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曾国藩看似有几十万雄兵,但真正跟着他的大概也就一半,主要是曾国荃、鲍超等嫡系率领。

其他的大部分只是跟着一起打打长毛而已,湘军中的其他将领跟曾有矛盾的还不少,骆秉章、左宗棠、刘蓉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骆秉章一直都是听命于清廷,与曾国藩更多是合作关系。

左宗棠在天京破后因为小天王和财物两事告了曾国藩一状,两人已经闹翻。

彭玉麟虽然是曾国藩嫡系,但他比较重名声,这种爱惜羽毛的人要他造反,他肯定会犹豫的。

李鸿章当时已经在组建淮军班底,像他这么精明的肯定是做壁上观。

这些都是大山头,其他湘军将领大多从属于这些人,跟着走就是了。

所以当时曾国藩实际掌控的兵力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多。

再者打长毛有清廷在后面统筹,粮食财物有个基础的保障,一旦反了这些就都没了。

夺取天下,领袖的政治头脑和军队的后勤保障是很重要的,从后面来看,这两样曾国藩都有所不足。

比如天津教案,比如湘军裁军后出现了大量的土匪。

而且太平天国一灭,清廷也开始防备曾国藩了,骆秉章巡抚湖南,满清大臣官文总督两广,马新贻镇两江,刺马不就是双方的掰手腕么。

因此,种种因素考虑下来,曾国藩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容易夺取天下。他当时已经53了,凭借湘军及威望做后盾,能够一辈子安然位极人臣,又何必去博一把呢?

其实左宗棠和彭玉麟都多次给曾国藩写信让他大义灭亲,杀掉野心勃勃的曾国荃,湘军内部的分裂可见一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观袁世凯,那时已经没实权人物忠于大清了,载沣当摄政王时面对下台的袁世凯都不敢下手。

后来南方革命军起事,清军完全无法抵挡,载沣指挥不动北洋新军,只能请袁世凯出山,此后满清再也没有实权人物,就剩孤儿寡母,偏偏隆裕是个没主见的人,啥事都交给袁世凯。

这样一来南方是革命军,清廷没法管,北方又交给了袁世凯,根本就没权利了。

袁世凯的北洋军还是有两下子,革命军吃了好几个大败仗,这让革命军明白没实力直接推翻清朝,于是跟袁世凯边打边谈,表示愿意奉袁为总统,逼清帝逊位。

袁世凯也很早就不想给大清打工了,于是回去吓唬隆裕,什么前方一直败就要打到北京了,如果不退位皇族都得死,退位了还能领点退休工资,住在紫禁城。

当时北方基本都由袁世凯把控,隆裕怎么知道实情,就算知道实情了也只能同意,于是袁世凯顺利当上总统。

至于后面开倒车称帝,其实南方也有不少人劝进的,只是当时并不是中央集权,总统位置大家还有个指望能轮到自己,皇帝就成了家天下,于是又反了。

说到底曾、袁面对的时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