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人间词话》的王国维,他自己的词水平如何?一首小令见大师风采

王国维,字静安,浙江海宁人。

这是近代一个值得骄傲的名字。在不长的50岁生命里,留下融贯中西的一大批学术遗产,文、史、哲、美、教育、戏剧等领域均有创建之功,是为中国现代学术建立系统标准的第一人。同时也是著名的“清华四导师”之一,陈寅恪对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清华大学王静安先生纪念碑铭》)的评价广为人知。50岁的鼎盛之年自沉颐和园,又留给世人难解之谜。

作为一代国学大师,他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无疑是《人间词话》。里面核心的“境界”一说,很长一段时间视为词学的新概念。旧有的话本形式加西方的美学理论,使《人间词话》一时尖新,风靡无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既畅销又有深度的文化理论著作,《人间词话》无疑是极成功的。反观他的文艺作品《人间词》,就比较小众。小众归小众,并不表示没有精品,缺乏艺术性,一首《浣溪沙》,可见大师学术之外的文学功底。

浣溪沙

[ 近代 ] 王国维

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云。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浣溪沙》是大热门词牌,历来填写的人很多,名篇佳作堆积,但王国维这首放在一众当中,依然是出色的。

首先读这首词的感觉就跟唐诗宋词不一样,既不像唐诗那样浑然流转,也不像宋词那样情致很浓,但它又别有一种味道。是什么?哲理。我们说诗词吟咏性情,到了王国维这里,常常是以哲人的角度写词。

这就又有两种说法,你可以说他背离了诗词的本色,写出来的词小众失味,只有少部分人认同;当然,你也可以说他在旧体诗词之外开了另一种写法,是对传统诗词的拓展。

我们看这阕词,上阕写景,下阕则既不抒情,也不议论,或描述或继续写景,而是重在悟,而且是极为清醒沉痛的那种悟。整首词似乎都围绕这个“悟”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此词人将布景放在有寺的山上,为“悟”提供着有联系的环境。夕阳西下,鸟雀归巢,山寺的钟声也响了,行云似乎也停止了脚步,一时喧嚣的尘世笼罩在了苍茫之中,渐渐归于平静。

词人的内心却不平静,他要借着月色,登上洒满清光的山顶,求得一份世外的宁静和超脱。当他登上高峰的时候,有那么一刻,他有一种居高临下俯瞰世界而我不在其中的解脱感,但这种感觉并没有持续多久,词最后一句暴露了词人的清醒,同时也无情地打碎了词人的梦,原来自己也不过是滚滚红尘中的一员罢了,一种无法自脱的巨大悲凉感袭来。

词写哲思,却并不超然,反而异常痛苦,这就跟苏轼有很大差别。

写词时,词人不过28岁,但已经对人生本源问题进行过哲学式追问,无论康德、、尼采都没有解决词人的困惑,乃至对哲学本身也产生了疑虑: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静庵文集续编·自序二》)。词人此词,更像是一篇哲学随感,也预示了词人不会对哲学发生长久的兴趣,很快他就把主要精力投入文学、史学方面了。

淑本华

词作为《人间词》表率之作,写得很深邃,很有王氏风格,也为我们贡献了别具一格的诗词名句: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全词是值得反复品味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