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朵云轩创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于上世纪初成为著名的江南艺苑,在业内与北京荣宝斋并称为“南朵北荣”。这朵雅致的文化锦云已在上海南京路这条商业街上坐落了一百二十年了,在软尘十丈、珠光错彩的俗世中始终独善其身、卓尔不群,更由于弘扬书画艺术、秉承海派文脉而蜚声中外。

我与朵云轩和上海书画出版社的翰墨因缘很深。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就读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当时这座职业中专开设在外滩圆明园路上。上海工艺美校是专为培养工艺美术人才的职业技校。工艺美校地处黄浦江边,学校对门就是新民晚报社,左侧的北京东路一直延伸到外滩,而圆明园路则与四川路、南京东路相接。朵云轩这座书画名苑就在南京东路的山西路右侧,再向西与原上海美术馆相接。

传统工艺美术与传统书画向来血脉相通,所以要培养工艺美术人才,必须要有传统书画方面的基础,这是一种专业需要。当年入校时,我除了素描和连环画课徒的自学基础外,对传统书画方面的认识和实践是知之甚少的,所以急切研习书画方面的知识。靠近学校的朵云轩成了我学习去处的首选。我们从学校起步沿南京路向西,不用十五分钟就能抵达朵云轩。与朵云轩毗邻的是广东路学校宿舍边上的文物商店和淘宝市场,再走上几步,就是河南路上原上海博物馆旧址。上博藏明清书画之精,可谓海内首屈一指。寒暑假节,我会逛文物商店、去博物馆现场临摹。回想起在美校学习时的情景,有一点颇有意味:以南京路这条繁华的商业街为主线联结的书画艺术文化景观非常集中,它聚集的文化精华是海纳百川精神的体现,也是上海大视野下独特的文化气场,我就是在这种气场的熏陶下如鱼得水地成长起来。

在我当时的心中,朵云轩就是一座艺术殿堂。在学校几年,大部分业余时间我都沉浸在朵云轩陈列的海上书画家作品长河中,由吴昌硕、赵之谦、蒲华、任伯年到吴湖帆、张大千、贺天健、唐云、张大壮、钱瘦铁、谢之光,再到刘海粟、陆俨少、谢稚柳……那里的作品真正是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登场的书画家都是近现代美术史上不朽的人物,我就是利用这样的机缘领略着海上书画家们强大的阵容和各异的风采,体察着江南书画“和而不同”的地域特色。当年的朵云轩大堂宽阔高敞,大堂中央有一很高的天井,阳光自上而下地透过玻璃顶棚洒落下来,明亮通透。四面高墙挂着近现代名家的字画,蔚为壮观。大厅里分别设置书画陈列展区和文房用具的柜台,书画的爱好者可以随意取予,很是惬意。在名人字画陈列区内,一排排整齐的木质展架分别悬挂着晚清和民国时期的画家,也有现代名家的作品,能让爱好者零距离地把玩和悉心体味。此地虽是传统书画的经营场所,但文化氛围把握得纯粹而高雅,让人陡然升起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崇高敬意,我身历其间获益良多。朵云轩有四层楼面,二楼是专设展览厅,海上名家作品不断地以展览的形式登场,观众如云。朵云轩经常为海上和外地名家举行的个人画展,在佳节庆典时,则常常举行有学术交流和更大规模的联展,充分显示了海纳百川的胸怀,大大提升朵云轩的学术地位。如今,朵云轩依然在为书画界提供着很好的雅集场所,我也经常在此参加朋友、同道、学生的展览,也为自己举行过个展。遥想当年一个莘莘学子在这艺术殿堂里朝朝暮暮地不断吸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现今能在此处展现自己的成果,真是要好好感激朵云轩这所艺苑。

上海书画出版社在朵云轩木版水印特种技艺的基础上成立,如今也有60年了。1986年,上海书画出版社举办《诗与画》杂志二十五周年纪念活动,举行“以诗征画”的征稿活动,我有幸以人物画“落日故人情”获得一等奖的殊荣,并在《诗与画》杂志上作专题介绍。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在中国大地上全面和深入地展开,文化艺术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其中,在中国画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创新上也产生了非常激烈的争论,新的思潮激励了许多锐意创新的学子们的创作活力。当时我与许多同道也带有一种冲动,尝试以西北黄土为文化元素,以粗犷强悍的笔触和賁张的浓墨形式来进行文化“寻根”。但这股热情随着时间逐渐流逝,传统艺术的回归让我作出了新的选择。当时《朵云》杂志举行了清“四王”学术研讨会,并在朵云轩楼上举办了“四王”经典作品的内部观摩,上海博物馆鼎力协助,使这些作品借研讨会之便与我们见面。数量可观的水墨山水画以其精妙的笔墨和幽淡从容的气息,透露出文人画大师们的高雅情怀,我被此中一种委婉而从容的力量震撼。这种感受对当时躁动浮夸的戾气是一种反拨,我被当头棒喝。我感觉到传统山水画在水墨蕴藉的品性中体现了“道”之“弱其志”、“虚其心”的柔的力量,有意会而不可言传之妙。我在王时敏幽淡的墨色间领略到这位品性淡定、气格高雅的引领者,对文化自信的态度和信手拈来、不露痕迹的超然能力。其孙王原祁继承了元人衣钵但又有很大的突破,善于通过对山水脉络的营造、结构的层叠,以朴拙的笔墨塑造出一种他们时代所未有苍茫浑厚的气象。在这点上,王原祁对宋人丘壑的理解越过了前人。当代山水画大师宾虹老人在山水气象上超越了前人,其基本上是对王原祁精神的现代阐述,其浑厚华滋的笔墨品格,是对“董源情结”孜孜不倦追求的体现。正是书画社举行的这场“四王”观摩展,让我立定心志,作通古今之变的思考,决定回溯传统,深山问道,以谋就对山水画现时代的构建。

此后我在上师大带硕士生,将关注点集中在传统山水画的传承和教育上,于是我与上海书画出版社的关系更加密切起来。自2001年开始,我开始致力于传统山水画的教育和传播。承培成馆长的信任,我在刘海粟美术馆成立“萧海春工作室”,面向社会与热爱山水画的同道一起共同研习山水画的传承和创作。工作室一期三年,每年举办一次展览,其教育方案为“山水画课徒修习﹢经典解读(山水画的解构与重构)”,以期重组山水画经典图式和创作。我以为,只有对山水画本体的研修,才能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山水画艺术品格特征的塑造;只有将线质和积墨的形式表达与书法同构,才能形成中国画的语言和美学精神。2006年,我又有幸参在上师大担任中国山水画创授课作。我利用这段时间,对传统山水画做了系统研习。我为学生们做的工作为上海书画出版社及其《诗与画》杂志关注。在哲明老弟的建议下,我的石涛山水画技法解读在《诗与画》上以专栏的形式进行推荐,这是首次传统绘画技法解析的建设性尝试,在当时是首创的,先出版了《石涛山水画技法解析》、《龚贤山水画技法解析》,这在传统山水画的研究方面是有开创性的。此后,《诗与画》杂志经常向我约稿,并在刊物上发表我硕士生的创作手记。

经过了60年的发展,上海书画出版社已成为全国品牌的艺术出版社,在海外享有盛誉。近十多年来,我的许多作品集也都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如《深山问道》、《锦绣石壁》、《摩诘诗意》等,精装本的《潇湘八景》画册还曾获得过奖项。我还将对传统山水画技法整个源流做了剖析,完成了 “宋人山水技法解析”、“元四家山水画技法解析”二大系列,也都是应书画社诚邀而出版,这些图书图文结合,大开本精印,很受到读者欢迎。

抚今追昔,我与书画社朵云轩的翰墨之缘也反映了传统山水画的发展状况,我以亲历的身份来叙述此事,既有回顾也有期盼。因为一桩事,在历时几十年的过程中,尽管平淡而冗长,但对我来说,几乎是大半辈子的记忆,很难会淡忘。藉此赘言了。

作者:萧海春

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