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悠久的五千年历史里,走过了许多个朝代,这些朝代或清致或智勇,给我们留下一个勘不破的清妙美梦。

从先秦的古拙,两汉的磅礴,到唐宋的盛世气魄中间,穿插着一个带着些许浪漫色彩的魏晋南北朝。

这个朝代孕育出了无数风流人物,不论是"芝兰玉树"的谢灵运,还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抑或是一笔兰亭序名天下的王羲之,都是为后世津津乐道的。

而这样风流的魏晋南北朝,其产生的原因,就在于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民族大融合。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产生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是东汉末到隋朝灭陈大约四百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因为种种原因,完成了一次民族大融合。

这次的民族融合产生了许多的深远影响,是许多历史事件的开始和转折点,在历史中显得尤为重要。

1.民族融合的基础和原因

这次民族融合有三个基础条件。不同民族有共同的生活区域,不同的民族之间互相有相同或相通的语言和经济环境,最后就是不同民族间的文化相互穿插,使得他们的文化有相同之处。

依托着这三个基础,再加上当时战争频发,导致人们流离失所,许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导致人口大量流失。

而此时,西北等地的少数民族,也因为天灾战乱频发,向中原内地迁徙,使得各个民族互相交融。

在融合期间,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开始改变,为了更好的生存,向其他民族学习交流不同的生活方式,使各个民族包括中原内地的汉族。

他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起居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各民族交融产生的影响新迁入的民族,给中原内地的汉族带来了许多新鲜事物,极大地丰富了当时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服骑射在赵武灵王之后,重又进入大众的视野,这一次,方便的胡服进入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里,改变了以往的上裳下衣。

这一风尚甚至影响到初唐时期,直到初唐,贵妇小姐仍以胡服穿着为时尚,可谓影响深远。

而在精神方面,少数民族的民歌民乐也影响了中原民族,我们所熟知的《敕勒歌》和《木兰辞》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甚至直到隋唐时期,燕乐和西凉乐绝大部分还都是胡族和汉族结合的成果。甚至于现在的世界三大教之一的佛教,也是这时被统治者大力翻译提倡,才有的后来的传信度之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没有当时统治者对佛教的大力宣扬,也就不会有今天诸多知名的佛窟雕像,中华诸多璀璨文明也将失色不少。

甚至在制度方面,也在各民族不同的制度影响之下,产生了比较合适和先进的均田制,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土地和税收之间的关系。

并且由于民族融合,思想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峰,活跃的思想促使了新的科技的产生,和现有技术的进步。

当时出现的灌钢法,很是先进,所产出的宿铁刀和百炼钢刀代表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也代表了民族工艺的新高峰。

不仅如此,游牧少数民族的畜牧业也高于农耕的中原汉族,随着民族迁徙,先进的牲畜饲养办法,牲畜的疾病治疗和畜牧产生的产品加工方法也传入中原。

这些先进的畜牧养殖方法,不仅使中原地区经济增长,还改变了中原汉族的饮食习惯,大大增加了乳制品的摄入。

二、民族融合产生的餐食改变

民族融合带来的种种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中华饮食文化,为后来中华美食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已有食物的改变

在魏晋南北朝期间,面食在民间有了更多的变化。此时面类的制作和发酵工艺更为先进。

《齐民要数》中记载了一种酒酵发酵法:面一石,白米七八升、做粥;以白酒六七升酵中。著火上,酒鱼眼沸,绞去滓。以和面,面起可作。

这种发酵法即使在如今看来,也是比较科学的,得益于这种技术的发展,面食的种类日渐丰富,出现了现在的各种饼类和馒头以及饺子馄饨等。

只不过在那时统称为饼,刘熙的《释名》中言:饼,并也。澳而使合并也。不仅是面食,乳制品在这一时期,也比较重要,走入了中原汉族的日常生活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乳制品的推广,甚至影响到了贵族们的日常饮食。《晋书》中说:"乳酪养性,人无碍心。"

在当时,乳制品的食用方法变得花样繁多,出现了发酵乳——酪,酥油——酥,腐乳——乾酪等等。

既可以直接饮用食用,也可以放在面食之中搭配,别有风味。制酒等工艺也有了新的提高,但因为没有经过蒸馏,基本都是度数很低的果子酒,基本喝不醉人,这可能也是许多文人士子称自己酒量高的原因之一吧。

2.宴席等宴会餐饮的新发展

宴席一向是古代社交的重点之一,宴席的发展也侧面表现着生产力和生活习惯的变化和发展。

在这一时期,宴席的礼仪变得更为复杂,排场也变得宏大,菜肴的种类也变得更多。时人爱好奢靡,喜欢攀比财力,王侯尤甚。

按照规定,当时百官在参加皇室所举办的宫宴之时,还需要更换适宜恰当的服饰,以此符合自己的身份与宴席礼仪,并衬托皇家威仪。

并且上菜时有冷菜、热菜的区别,不同菜品分批次地端到每位赴宴人的桌案上,过一段时间再撤下,其方式很是类似今天的西餐分餐制。

须知,分餐制本就是社会生产力更为发达的体现之一。除去奢华精致,礼节繁复的宫廷宴会,文人官员、世家子弟私下的聚会也是花样频出。

《兰亭集序》中所记载的"流觞曲水",就是当时一种别致新雅的饮酒趣宗。将酒杯放置在水流上流,使之顺流而下,停到谁面前,就取之自饮,寓意除去灾祸和不详。

风雅之余又添新趣,也展现了当时世家的雄厚实力,在那时甚至被邀嘉宾也都要是门阀子弟,只有身份高贵才能入座。

3.烹饪方法的变化

在魏晋以前,汉族的烹饪多以蒸煮为主,饮食也大多清淡,但随着民族迁移融合,各民族的饮食习惯互相影响,出现的许多新的烹饪方法。

出现了我们今天经常食用的酱和醋的制作方法,使食物的口味和口感增添了许多动人之处。

试想,今天的许多小吃若是没有醋和口味种类丰富的酱油,将会失去多少"灵魂"。

除此之外,更是出现了蔬菜的腌制方法,不仅使蔬菜口感增添,也延长了蔬菜的保存时间,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在那时,也出现了许多炮制肉类的方法,这些都是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所带来的新改变。

从各类典籍记载来看,魏晋之士多重保健,因此也出现了把药材和酒结合的养生药酒,和各类粟米豆类制成的药膳。中华养生之道,也在那时慢慢诞生,逐渐发展起来。

民族融合的背景,给予魏晋南北朝时期与别朝其为不同的特色,这些特色表现在生活习俗等方方面面,给后人无限的畅想。

而餐食的改变,也体现了民族大融合后的影响,成为了魏晋南北朝特有的风采。

文/文史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