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比特币到脸书的“天秤币”再到“央行数字货币”,全球“数字货币热”不断升温。

10月12日,欧洲央行将就启动数字货币项目展开公共咨询。相关内部测试也将同步进行。欧洲央行拟于明年年中决定是否启动数字欧元项目。日本央行近日公布数字货币发展“蓝图”,计划明年启动数字货币实验。美国正在推进研究工作,曾对脸书“天秤币”抱有高度警惕的美联储对发行数字货币的态度趋于开放。中国央行也在为发行数字人民币推进实证实验。

上周,国际清算银行与包括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在内的7国中央银行还联合发布数字货币报告表达对数字货币的预期。

数字货币为何吸引全球各大央行的目光?我们距离数字货币时代还有多远?

纸币替代品?

何为数字货币?目前,外界对数字货币尚无非常明确的定义。

专家表示,简而言之,数字货币可理解为货币数字化,即脱离有形的纸币形态,但是却具有传统货币的记账、价值储藏、支付和流通属性。

目前,最为人熟知的数字货币有比特币、脸书想要打造的“天秤币”等。

不过,在专家看来,如今所说的数字货币更多的是指由主权国家发行、与网络技术紧密相关的法定数字货币,而非比特币、“天秤币”之类去中心化的非主权货币。前者可以作为纸币的替代品,后者却不行。

与此同时,数字货币也不简单等同于虚拟货币或者电子支付。

比如Q币或各类游戏币等虚拟货币就不是数字货币。前者只能用真实货币购买,但又不能转化为真实货币。而且,离开了游戏的社交场景,其作为支付工具也不被广泛接受。

数字货币的使用体验或许与目前的移动支付类似,但是两者也有本质区别。因为电子支付或移动支付所用的钱都是通过银行账户而来,与银行卡挂钩,实际上是对应着一张张钞票。数字货币却直接是纸钞的替代品。以中国推出的数字货币为例,据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介绍,数字货币在支付的时候不需要绑定任何银行账户,不像现在用微信和支付宝都需要绑定银行卡。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表示,央行数字货币也分为两种形式,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选择。以中国为例,是将数字货币限定为交易、支付功能,与现金具有同等效力;而日本的目标是发展为储备货币,而不完全走交易货币的路数,因为考虑到日本人更愿意用现金的支付习惯。

吸引全球“央妈”

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调查显示,全球80%的中央银行已进入数字货币研发,其中过半已进入研究实验与实行阶段。

在分析人士看来,数字货币之所以吸引全球“央妈”的目光与以下因素有关:

首先,数字货币具有优越性。相比纸币,数字货币不仅能节省制造、发行、流通成本,还能提高交易或投资效率,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指出,在区块链技术支持下,央行数字货币比各国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和硬币更难伪造。且与其他数字货币的分布式记账不同,央行数字货币将存在一个由央行集中管理的总账,从而使得央行具有追踪支付的能力,能够满足制止洗钱和反恐融资的要求,也便于打击逃税和贿赂等犯罪活动。

第二,与数字化经济、技术时代相适应。浙江大学财税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侯若石表示,在数字化技术时代,经济活动将全面实现数字化,而实体化的货币与这一趋势不相适应。

第三,应对其他数字货币的挑战。侯若石指出,当今世界仍以民族国家为主体,货币发行权是主权体现,但比特币、“天秤币”却挑战了国家的主权货币,甚至有抢市场之嫌,各国央行竞相发展数字货币有彰显国家主权、驱逐私人机构发行数字货币的考虑。

此外,在监管机构看来,比特币、“天秤币”等数字货币还可能扰乱全球金融稳定,损害用户隐私并助长洗钱等犯罪活动。

目前,在全球数字货币的“赛道”上,陈凤英指出,新兴市场国家反而比发达国家跑得快。例如2014年厄瓜多尔央行推出“电子货币系统”;2016年塞内加尔央行发布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eCFA;2017年,委内瑞拉宣布本国政府计划发行加密货币。次年,又发售以石油为价值支撑的“石油币”。而一些发达国家尚处于研究或实验阶段。

究其原因,陈凤英解释道,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体系、金融系统还不健全,要承受美元汇率震荡的压力,同时还要应对恶性通货膨胀法币崩溃的局面,而数字货币比现金容易控制,可加强对社会经济的管控能力;而且,新兴市场国家直接跳过了信用卡阶段,更易与数字化时代衔接;相比之下,大国的货币体系、金融网络、法律和管理体系更成熟,数字化程度也更高,所以没有强烈的变革意愿。

专家还指出,数字货币以新的货币形态问世未来或将改变全球金融格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首席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经济学和公共政策教授肯尼思·罗戈夫指出,新冠疫情危机加快了无现金化趋势,有关数字货币的官方讨论正在升温。从脸书即将启用的“天秤币”,到中国拟议中的央行数字货币,现在发生的事件可能会重塑下一代全球金融格局。

如今,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纷纷迎头追赶,角逐数字货币“战场”,也是担心在新一轮“货币战争”中失利。尤其是美国,最初担心数字货币可能削弱美元霸权地位,现在又担心难以在新一轮数字货币竞争中取得先机,所以也积极加入战局争夺主导权。

风险与挑战

“人们身上带的现金会越来越少,旅行越来越安全,腐败越来越难以遁形,小偷也越来越难当”,有人曾这样描述数字货币时代的图景。

美国IBM公司和英国智库“官方货币与金融机构论坛”的调查显示,可由消费者使用的“央行数字货币”或将在未来五年内面世。

专家认为,数字货币从问世到全面推广尚需一段时间,而且数字货币是新生事物,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风险与挑战。

比如安全问题。陈凤英指出,在使用数字货币过程中,技术漏洞、信息泄露都会造成安全风险。此外,黑客攻击也会让网络瘫痪,从而让消费和支付无法进行。

跨政府机构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认为,央行数字货币虽然由国家背书和管理,但是对个人直接交易的追踪也存在局限。为了防止被非法利用,安全方面的标准化工作需要国际协调。陈凤英表示,IMF承担管理全球金融风险的职责,未来或许会出台数字货币管理规则。

又如能否打破数字鸿沟。侯若石指出,全球社会存在数字化鸿沟,即善于使用数字化技术与不善于使用的人处于不平等地位。面对数字货币浪潮,相比年轻人,老年人处于尴尬境地;相比互联网发达、智能手机普及的国家,一些网络基础设施薄弱、手机未普及的国家就相对处于劣势,所以数字货币要全面推广使用尚需时日。

再如,数字货币还可能对现有银行体系产生冲击。

美国费城联邦储备银行的分析师认为,各国央行着手建立主权数字货币将对整个银行系统构成威胁。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者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将丧失。因为现在的钱是通过一种两级系统发行,先是由央行以一定的利息提供给私营或国家商业银行,以确保资金流动性。商业银行通过发放信贷把钱注入经济,成为第二级发行人。它们还以存款的形式吸纳居民和各种组织的部分资金。一旦发行可流通的统一数字货币,央行将不再只是仲裁者和调控者,还是真正的玩家,由此,商业银行充当中介者的必要性将消失。

“央行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是否应该以及如何创造自己的数字货币?”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在英国《金融时报》网站上刊文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