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11月,时年19岁的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皇宫,自此开始了颠沛流离的一生。

此时的溥仪虽已退位,前路迷茫,但毕竟当过皇帝,钱还是有的,他带着数箱珍宝踏上了未知的旅途,但有一样宝贝却没放在箱子里,而是被他缝在了衣服里,这件宝贝就是乾隆的田黄三联玺。此后无论时局多么动荡,这枚小小的田黄三联玺一直跟随着溥仪,直到1950年。

那么溥仪为何如此看重这枚田黄三联玺呢,它又有怎样的故事呢,下面我们就拨开历史的迷雾,来探寻这件清宫至宝的前世今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田黄三联玺

田黄三联玺的珍贵之处—用料奢侈,技艺高超

说起田黄三联玺就不得不说田黄石,说起田黄石就不得不说福建寿山,因为那里是田黄石的故乡。那么田黄石到底有多珍贵呢?

1984年的一天,寿山当地村民陈孔兴等人在寿山溪寻找田黄石,谁也没想到这几个人的命运将从此改变,数小时后一块巨大的田黄石横空出世,这块重达九斤的罕见奇石当时被北京荣宝斋以十一万元收购,各位,那可是八十年代。而现如今,这块田黄石的价值必然是以亿为计量单位了。

荣宝斋九斤田黄石

那么田黄石为何会如此珍贵呢?田黄石形成于大约一亿三千万年前,源于山上的寿山石滚落水田中,经过长年累月的水流冲刷,泥土侵蚀,最终赋予了田黄石温润细腻的质感,赢得了“石中之帝”的美称,是雕刻佳品,尤以印章为美,自古以来深受皇家喜爱。

田黄石的稀少和不可再生性更是让其身价飙涨,因为地球上就这边一条小溪与沿岸数里田地能出产,现如今几乎已被开采殆尽。而三百年前,因为受限于当时的开采条件,那时的田黄同样是可遇不可求,而乾隆三联玺的原石正是出自这里。

除了原材料的高贵,田黄三联玺的贵重还在于有雕刻技法的加持,方寸之间,功力尽显,这里不得不佩服一下当时御用工匠的高超技艺,特别是那出神入化的链雕工艺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从一块原石到三联玺的蜕变过程,其中耗费的心力让人惊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乾隆至爱

田黄三联玺的前世—乾隆的至爱,彰显无上皇权

乾隆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有福气的皇帝,其爱好相当广泛,除了做了海量的诗之外,他还盖了海量的章,他对于宝玺的喜好可谓史上第一人,据统计,他共拥有1800多枚宝玺,让人咋舌,而田黄三联玺正是他的至爱。

根据溥仪的《我的前半生》中记载,田黄三联玺的原石为康熙年间的贡品,一直珍藏在库房内,直到乾隆当上了太上皇,需要刻一枚乐天宝玺,于是就相中了这块田黄原石,但乾隆又觉得它实在太大了,不搞点事情有点暴殄天物,就突发奇想,决定做一块三联玺,玺成后,乾隆爱不释手。

田黄三联玺玺面

田黄三联玺由三印组成,左印为正方形,高1厘米,边长2.6厘米,上用阳文篆刻“乾隆宸翰”,意为乾隆御笔,中印为椭圆形,高1厘米,长边3厘米,短边2.3厘米,也用阳文刻有“乐天”二字,表示乾隆顺应天道之意,右印形制与左印一样,同为正方形,但不同的是此印采用阴刻篆文“惟精惟一”,表明乾隆的施政理念。

乐天知命,故不忧。——《周易》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

但是也有专家根据此玺的形制与乾隆宝玺的演变对比,认为三联玺应该是乾隆早期的作品,这个话题太过专业,我们不多讨论,但这里就引出了一个问题,为何田黄三联玺的制作时间会成疑呢,因为这个宝物乾隆从来没用过,纵观乾隆所有留下印记的地方,都没有发现他使用过三联玺的痕迹。

盖章达人居然没有用过自己最爱的宝玺,但是再一想好像也情有可原,各位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用这块玺盖章,是不是很不方便。那么乾隆为何要做出这块不实用的三联玺呢,我们只能这么理解,这枚三联玺就是乾隆为了凸显皇家气度的形象工程。

乾隆众宝玺

田黄三联玺的今生—清朝由盛及衰的见证者,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

1950年,溥仪为了表明改造的决心,将珍藏多年的田黄三联玺上交了,这也可以看作是溥仪与自己过去的真正告别,后来三联玺移交到了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想来想去,想起了我手头的一套乾隆的太上皇玉玺,这是用一块田黄石精雕的由三条链子连在一起的三颗印,是我很心爱的东西。入狱时所方检查行李也看见过它,看来,现在只有拿出来这样东西来了。—《我的前半生》

现如今田黄三联玺以其华贵稀有的材质,清新典雅的工艺,以及独特的皇家底蕴成为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供后人参观品鉴,向人们诉说着清朝由盛及衰的悠悠往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溥仪

结语:

现在随着田黄石的日益稀少,相关部门也加强了田黄石资源的保护,这是很好的举措,我们必须给子孙留点宝贝,这同样也适用于别的不可再生资源。

田黄三联玺作为清高宗弘历的至爱,它见证了清朝鼎盛时期的繁华,作为清末帝溥仪的命根,它同样目睹了清朝没落时期的衰败,一方小小田黄三联玺历经风云变幻,笑看世事浮沉,这也是它之所以显得弥足珍贵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