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

不久前,一个短视频引起无数家长的共鸣,短短几句话,却道出无数家长的心声:

你们上课不用心教,下课叫我帮忙批改作业,那我要你们干什么?
教我教,改我改,是谁辛苦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好的家校共育是为了帮助老师了解孩子,更好地促进孩子成长,结果却把老师该做的事悉数转交给家长,生生把家长群变成了监视群,事无巨细把孩子一天的活动轨迹都暴露在家长眼前。

这使得很多家长不胜其扰。

这位爸爸的行为固然偏激,但也只是做了很多家长想做却不敢做的事。只是,虽然一时解了心头之恨,但接下来又有多少麻烦等着他呢?

一时的解恨,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人们常说,学校是个象牙塔。

走出象牙塔,步入社会,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连笑都只是个表情,与快乐无关。

但做了家长的人才知道,一个小小的家长群才真的是包含了人生百态,在这里,你能遇到奇葩老师,奇葩家长,坊间传闻的八卦逸事也应有尽有。

脾气火爆型老师

比如这位脾气火爆的老师,就公开在班级群批评家长,言辞之激烈,致使很多家长在这件事后纷纷退群。聊天记录可以看到,老师称孩子完蛋不应该恨老师,要恨就恨不负责任的父母。不仅视甚高,还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家长。

这样的老师,不仅是教师团队的蛀虫,也是家长的噩梦。

碰上这样的老师,家长怎敢提出疑问,发出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稍有异议就会被请出家长群,简直把家长群变成了老师的一言堂。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但保证家校共育的一致性,并不代表家长要无条件听从老师的安排,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家庭也都各不相同,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共同努力,互相学习,共为孩子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监控型老师

除了暴躁型老师,还有一种老师也让人颇为头疼,就是监控型老师。

这类老师时刻通知家长孩子的一举一动,堪称人肉监控。

不仅如此,这类老师还会把学生每天的任务发到家长群,虽然是为了孩子更好的完成任务,预防孩子投机取巧。

但我们想要教育出的是一个懂自律,能自理的孩子,而不是一个事事需要家长操办监督的孩子。

最近,一则关于未成年犯罪草案的新闻进入人们的视野,草案规定,12至14岁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草案一出,立即引起网友热议,赞同之声不绝于耳,更有人建议将年龄下调至10岁。

这说明更多的人认同孩子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再者,“你小小年纪有什么自尊”这句话,早就成了过去式,即便是孩子,也应该有自己的隐私,而应该被暴露在家长的监控之下。

如何善用家长群,这是老师和家长需要考虑的问题。

除了奇葩老师,家长群中更多的还是奇葩家长。

马屁精型家长

这是最常见的一类家长。

他们以一己之力掀起家长群中的马屁狂潮,直接把家长群变成马屁群。

老师一个人肩负数十个孩子和家庭的未来,责任不可谓不重,家长感谢是必要的,但为了感谢而感谢,这句句感谢中又有多少真心?给老师带来的是慰藉还是虚荣心?

不止于语言上的马屁,有些家长甚至开始用物质拍马屁,引领送礼潮流,使不良风气蔓延至学校这个本该清明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简直是一种变相的贿赂,小心思毫不掩饰暴露在众人眼前。

炫耀型家长

如果说,马屁型家长是为了让老师好好教学,那么炫耀型家长的动机就让人颇为苦恼。

你永远看不懂他是想让老师对孩子另眼相待,还是单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如果是第一个原因,那么一个会因学生家境而区别对待的老师,家长会相信他的品德,放心把孩子教给他吗?

戏精型家长

这类家长在家长群中晒娃、说些无关学习的闲话、展示自己,把家长群变成个人的朋友圈,困扰着不少家长和老师。

戏精型家长可以是文艺中年。

可以是事妈。

还可以是“风云人物”,在家长群掀起一场大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之,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办不到的,俨然一个小型社会,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毒俱全。

很多家长,工作之余,面对家长群里的信息轰炸,抬起手,想要屏蔽却又怕错过老师的重要通知,最终也只能默默忍受。

9月末,一位爸爸在参加家长会时,被老师点名不回消息,就崩溃嚎啕大哭。

他说:我工作实在太忙,又要加班开会,实在是回复不过来。

很多家长对他的“失态”表示理解。

一位家长说:

其实我挺理解他的,我们这些当家长的,本来工作压力就很大,手机上还得看看,老师又发了什么通知,晚一点回复就会被老师点名,还要看着孩子做作业,有时候顾不过来,就被说成不关心小孩,是挺委屈的。

其实,变味的家长群不仅烦家长,还扰老师。

面对,家长群消息的狂轰乱炸,老师表示也很心烦。

而说起,把工作转移给家长,一些老师也说明了原因,学校的硬性要求,老师也是出于无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

这个道理被奉为圭臬,因此近年来家校共育越来越被人熟知。

但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个好好的道理竟成了一项刻板的规定,家校共育变成了面子工程,难哭了老师和家长,恶化了老师和家长的关系。

少些巴结,少些闲话家长,多些信任,多些理解,让家长群发挥应有的作用,丢掉沉重的包袱,让老师的耳根清闲,家长的心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