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黑龙江一户居民家中聚餐,导致7人死亡,2人抢救中。

原因是,食用了一种叫酸汤子的食物,这种食物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已在冰箱冷冻一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医院化验检测,食物中黄曲霉素严重超标,初步判定为黄曲霉素中毒。

黄曲霉素毒性有多强

黄曲霉毒素(AF)是人类已知的最强的致癌物之一,是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素衍生物大约有20种,分别命名为B1、B2、G1、G2等,其中以B1的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

1960年,人们首次发现黄曲霉毒素。此后,人们将黄曲霉毒素进行成功分离,并对其毒性进行研究。

研究发现,黄曲霉素的毒性属于极毒级别,比人们熟知的剧毒药氰化钾要强10倍,比眼镜蛇、金环蛇的毒汁还要毒,甚至比一些剧毒农药的毒性还要强。

它的毒性到底有多大?以一粒严重发霉的玉米为例,其含有的40μg黄曲霉毒素,足可令两只小鸭中毒死亡。

实验证实,黄曲霉毒素对肝脏的影响尤为明显:某机构曾用含20μg/kg 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喂大鼠一年后即发肝癌。

国外有报道说,AF为1μg/kg时即可诱发癌变。

黄曲霉素存在于哪些食材中

正是因为黄曲霉素的剧毒性和高致癌性,以至于人们谈“霉”色变,认为霉变的食材中一定存在黄曲霉素,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我们刚才提到一粒霉变的玉米中含有的AF,可导致两只小鸭中毒死亡。那么霉变的玉米花生中就一定有黄曲霉素吗?

答案是,不一定。霉变的食材不能吃,但未必就一定含有AF。比如食材的霉变是由污染根霉引发的霉变,就没有AF。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人会问,没有霉变的食物是不是就不含AF?答案也是不一定!因为受到AF污染的食材,我们的肉眼难以观测。

因此,我们不能以霉变作为判断黄曲霉素是否存在的依据。

人们比较关心的就是,容易受到黄曲霉素的食物有哪些?

人们认为,变质的花生玉米容易含AF,比如,那些发霉的玉米或者花生,非常直观,导致很多人认为黄曲霉素只存在于这些食材中。

其实,黄曲霉素广泛存在于各类食材中,比如我们常见的小麦、大米、玉米、花生、瓜子、核桃、芝麻、开心果等食材,都比较容易受到黄曲霉的污染。

如何远离黄曲霉素的伤害

首先要了解黄曲霉毒素的产生条件。

我们知道,黄曲霉素产生最基本的条件是产毒真菌的存在。

产生AF的真菌主要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而影响曲霉菌生长繁殖及产毒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水分、温度、食品基质、通风条件等。

因此,我们的食材应该多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相对而言,潮湿封闭比干燥通风条件下的霉菌,更容易繁殖产毒。

从食品基质来说,营养丰富的食品,霉菌生长的可能性就大。

还有一种情况,我们的筷子和案板,长时间没有彻底清洁,也会导致黄曲霉素的产生!

冰箱是我们储存食物的必备品,我们的很多食物习惯于存放于冰箱,用来保鲜食物和延长食材的保质期。

然而,长期不清理冰箱,也是有可能产生黄曲霉的。比如,生活中,我们将一些剩菜剩饭放入冰箱里保鲜,时间久了照样会变质,产生毒素。

正如,黑龙江发生的这起事件,正是由于食物长期保存发生变质引起的悲剧。

因此,我们要及时清理冰箱,丢掉那些保存过久或者已经变质的食物,或许有助抑制黄曲霉毒素的滋生。

常言道,宁吃好桃一个,不食烂杏一筐。

食材,以鲜为贵,因为,唯有新鲜的食材,才能完美保留其内在的营养成分,也唯有新鲜的食材,对健康才最为有利!

因此,平时生活中要做到,不吃变质的食物,保持餐具的清洁,定期清理冰箱,丢掉过期的食物。

做到这些,才能最大程度上远离黄曲霉素的危害,守护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