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魂归故里。”即使身处异国他乡,依旧心向故国。多少海外游子,多少异国他乡奋斗的旅人,时时刻刻梦想着再次踏上祖国的土地。祖国是我们的“根”,是我们在外漂泊的有力后盾,是我们无论贫穷还是富贵都时时刻刻想念着的故乡。

即使我们深陷迷惘,也有祖国作为我们的信仰,为我们提供方向。韩国广平府田氏,一个流落海外381年的家族。但这381年间,他们时刻不忘祖国,时刻不忘故乡,始终坚持中国习俗,坚定的认为自己是中国血脉,是炎黄子孙。

广平府田氏

韩国广平府田氏始祖田好谦,字逊宇,1610年出生于河北邯郸鸡泽县风正乡。他的曾祖田悌曾官至云南御史,祖父田应扬是襄府长史,父亲在外做官。田氏祖上世代为官,家庭富裕,史书上记载田好谦为人放荡不羁,十分豪爽正直。

当年邻村董庄的董士元生活穷困潦倒,迫不得已偷了田家的东西,田好谦知道后便派人去抓他,董士元无奈之下只好跑到外地当兵以求果腹。

时值明清更替,战火平凡。田好谦自觉好男儿必要建功立业。得知当年被自己赶走的董士元已经出任山东顺义岛(今辽宁旅顺一带)参将,遂跑去投奔于他。但在见到董士元之后,田好谦内心也有些犹疑,不知道这董士元会不会借机报复当年的“一箭之仇”。

但董士元也是个豪爽之人,非但不怨恨他,还将田好谦奉为“恩人”。非常感恩田好谦当年的举动,认为若不是田好谦派人去抓他,他也不会跑去当兵,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荣华富贵。田好谦惊喜万分,于是在董士元家里住了二十多天,二人日日同进同出谈天说地,一来二去,两个志向远大的年轻人就这样成为了知己。

1637年春,满洲将领孔有德率领朝鲜军队向明朝进攻,这孔有德本是明朝的将领,只因战败才迫不得已投靠满洲。他几次三番同董士元交战却故意输给董士元,却不想董士元就此骄傲自满,满足于现在的名声,整日寻欢作乐。

田好谦多次劝阻也是无疾而终。孔有德见董士元如此不思进取,一怒之下便大举发动进攻,而董士元疏于操练军队致使节节战败,本人也死在了战场。而作为董士元军师的田好谦也被朝鲜军队俘虏,自此开始了他流落异国的旅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流落异国

虽然田好谦就此流落朝鲜,但他文人的身份还是救了他。军营里个个都是莽夫大汉,田好谦文质彬彬的气质一下子脱颖而出。朝鲜国王了解到他即是明朝的秀才又是名门之后。

遂聘请他教导那些王公贵族。只能说有才华的人到哪都不会被淹没。朝鲜王室越来越认可田好谦的能力,他也一度官拜朝鲜国通政大夫、龙骧卫副护军。此后他便在朝鲜娶妻生子渐渐安定了下来。

田好谦的后人皆在朝鲜为官,且多于朝鲜王族通婚,尊贵非常,一时间田氏一门鼎盛,风头无俩。值得一提的是,田好谦的一位后辈甚至做了朝鲜驸马,后来成为朝鲜国相

田好谦虽在朝鲜官位显赫,但他时刻惦记着自己的故乡。每逢佳节,田好谦都会带着自己的子孙朝着家乡的方向叩拜,并且时刻告诫后人,我们的家乡在广平府风正村。等世道平定,我们一定要回去认祖归宗。

俗话说,思乡之情最为难解

为了防止自己忘记故乡的模样,田好谦凭借记忆中的风正村的模样在郊外仿建了一所村庄,并起名为风正村 。日后他再次思念家乡时,便会带着家人回到风正村小住几日,慰藉思乡之情。

他这一生官位显赫,家庭美满。最为遗憾的莫过于后半生未能回到故乡,弥留之际,也不忘叮嘱门生李翊臣,千万记得要找到故乡之人,把他的遗像送往家乡。还在临终之时在族谱上加上几个字,“我是中国人,子子孙孙不能忘!”他期望自己死后也能再看故乡一眼。

后来朝鲜进贡时,李翊臣去往中国,在北京恰巧遇见风正村的举人田炜,详细问清情况后便把田好谦的遗像交托给他。田好谦时刻不忘故乡,他们子孙从此也将认祖归宗的愿望时刻放在心上。即使身在异国他乡,心里却始终想着故乡。

在田好谦逝世20年后,他的次子田会一在出使清朝之际,辗转多次才联系到了田氏留在故土的子孙后辈。商议着重新续写了田氏族谱。

田氏后人一辈辈继承着先祖的嘱咐和期望,莫不敢辜负。田会一逝世后,其子田得雨为了让后辈不忘根本,下令此后所有生活在朝鲜的田氏子孙,死后都要在墓碑上刻着五个汉字,“广平府田氏”。时刻告诫自己的根脉所在。

魂归故里

到了清朝末期,战乱频繁。日本,列强开始大规模的朝中国发动战争。在此期间,联系着两国田氏族人的族谱再次中断。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中韩两地的田氏后人才能重新寻找对方。经过两地后人的不懈努力,2004年,韩国高丽海运株式会社总裁田文埈几终于联系到了中国的田氏族人。

现如今,交通便利,而流落异国三百六十余年的韩国田氏后人也终于可以和故乡的亲人见面。双方按照长幼辈分再次续写了共同的田氏族谱。此后每年韩国广平府田氏后人都会回乡祭祖。

2016年韩国田氏宗亲会会长田光铉深情地说:“崇尚祖先的精神,对田氏家族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一个财富。我们找到了我们的根,我们不会忘记中韩根深一族的事实。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三百多年,但这点不会改变。”

流落异国三百余年,最难的就是坚持自己的根本。但他们不敢忘记,并且时刻谨记。他们继承着先人的意志,先人的精神。带着那丝坚持,那丝眷恋再次回到了故乡。再次回到了那座祖先日思夜想的小村庄。

祖国,故乡。这两个词承载了太多人的寄托,承载了太多的信仰。

我们始终记得,祖国,是我们坚强有力的后盾,家乡,是我们温柔缠绵的水港。无论我们身在何地,身处何位。不变的是流淌在我们身上的永远都是炎黄子孙的血脉。这是融入骨血里的情结,时刻不敢叫人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