曹叡的叔伯兄弟。

曹髦被立为皇帝时也很年轻,在当了六年皇帝后,十九岁的曹髦实在无法忍受司马氏专权,他于公元260年6月2日亲自率领宫中的宦官杀出宫去,准备剁了司马昭(此时司马师已死,由司马昭主政)。

但很明显,曹髦不是司马昭的对手,他刚刚出宫门就被司马昭派人刺死了,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个被臣子公开弑杀的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出自曹髦之口)

曹髦被杀后,司马昭拥立燕王曹宇之子曹奂登基。

PS:曹宇是曹操的儿子,曹奂是曹操的孙子,曹奂与曹叡和曹髦都是同一辈的人,曹奂也是曹魏的最后一位皇帝。

到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嗣位晋王,随即逼迫曹奂禅让,曹魏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