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仍在全球多地持续肆虐,目前累计死亡人数已超过100万人。随着研究的深入,人类也逐渐掌握了越来越多新冠病毒的相关信息。近日,澳大利亚一家机构的最新研究成果再度引爆舆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0月12日报道,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在实验室温度保持20摄氏度的情况下,新冠病毒可以在钞票、手机屏幕和不锈钢等物体的表面上保持感染能力28天。研究成果还指出,新冠病毒在高温下存活的时间明显少于低温条件下,在40摄氏度下,某些表面的新冠病毒在24小时内便不再具有传染性。此外,新冠病毒在无孔表面上的停留时间要比在棉布等多孔材料上更长。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澳大利亚的这一研究成果,不少学者也提出了质疑,认为这可能会引起公众不必要的恐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最新发布的新冠病毒传播方式指导原则认为,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者的呼吸道飞沫传播,虽然也有人可能是因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而感染新冠病毒,但这种情况并不普遍。此外,英国卡迪夫大学普通感冒中心前主任罗恩·埃克莱斯也批评称,“这项研究并未使用新鲜的黏液作为传播病毒的媒介,在我看来,传染性病毒只会在有黏液的表面存活数小时,而不是数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针对澳大利亚的最新研究成果,世卫组织也紧急发声。当地时间12日,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表示,该研究所用样本中的病毒载量非常高,是在实验环境而非现实条件下进行的。新冠病毒可被消毒剂快速杀灭,但接触污染物体表面是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之一,所以令人担心的是,如果有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未被消毒,而人在接触后也没有洗手就触摸眼睛、鼻子或嘴巴,也可能导致感染。所以世卫组织建议继续对医院等环境进行清洁,同时经常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