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的个人信息受到侵犯时,有时会发生重大损失。例如,某银行工作人员与犯罪分子密谋,向犯罪分子提供客户的身份证号,电子银行帐号和密码,导致犯罪分子非法转移客户的账户余额5万元,造成损失5万元。

侵犯个人信息有时会导致非物质损失。例如,一家公司的健康专家传播有关一名员工携带他的乙型肝炎病毒的信息,导致该员工在公司中受到歧视,并产生沮丧,烦躁,焦虑和其他不良情绪。上述由于个人信息侵权而造成的物质损失或精神损失,在社会中层出不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工作委员会发言人在1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将于10月13日在北京举行。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将提交本次会议审议。

随着信息化与经济社会的不断深入融合,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尽管近年来我国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日益增强,但在现实生活中,个人信息被收集,非法获取,过度使用和非法买卖,并且个人信息被用于侵害人们的生活,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问题仍然很突出。

目前当个人的信息遭受侵权时,都是先用民法的一般侵权法相关条款解决的,首先可以通过主张侵权责任的权利来实现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目前,在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司法实践中,自然人作为信息主体主要通过侵权诉讼保护其个人信息。

近年来民众对设立完善的专门保护个人信息的立法呼声越来越高,为了及时回应人们的声音和期望,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以进一步阐明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应遵循的原则,完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保护个人权利在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加强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义务,明确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督责任,并设置严格的法律责任。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制定将进一步增强法律规范的体系,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形成更完整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并提供更强大的法律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