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10月10日报道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提供了目标和指导。

要在新能源核心技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国际合作、公共出行车辆普及四个主要领域实现更大突破。

产业规划的意义是什么?

产业规划一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顶层设计文件,虽然普通用户关注的并不多,但这种纲领性的规划在过去10年内,站在全局维度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销量增长、电池等三电核心技术的突破起到重要的支撑。

经过多年发展,特别是在核心的“三电”技术,我国与主要世界汽车强已经国处于同一水平,甚至局部还会领先,这在传统燃油车领域是不可想象的。

比如车辆核心数据上,我国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由2015年平均160公里增长到2019年350公里,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从平均95瓦时/公斤提高到2019年150瓦时/公斤,这些数据还在不断提升,700公里的小鹏P7,600公里的比亚迪汉、广汽新能源Aion LX也都相继上市。

新能源汽车电机基本实现国产替代,自主配套比例达到95%以上,部分电控核心零部件取得国产突破。

产业上培育了宁德时代、比亚迪、蜂巢能源、亿纬锂能、孚能科技等可以进入海外车企供应商名单的电池企业。

但我们仍需要冷静客观的意识到,我们在进步的同时,传统汽车强国和海外车企也没闲着。

去年,特斯拉夺走了比亚迪蝉联四年的全球新能源销冠头衔,今年上半年随着欧洲市场的逆势增长,单一车型排行上比亚迪也被后来者大众、宝马旗下车型赶超。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全球装机量被LG化学反超,错失全球动力电池销售冠军宝座。

今年上半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0.33万辆,超过中国一举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在如此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此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通过,显得尤为重要。

那这次的新能源产业规划的核心看点有哪些?

※一、掌握关键技术

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升到产业层面同样是这个道理。

未来汽车关键技术有哪些呢?

可以肯定不再是传统的发动机、车身、底盘,而会被电池、芯片、车载系统、数据等代替,智能汽车时代传统汽车产业链的重构已经成为必然。

此次产业规划中第一条就讲到了关键技术,这里的关键技术包括车载动力电池和操作系统,规划鼓励这”一硬一软”的双创新。

先看硬方面,虽然国内头部的电池企业多数已进入全球车企采购名单,但来自海外对手的压力同样不容小视,特斯拉电池日发布的4680电池在降本和提升制造效率方面再一次占据了行业先机。LG化学、松下凭借全球订单引发的第二波攻势才刚刚拉开帷幕。

国内以宁德时代CTP电池、比亚迪刀片电池、蜂巢能源无钴电池为代表的新技术也正在繁花锦簇的发展,规划对这些头部企业自然是利好。

这一代电池技术我们并落后日韩,但下一代的固态电池呢?

除了技术,人才竞争同样已经到白热化阶段,此前笔者在蜂巢能源工厂参观时,见到了大量的日韩工程师,不用猜就知道他们是从哪些企业来的。

更甚者,恒大这样的玩家更是引进了国际顶尖科学家、韩国SK电池研究院原院长李浚秀及其团队,没错一个团队都被挖来了。

动力电池是个高技术集成且快速迭代的产业,产业发展起步阶段错失一步就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客观的说,动力电池成本和安全今天仍未完全解决,普通用户对电池续航能力和安全的焦虑也未完全消除。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仍有很大的生存和挑战压力。

此外,产业规划中还指出支持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推进标准对接和数据共享。

这也意味着,在软方面我们还要继续补课。

以自动驾驶代表的智能汽车时代,电控IGBT器件、芯片(AI为主)、自动驾驶计算平台、车辆操作系统成为竞争高地。

现阶段,这些核心零部件我们还高度依赖进口,电控核心零部件IGBT器件市场基本被英飞凌、西门子垄断,图像处理芯片基本被英伟达和Mobileye垄断。

自动驾驶平台和AI芯片,我国只有华为和部分几家新创公司能拿得出手,但规模仍很弱小。

※二、重点解决“加电”“加氢”难问题

产业规划的第二条指出,要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

充电桩对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非常重要,新能源车主们更是感同身受。

今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明确提出充电桩被纳入新基建范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只能说也处于起步阶段。

截至到今年8月,我国充电桩保有量达到138.2万个,车桩比为3.5:1,与规划的车桩比近1:1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加强充电桩建设势在必行。

当前有几家企业的充电建设和运营很有代表性。

比如,一直强调超级充电站的特斯拉,今年他们的目标是推进V3超级充电站建设,年内新增4000个超级充电桩。要知道,特斯拉V3充电桩可支持最高250kW的峰值充电功率,充电快为用户减少了等待时间。

北京车展期间,小鹏和蔚来也发布了超充免费和新的目的地充电桩计划,蔚来计划在热门场景目的地部署3万根20kW目的地直流桩,当然这些操作有些常规。

恒大的模式更有看点,恒大的做法是与国家电网成立合资公司,聚焦社区车位的智慧充电,数据显示,目前恒大全国1000多个社区中已有700多个社区运营智慧充电业务,覆盖200多万业主。

恒大甚至能做到报装充电桩2小时完成安装,充电费用还能享受优惠补贴。

而规划中鼓励开展换电模式的应用这条,显然利好蔚来、北汽、吉利等具备换电业务的车企。

数据显示截至8月,我国换电站保有量总计462座,奥动、蔚来、杭州柏坦位居换电运营商前三。

其中,蔚来已经建成155座换电站,其累计换电超过100万次。

※三、鼓励国际合作

产业规划的第三条鼓励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合作。

除了几家头部电池企业在欧洲建厂,比亚迪纯电大巴持续海外热销外,加强新能源汽车国际合作这条,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恒大。

国内所有新能源车企中,恒大汽车似乎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

过去的几年中,恒大通过国际并购与合作,已在整车制造、底盘架构、动力总成等关键领域掌握核心技术,并与全球顶级的汽车设计师和零部件Tier1达成合作。

比如车身底盘,恒大与德国BENTELER集团和FEV集团合作,获得了3.0底盘架构知识产权。恒大可在这个底盘上研发十几款车型,可节省三年多研发时间,还大幅降低研发成本。

去年,许家印多次率高管团队出国考察汽车行业零部件巨头,并最终签约,这些企业包括博世、麦格纳、大陆、采埃孚、蒂森克虏伯、捷太格特、巴斯夫等。

※四、加大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比例

产业规划中第四条,要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

按照规划,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

需要说明的的在此前征求意见稿中,曾要求这些试验区和重点区域新增和更新车辆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估计考虑到部门地区新能源汽车存在续航衰减,里程较短等显示问题,这一指标最终降到80%。

虽然具体的细则还未公布,但此次产业规划的核心4点要求都直击要害,发展新能源汽车我们仍要在核心技术、充电基础设施、国际合作、公共出行领域出手,只有切实解决这些挑战,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我们才能最终成为汽车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