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数学,不只孩子烦,连看功课的家长也跟着头痛吗?哈佛教育硕士班毕业生分享了带着 孩子跟家长一起「搏感情」,用四种信任,教好、学好数学的诀窍。

陪伴每个父母和小孩,成为更好的自己。

让每位父母、教育工作者,都有能力,以生命滋养另一个生命,带领孩子,走向海阔天空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照片:shutterstock

6 年前,亚当斯(Kwame Adams)开始教数学时,在学年初问学生「喜欢数学的人请举手」,学生彷佛听不懂、怎么会有这种问题,没有响应。 他再问了一次,全班24人,有2只小手慢慢举起。

他再追问「不期待上数学课的人请举手」。这时,其他22个人立刻同步举起手,整个教室还爆出一片笑声。

之后,他每年都这么问,学生的回应都差不多。

只是,随着学期经过,他逐渐了解,学生们的理由和难处不是关于长除法、分数、解习题这些数学技巧,而是关于「信任」—学生想要知道,数学老师可否接受他们当时的程度,试着用不同的方法带着他们找答案;能否包容他们在过程中会出错;甚至,学生希望老师肯定他们的个人的想法、认同与文化,不要用成绩或其他外在眼光定义他们。

4种信任 帮助孩子学好数学

今年刚从哈佛教育研究所拿到硕士学位的他,还应邀在哈佛分享怎么跟学生和周遭的关系圈建立信任,跟他们的家庭搏感情,用各种有创意、弹性的方式让孩子不再讨厌数学。

在他的经验中,有四种「信任」能帮助孩子学好数学:

一、 学生对自己的信任

人们可能很难想象,数学跟每个人的「自我感」有很深的连结。因为算数学难免会出错,所以学生要能接受自己的弱点,以及愿意犯错。也因此,老师要能激励学生,创造学生自己或与人合作解题的机会。老师不只要教他们怎么想,还要让学生有同理心,也会照顾自己。

亚当斯建议,可以从学生以前的老师了解孩子学数学的状况,跟孩子聊聊他们的兴趣、文化或他们的想法,好把数学置入在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让他们跟数学建立好关系。

二、老师跟家长间的信任

数学要好,不是只有老师的责任。至少,学生还有回家功课,需要父母确认孩子有没有做,甚至进一步检查,是否做对了。不过,家长们却不见得都有这种能力。因为有可能父母已经忘记以前学的数学了,或是以前学的内容跟孩子现在学的不一样。老师不要抱怨父母,父母也不要挫折,或是指责、批评老师出的功课。

亲师双方要先建立互信,任何一方都可以主动联系,了解孩子或是家庭的困难,然后一起探索协助的方式。

例如,运用学校课辅、或是小区的资源。像是网络上的免费资源、图书馆的书和数字工具、或者学校或小区的课辅等,可以如何协助父母在家帮孩子,或让孩子能够多演练。

老师也可以在学校举办一些跟数学相关的活动,邀请学生和家长参加,让家长有参与感。亚当斯指出,这些虽然看似是额外的工作,但是老师提供父母们这些机会,会让父母更有能力与意愿成为伙伴,甚至可以让学生的整个家庭重新认识、运用数学。

三、老师和学生间的信任

老师不只是教学生解题的技能,更要启发他们学习的意愿。尤其孩子可能会觉得有些数学太难,以后应该用不到,所以上课的状况就不是太好。老师可以透过各种方式、举出各种例证让学生理解,相信孩子的能力不是只会计算,他们所学的还会在实际生活、小区、与未来发挥更大的效果,并且鼓励孩子发问、分享学习的感想。

这样,学生在学数学的技巧时,也会想要运用技巧完成进一步的任务,理解数学的重要性和对未来的帮助。

四、学生间彼此的互信

数学看似是重于个人理解的学科,但是合作有助于数学发挥更大的效用。老师可以在教室里面设计一些合作的计划,让学生用数学一起完成某些任务。这么一来,学数学就不是个人的苦差事,而且可以有值得信任的人,彼此鼓励,互相帮助。

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互相教导。尤其数学的领域很广,有的人数字观念强,长于计算、解代数;有的人空间观念比较好,几何特别强。每个人的特长不同,互信让学生可以相辅相成。

这些信任关系,让孩子、家长们想到数学时,至少不会满脑子立刻浮现那些数学很麻烦、不会算、不会教等不愉快的事。

最终,是跟数学建立好关系,让自己的学习跟生活都更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