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立,虽然将蒙元势力再次驱逐到了蒙古草原,但是元朝残余势力依然强大,是明初最大敌人,而且东北女真部落逐渐崛起,成为造成北方地区动荡的因素之一。为了稳定北方地区,维护明初统治,从明太祖开始便着重将军事力量向北方倾斜。

永乐皇帝在未登基之前,一直镇守北方,其根基主要在北方。朱棣登基即位后,为了及时处理北方事务,还需要经常往返于南京和北京之间,可见当时北方地位的重要性。

朱棣登基后,便下令"北修故宫",为迁都北京做准备。永乐四年,永乐皇帝"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至永乐十二年北京宫殿修建竣工。永乐十八年朱棣通告天下,正式迁都北京。但是迁都之后,北京政局就掀起了三次反迁都的风波。

一、迁都北京后不久,北京发生大火,为反迁风波的掀起埋下了隐患

北京作为明朝的新首都,建筑雄伟壮观,但由于当时技术水平有限,北京城宫殿建筑都是木制结构,而木制结构最怕就是火灾。永乐十九年,北京城基本建成竣工,正月初一日,中央朝廷为此举行了盛大的奠基庆祝典礼,并举行了隆重的告天仪式,以祈求平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奠基典礼结束后,不到三个月,即四月初八日,奉天殿、华盖殿和谨身殿等宫区突起大火,火势蔓延。由于宫殿主体部分都是木制结构,一旦着火无法救援,当时也没有能够及时救火的设施,最终使得三大殿化为一片焦土。这次火灾发生在北京城落城的第一个年头,古人迷信,认为这是上天示警。

朱棣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太火,也甚是惶恐,也将其看作是上天对他的警告。于是立即下"罪己诏",向全天下检讨自己当政时所犯的错误,并且做出减轻百姓的赋税和徭役负担的举措。

这场大火,不仅让朱棣检讨了自己为政的失误与调整统治政策外,还激起了明朝政局反对迁都的呼声。反对迁都由来已久,从朱棣主张"北修故宫"后,便时有出现。元朝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元农民起义,战争持续了很长时间,导致社会残破,经济凋敝。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采取措施恢复生产,虽然一定程度上使得民生有所恢复,但是明初政局并不稳定,北部元朝残余势力时常南下侵扰,南方还有元末割据势力尚未完全消灭,南征北战消耗了大量的财政。

经过四年的内部战争,朱棣登基,开启了规模空前的远航活动,这些都对明朝财力造成了严重损耗。之后朱棣又下令修建北京宫殿和北京城,这让一些官员对明朝财政状况十分忧心,从而对修建宫殿和后来的迁都多持反对意见。永乐十四年,朱棣针对迁都事宜,询问大臣意见,青年官员陈祚就曾直接指出不宜迁都北京,朱棣严厉惩处了陈祚,这才遏制了当时的反对之声,顺利的迁都北京。但是北京城突遭大火,三大殿被焚,这就为反对迁都提供了借口。

二、邹缉上书指出修建北京城给明朝社会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掀起第一次反对迁都的风波

三大殿被焚毁,朱棣立即采取紧急的应对措施,并颁发"罪己诏",臣民应诏上书进言。翰林侍读邹缉上书指承营建北京城的七大严重影响。

耗费人力物力,导致明朝财政空虚。邹缉指出修建北京城耗时近二十年,人力物力损耗无可计数,管事人员繁杂臃肿,机构重叠,开支繁多。第二,赋税沉重,夺民之财。

为了弥补财政开支,政府加大了对百姓的剥削量。北京城修建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大量砍伐木材,导致百姓没有木材可用。第三,政府加大了对百姓的劳役剥削。

无论是开采转运修建北京城所需要的材料,还是修建工作,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政府便随意科派,加大了对百姓的劳役剥削量,剥夺农时,影响到了农业生产。第四,官员贪腐现象严重,修建北京城时设立了许多管理、监督的官员,这些官员手握建筑用款而随意挥霍,上下打点,影响了明朝的官场。

第五,北京城占地范围广阔,众多宫殿的修建,需要占用百姓的土地,明朝使用强制手段,迫使百姓迅速搬离,毁家破业者众多,北京城百姓处境极其困苦的境地。

第六,军费开支加大,迁都北京城后,为了防卫京城安全,需要培养一支军队来保卫北京城军费开支巨大。

第七,蓄养僧道开支繁浩,古人迷信,永乐皇帝也崇尚佛道,在修建北京城时,北京城地区聚集了僧道几万人,蓄养僧道是财政的一项巨大开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邹缉上书所言之事很有代表性,反映了当时众多官员的看法,这反应出了当时明朝君臣对迁都之事存在着很大分歧,这朱棣次号召臣民上书言事,促成了第一次反对迁都的风波。

三、萧仪给朱棣上承《应求直言诏疏》,促使反迁都风波升级,最终导致萧仪被杀

邹缉上书反对迁都北京的同时,吏部主事萧仪为响应邹缉,也给朱棣上了一封《应求直言诏疏》。在奏疏中,萧仪除了指承当时朝廷出现一些失误和对永乐皇帝进行阿谀奉承之后,还和邹缉一样明确的指出了修建北京城耗时多,人力物力消耗巨大。

特别强调这次大火是上天对迁都的警告,暗示了永乐皇帝应该顺应天意,将首都迁回南京。在奏疏的后部分,言辞更为激进,甚至将迁都北京暗示成是朱棣不恤民力的失德之举。

萧仪奏疏中指出的迁都造成的严重影响确实存在,但是将这些影响,上升到对朱棣本人的批评,这让朱棣恼羞成怒。面对反都迁都的奏章纷纷上呈,朱棣觉得言论难控,便颁发了一份《禁谤讪敕》,以法令的形式规定了臣民上书的内容,对其中诽谤皇帝,诽谤朝廷者给予严惩。

萧仪言辞暗含诽谤的上书,带动了一大批官员效仿,朱棣的《禁谤讪敕》对言论控制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为了"防民之口",朱棣便以萧仪奏疏诽谤朝廷之名,下令将其处死。

以萧仪上书为代表,官员开始把三大殿的大火与朱棣的统治联系起来,目的是想通过指出迁都是违背上天意志,从而彻底否定迁都,这就触碰到了朱棣的底线,致使萧仪被杀,反迁都风波升级。

四、夏元吉主动承担掀起反迁都风波的责任,最终使得风波平息

由于萧仪被杀震慑了臣民,而且朱棣还颁布了《禁谤讪敕》,严格限制了上书内容,促使了官员转变了斗争的矛头,转而弹劾当时当权的大臣。而这些当权大臣都是永乐皇帝的心腹,是支持迁都的少数派,对他们的弹劾是为了打倒支持迁都的势力。

朱棣下令大臣和上书者一律跪在午门外,分成两排对迁都问题进行辩论。朱棣这让大臣跪着论辩的方法,一方面惩罚了反对迁都者,一当面又显示出自己并没有阻断官员言路,塑造了大度包容的形象。

就在官员在午门进行激烈论辩的时候,朱棣差人前来询问论辩的结果。夏原吉明白朱棣此举是为了看看谁还敢反对迁都,便主动上书,代表群臣承担下了反对迁都的责任。朱棣看了夏原吉的奏章,下令免除罚跪,大臣依然可以上书进言。

由于夏原吉主动的承担了反对迁都风波的责任和《禁谤讪敕》的颁布规范了大臣的上书内容,从此再无官员上书诽谤朝廷和反对迁都,反迁都风波最终平息,北京城终明一朝,一直是明朝的首都。

五、反迁都风波暴露了朱棣统治时期君臣的矛盾,也暴露当时社会的出现的弊端

朱棣是一位极具开创性的皇帝,他统治期间在制度层面确立了内阁制度,设立了东厂,加强了锦衣卫制度,修建北京城,支持郑和进行远洋航行,这一切举措都开创性的,但是当时的大臣却相对保守。而这次的反对迁都的风波便是明朝君臣之间的开创与守城的矛盾的暴露。

明初定都南京,附近有直隶省、浙江省、福建省等经济发达省份,这些省份的赋税收入正好供应南京中央政局的开支。迁都北京后,南京依然是为首都,中央官职一应俱全,两个都城的存在,加大了中央财政的开支。

南方经济中心不但要供应南京,还要大量转运到北京,满足北京的一应开支,加重了整个大明帝国的负担,使得明朝财政入不敷出。反对迁都官员正是看到这一点,才极力反对,这体现出大臣们要求稳定的守成心理。

反对迁都是朱棣和大臣们之间开创与保守矛盾的集中爆发,这次颁发,朱棣采取灵活措施进行解决,调整了君臣关系,有利于明朝中央政局的稳定。

反对迁都使得弊端充分暴露,朱棣虽然采取措施平息了反对意见,但是他也开始反思自己的统治措施。在执政后期,朱棣下令下令减轻百姓赋税和徭役,并且停止了远洋航行,这些调整政策的采取,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为之后"仁宣之治"的开创准备了条件。

参考文献:

《明史》

《明实录》

《廿二史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