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打破文理分科,致力于解决文理分科带来的弊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职业规划进行选科,这个方向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让很多学生后悔不迭!
这是因为新高考改革这种“自主”选科,对于学生、家长、老师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是建立在一个高素质的群体之上的选择,而现实的情况是,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甚至是老师,对于这些问题,都知之甚少,所以想选出一个“适合”的学科,非常困难。
举个例子,如果让我们去饭店吃饭,要求吃饭要非常有营养,补充我们身体需要的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这样的情况下,是让我们去饭店吃“自助餐”好还是吃厨师给提供的“套餐”好?按理说当然是“自助餐”更好,但是前提是你需要知道自己缺什么,知道每一道菜有什么功能,能给你补什么,还要知道自己需要吃多少。如果不什么不知道,只能是想当然的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口味来选择,最后就会吃坏身体,在这种情况下,你肯定不如有经验的厨师给你提供的“套餐”要好,是不是这个道理?
新高考选科,也是一样!在我多年的观察看,新高考选科最大的“坑”就是按照学生的兴趣选科,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来看一下这一份成绩单,这是高三某次全省多校联考后,某一个班级的成绩,这份成绩单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这个班级是由政史地组合和史地生组合构成的“混合班级”,其中生物和政治属于走班的科目,在分班之前,其实选择史地生和政史地的学生差距不大,甚至选择史地生的学生成绩更好一些,因为他们觉着自己的理科还行,但是经过多次考试之后,基本上就出现这样的结果:班级前10名,甚至前20名的学生,全部是政史地的学生,在这份成绩单中,史地生的学生最好的成绩是班级第20名,而生物的最高分是79分(赋分之后),与政治的最高分92分(赋分之后),相差13分。不仅如此,选择生物的学生,赋分之后的成绩普遍在60分左右,和选择政治的学生相差接近20分,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分数差距,几乎无法弥补。
既然如此,这些学生为什么当初要选择生物,而不是政治?
其实,他们选择生物的主要原因就是“兴趣”,因为不选物理和化学,说明这些学生的理科并不好,但是这些学生对政治不感兴趣,而觉着生物“还行”,或者成绩相对“还好”,所以选择了生物,自认为对生物更感兴趣。
但是,他们忘了一点,生物毕竟是理科,有些内容的难度并不低,比如遗传基因的内容,而且到了高三,即便是必修一相对简单的内容,也拔高了很多。而且从学习方法和考试能力上看,和理科更接近,和历史、地理几乎没有交集。如果不选化学,选择生物,除了一些农林牧副渔专业或者医学中的中医药、针灸推拿等专业外,以后也很难报考理工科的专业。所以,他们未来竞争的对手,基本上还是选择政史地的学生,但是在成绩上,却没法和政史地的学生竞争。
更重要的是,新高考采取赋分模式,选择生物的学生,要和众多学霸竞争,因为生物是学霸的最爱,而选择政治的学生, 学霸较少,这样的情况下,选择生物在赋分中,多数要吃亏的,起码很难赋分到80分以上。
从现实的情况看,学生所谓的“兴趣”,其实并非真正的兴趣,其实只是“矮子里拔将军”而已,但是你选出来的这个“将军”,和其他“将军”相比,可能已经弱爆了,狭路相逢时,结果早已注定!
所以,选科千万不要盲目,如果你不会选科,可以看看下面的专栏,赢在高中老师在新高考改革以来,一直关注新高考选科,在三年选科实践的基础上,对新高考各种组合进行了一个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更多“不懂”的人!
新高考不会选科?看这里就够了!
赢在高中
9.9元
购买专栏
新高考选科,如同田忌赛马,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更多选科指导,请关注“赢在高中”!新高考改革,打破文理分科,致力于解决文理分科带来的弊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职业规划进行选科,这个方向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让很多学生后悔不迭!

这是因为新高考改革这种“自主”选科,对于学生、家长、老师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是建立在一个高素质的群体之上的选择,而现实的情况是,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甚至是老师,对于这些问题,都知之甚少,所以想选出一个“适合”的学科,非常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举个例子,如果让我们去饭店吃饭,要求吃饭要非常有营养,补充我们身体需要的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这样的情况下,是让我们去饭店吃“自助餐”好还是吃厨师给提供的“套餐”好?按理说当然是“自助餐”更好,但是前提是你需要知道自己缺什么,知道每一道菜有什么功能,能给你补什么,还要知道自己需要吃多少。如果不什么不知道,只能是想当然的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口味来选择,最后就会吃坏身体,在这种情况下,你肯定不如有经验的厨师给你提供的“套餐”要好,是不是这个道理?

新高考选科,也是一样!在我多年的观察看,新高考选科最大的“坑”就是按照学生的兴趣选科,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来看一下这一份成绩单,这是高三某次全省多校联考后,某一个班级的成绩,这份成绩单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这个班级是由政史地组合和史地生组合构成的“混合班级”,其中生物和政治属于走班的科目,在分班之前,其实选择史地生和政史地的学生差距不大,甚至选择史地生的学生成绩更好一些,因为他们觉着自己的理科还行,但是经过多次考试之后,基本上就出现这样的结果:班级前10名,甚至前20名的学生,全部是政史地的学生,在这份成绩单中,史地生的学生最好的成绩是班级第20名,而生物的最高分是79分(赋分之后),与政治的最高分92分(赋分之后),相差13分。不仅如此,选择生物的学生,赋分之后的成绩普遍在60分左右,和选择政治的学生相差接近20分,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分数差距,几乎无法弥补。

既然如此,这些学生为什么当初要选择生物,而不是政治?

其实,他们选择生物的主要原因就是“兴趣”,因为不选物理和化学,说明这些学生的理科并不好,但是这些学生对政治不感兴趣,而觉着生物“还行”,或者成绩相对“还好”,所以选择了生物,自认为对生物更感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他们忘了一点,生物毕竟是理科,有些内容的难度并不低,比如遗传基因的内容,而且到了高三,即便是必修一相对简单的内容,也拔高了很多。而且从学习方法和考试能力上看,和理科更接近,和历史、地理几乎没有交集。如果不选化学,选择生物,除了一些农林牧副渔专业或者医学中的中医药、针灸推拿等专业外,以后也很难报考理工科的专业。所以,他们未来竞争的对手,基本上还是选择政史地的学生,但是在成绩上,却没法和政史地的学生竞争。

更重要的是,新高考采取赋分模式,选择生物的学生,要和众多学霸竞争,因为生物是学霸的最爱,而选择政治的学生, 学霸较少,这样的情况下,选择生物在赋分中,多数要吃亏的,起码很难赋分到80分以上。

从现实的情况看,学生所谓的“兴趣”,其实并非真正的兴趣,其实只是“矮子里拔将军”而已,但是你选出来的这个“将军”,和其他“将军”相比,可能已经弱爆了,狭路相逢时,结果早已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