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点:“一念具足无上功德”,简称“无上”。第一段文讲“真实之利”,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并没有详细的内容,这就需要其他的内容来补充,来详细地解读什么是“真实之利”。《无量寿经》的“出世本怀文”和“流通文”,在经文里的一头一尾:“出世本怀文”在最前面,“流通文”在最后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文一开始讲佛的出世本怀,最后收尾的时候,就付嘱弥勒菩萨流通此法: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真实之利”从这段文里就体现出来了。只要众生听到佛的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真实之利”就是这个“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为什么这个大利是“真实之利”?后面的“无上功德”就可以说明。

“无上”,是至高无上,没有超过它的;这个“功德”绝对就是真实利益了。而得到这个功德利益,只是一念之间,这就是“他利”——佛给我们众生的利益。不需要很长时间,闻到名号,信受的当下就得到了。往生要么得到,要么就没有得到。有很多人说:“我百分之六十可以往生,大概可以往生吧。”没有大概可以往生,或者大概不能往生的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么就是零分,要么就是一百分,就像考大学一样,要么考得上,要么考不上,没有说大概能考上。这里有几个概念我们可以多关注一下:一是“大利”对“小利”,二是“无上”对“有上”。大利益是相对小利益的。普通利益,如三皈五戒、五戒十善,这些都是人天善法,是最小的利益。

但是众生的眼光有限,往往把这些人天善法看得很重要。比如看到别人受了三皈五戒,持五戒持得好严,不杀生,不偷盗……就觉得这个人修行挺好的。光念一句佛号,好象看不出来有什么修行。从这里就可以反应出来,凡夫是眼见为实,眼见不到的就不敢相信了。念佛有多大的功德利益?

以凡夫的眼光看不到,但是如果去做一点功德,比如布施一千块、一万块钱,大家都看得见,就感觉这个人发心很好,功德大。经典告诉我们,“大利”不是以数量,或者以凡夫的标准来衡量的,是要以佛的智慧、佛的功德来衡量。“大利”对“小利”,“无上”对“有上”,大利就是无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不是大利,就不能称为“无上功德”了。我们看经典就知道,三皈五戒、布施等等其他功德,没有说是“无上功德”,最多只是赞叹一下,得多少福德,多少护法神护持。但是能称为“无上功德”的,一定要名实要符。佛法的用词是非常严谨的,不能像世间一样,马马虎虎差不多就可以了,一定要严格对应。如是因得如是果,这叫“如是我闻”。佛说法,一定是“如是”的,真实不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