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5日至2016年5月28日,第十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武汉举行,给这里留下了一座占地213.77公顷的园博园。在武汉园博园核心区域,矗立着一座长江文明馆,展示长江流域文明发展的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10月3日上午,我和家人冒着小雨,来到了武汉园博园。从东门进入后,步行半个小时,便看到气势恢宏的长江文明馆。这里以“长江之歌,文明之旅”为主题,分为“走进长江”和“感知文明”两个不同的展厅。

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资源丰富,风光旖旎。她用自己甘甜的乳汁养育着地球上最多的人口,以无与伦比的能量,释放出文明的曙光。

在西侧的“走进长江”展厅内,集中展示长江流域优美的自然环境、黄金水道与丰富资源,以及200多件珍稀动植物的标本,包括野牦牛、藏羚羊、大熊猫、华南虎、中华鲟、白鳍豚、珙桐和红豆杉等。

长江水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然资源

长江的自然灾害,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目前,洪涝是长江流域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季和秋季。乱砍滥伐森林,植被破坏严重,加剧水土流失,造成河道淤塞;围湖造田,致使湖泊蓄洪和泄洪能力降低,造成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越发严重。

1994年12月14日,在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境内,三峡大坝工程正式开始动工修建,发挥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运效益。三峡水库运行时,预留的防洪库容为221.5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削减洪峰流量达27000-33000立方米/秒。

甘肃舟曲泥石流

三峡工程纪念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江流域是中国远古人类和历史文化演进的主要地区之一,以其博大的胸怀孕育了灿烂夺目的长江文明,为中华文明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留下了众多的珍贵文物、历史遗迹、人文典故和民俗风情。

在东侧的“感知文明”展厅内,以江水孕育人类、人类创造文明、文明融入生态为脉络,按照时间的顺序,结合考古的发现,设置了八个不同的单元,引领观众纵览长江文明,感受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

史前人类

打制石器

在长江流域地区内,发现众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从距今6000年至距今4000年,由早到晚可以分为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从一万年前的玉蟾岩洞穴遗址,到彭头山、城背溪、河姆渡、马家浜等遗址,都发现了稻谷、稻米或茎叶的遗存,证明这里是中国农业的重要发源地。

在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遗址,多处窑址内发现数以万计的红陶杯。根据推测,这里可能是专门烧造红陶杯的窑场,为江汉平原乃至长江中游重要的手工业产品生产地和集散地。

各类陶器

红陶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良渚文化为长江下游地区的远古文明,距今约5300至4300年。这里出土的玉器最具代表性,包括璧、琮、冠形器、玉镯、柱形玉器等诸多器型,标志良渚文化时期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发展阶段。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三星堆文化为长江上游地区的青铜文明,距今约4800年至3100年。这里出土的青铜器最具代表性,包括青铜人像、面具和神树等,有力地证明了古蜀国的存在和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良渚玉琮

三星堆青铜立人像(复制品)

进入历史时期以后,以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为主体,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长江文化。它包含滇文化、黔文化、赣文化、闽文化、淮南文化等亚文化层次,构成庞大的文化体系,聚合成共同的文化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打下基础。

在接下来的展厅内,长江沿线不同地区的文化依次呈现在眼前,包括西藏、青海、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和自治区。

从茶文化到纺织业,从古建筑到陶瓷器,从戏曲服饰到劳动工具,从文学艺术到哲学思想,基本涵盖了长江沿线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参观者感到眼花缭乱。

茶文化

纺织业

建筑

古籍

西南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为长江文化与海外文化相互交流打开通道。经过长江,通往海洋,瓷器、丝绸和茶叶等商品被输送到世界各地,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

汉口兴盛于明清,以商业贸易为起始,逐渐成为“七省要道”“八达之衢”和“九省通衢”。1861年,汉口开埠之后,南方所产的茶叶,经水路汇集于此,这里一跃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茶叶集散地,被誉为“东方茶港”。

如今,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长江文明的重要传承地,武汉正在打造“长江文明之心”的规划,主动肩负起长江文明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100年前,孙中山曾经预言:未来,世界有三个城市鼎足而立,即纽约、伦敦和武汉……

东方茶港

海上丝路

自鸣钟

长江情 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