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造反需要具备三个前提条件:天时、地利、人和。朱元璋平民出身,他比养尊处优的李渊经历过更多的大风大浪。所以同样是面对儿子的造反,朱元璋会比李渊更有拼死一搏的勇气。打下大明江山的人是朱元璋,而并非是朱棣。虽然朱棣勇武,但他却不具备和父亲叫板的硬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李世民却有所不同,大唐的大半江山,是由李世民率领秦王府众将士打下来的。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李世民一直在外统兵征战。随之大唐的能臣武将多部分都出自李世民麾下。而大明的能臣武将,却并非出自朱棣麾下,而是出自朱元璋的麾下。所以从人和方面进行比较,朱棣是不如李世民的。

李氏以强者为尊,而朱家以尊者为大

其次李氏出身鲜卑族,而朱家是汉人。汉人讲究人伦,讲究大义。一旦朱棣子反父,那么朱棣就将遭到天下人的口诛笔伐。这样一来,即使朱棣造反朱元璋成功,朱棣的江山也会坐不稳。

出身鲜卑族的李世民不同,他们更讲究强者为尊。实力强大的李世民,优胜劣汰淘汰掉李渊,在大唐人眼中是合理的。这就是李世民所占据的天时。

朱棣离朱元璋太远

地理方面,大唐建立以后李世民的府邸,和李渊的皇宫比邻。在这样的前提背景下,李世民突然袭击李渊篡位,波及的范围并不会很广。在各地刺史还没反应过来的情况下,李世民就已经登上了皇位。各地刺史会怎么想?大半江山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皇权的更迭只不过是李家父子之间的事情,既然木已成舟,何不效忠更有作为的李世民呢?

在这一点上朱棣和李世民也有所不同。朱棣在成年时,就被朱元璋遣往了封地燕京。燕京距离南京有一段距离,朱棣起兵反叛朱元璋,很可能等不到大军兵临南京府,就提前被其他兄弟藩王剿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棣时刻被提防

作为后来者,朱元璋也必然会借鉴李渊被赶下皇位的经过。因此在朱元璋托付各地藩王兵权,他还将大明最强的骑兵部队:朵颜三卫托付给了宁王朱权。这不就是朱元璋在防备着朱棣吗?同时朱棣也是朱元璋制衡其他藩王的一枚棋子。

李世民很了解性格懦弱的李渊,朱棣也深知自己的父亲是位强势的君主。随之二人便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大明建立以后,朱元璋虽然在大肆屠戮有功之臣,但他也在扶持一位武将,这个人便是蓝玉。

蓝玉因太子朱标的关系和朱棣夙怨很深。如果朱标不死,掌握兵权的蓝玉也将是朱元璋对付朱棣的一件武器。李世民可以就近发动兵变,将李渊赶下皇位。而朱棣则不同。一路从燕京府打到南京,朱棣兵变的波及范围太大了。那时的朱棣很可能还没打到南京府,就被各地勤王之师镇压。

朱棣连武器都没有,而李世民则有抵抗东宫的实力

另外再来看看朱棣起兵反叛朱允炆前所做的准备工作。朱棣麾下士兵的数量不如朱允炆,而且朱棣很早就准备谋反,他曾偷偷的将铁匠安置在自己府中,让他们秘密为自己打造兵器。要知道当时的朱棣可是为大明戍边的藩王呀。这样的藩王还需要偷偷打造兵器?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朱元璋在让朱棣就藩时,就对藩王掌握的武力做出了一定的限制。换言之,对就藩的儿子们,朱元璋也早就防范了。

李世民则不同,大唐建立以后,李世民的秦王府具备了抗衡东宫和齐王府(李元吉)的实力。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李渊并未过度限制李世民所掌握的兵权。

天下都是朱元璋打下来的,朱元璋却依然在防备着儿子们谋反。天下大半是李世民打下来的,李渊却没有防备着儿子。这就说明,朱元璋的防备之心是强于李渊的,朱元璋提前杜绝了儿子们起兵反叛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没有得到起兵反叛的机会,外部大环境又不允许(朱棣未占天时地利人和),这时的朱棣再起兵谋反,不就是撼树吗?反之李渊对李世民毫无防备,给李世民提供了起兵反叛自己的机会,在这样的环境下李世民再不提前动手,他不是错失良机吗?

更何况李渊打定了主意,想将皇位传给李建成。而朱元璋在朱标死后,关于皇位继承人的问题,在朱棣和朱允之间摇摆过。朱元璋的皇位鹿死谁手,朱棣并不知道。李渊的皇位鹿死谁手,李世民却早已经知道。所以李世民才会提前动手,以李建成、李元吉的死逼李渊让位。而朱棣却是在朱元璋死后,才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将侄子朱允炆赶下了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