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8日晚上七点,诺贝尔文学奖公布,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获奖,正如往常一样,常年“诺奖陪跑”的村上春树再一次被全世界网民们所提及,并再次登上了微博热搜。

作为一名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在中国的名气很高,除了每次诺奖的固定炒作话题以外,他的作品本身也影响了许多中国的文化作品,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灵感来源是1965年英国摇滚乐队甲壳虫的《挪威森林》,而伍佰的那首同名歌曲《挪威的森林》则是同时受到小说和约翰·列侬歌曲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写的是流行小说,但是村上春树的许多作品总是给人一种“高级”、“小资”的感觉,就像许多人没有看过狄更斯的《双城记》,但还是喜欢引用名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那样,对于村上春树这样的文学家的讨论也让许多网友觉得自己在普遍“庸俗”的网络文化环境中显得有种神奇的“优越感”。

Ps:在微博关于“以下哪部小说不是村上春树的作品”投票中,385人参与投票,其中只有272人选了东野圭吾的《白夜行》。

明明对这些热点不甚了解,却依然乐此不疲的参与讨论,事实上村上春树并没有被诺奖提名,因为根据规定,诺贝尔奖的提名名单是要保密50年的,在诺贝尔奖官网能够查询到的最近的文学奖提名还是1966年,也就是说村上春树从来没有被奖项官方真正明确过提名,更遑论“陪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所以近些年每次诺奖期间都会有村上春树“陪跑”的话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博彩网站。每年获奖名单公布之前,博彩网站都会公布一份自己的名单,上面是很有可能获奖的人员以及赔率,而村上春树则是这份博彩名单的常客,而消息经过多次传播会产生一定的偏差,很多不了解诺奖也不了解村上春树的人以为他连续多年被诺奖提名但是没有获奖,因此村上春树“陪跑”就这么成为了网友们津津乐道的热点话题。

不过村上春树本人也并非和诺贝尔文学奖“绝缘”,在不知道官方提名的情况下,村上春树在某种意义上距离诺贝尔文学奖也曾是一步之遥。

在2006年的时候,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就获得过卡夫卡奖,而获得这个奖项的作家由于许多都在获奖后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也因此被许多人调侃为“诺奖风向标”,而在村上春树获奖之前,2004年获得卡夫卡奖的奥地利女作家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以及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也在之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非常遗憾,到了村上春树的时候,这个“诺奖风向标”的作用似乎就失效了,当然也不排除是村上春树“惹”到了瑞典文学院的评委们。在1983年的小说《尖角酥的盛衰》中,村上春树这样说到,“我只想做自己爱吃的东西,瞎眼乌鸦评委什么的,让他们互殴死掉好了”。

而谈及诺奖本身,村上春树也曾说过,“写东西我固然喜欢,但不喜欢大庭广众之下的正规仪式、活动之类。说起我现在的生活,无非乘电车去哪里买东西、吃饭,吃完回来。不怎么照相,走路别人也认不出来。我喜爱这样的生活,不想打乱这样的生活节奏。……对于我最重要的是读者。诺贝尔文学奖那东西政治味道极浓,不怎么合我的心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固然算是一份殊荣,但是没有获得诺奖也不能说明文学水平很低。写出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作品的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就没有获得过诺奖,而当时的瑞典文学院的常任秘书解释说,之所以托尔斯泰会落选,是因为他对道德持怀疑态度,对宗教缺乏深刻的认识,而文学奖的获得者必须“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

从1901年开始的每年都会举办的诺奖,至今已经颁发上百个诺贝尔文学奖,但是被大家所熟知的也没有多少,许多名传后世的世界文豪如托尔斯泰、马克·吐温终身没有获奖,依然不妨碍其对世界文学的深远影响。没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是这些文豪的遗憾,而是诺奖的遗憾。

对于一位作家来说,时间的认可就是最珍贵的褒奖,而文学奖杯也只代表部分读者对作家的认可而已,相信热爱马拉松运动的村上春树尤其理解这一点,正如他曾经说的那样,终点线只是一个记号而已,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关键是这一路你是如何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