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洗了个舒舒服服的澡,一照镜子发现脸上被热气烘的粉粉嫩嫩的,连自己都被迷倒了。赶紧打开手机自拍一张,却发现并没有镜子里的自己好看。
相信大家都曾有过相同的疑问:明明看镜子里的自己还挺好看的,用手机拍出来怎么就没那么好看了,甚至还有点不像自己了?特别是在别人的相机里,就差了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镜面成像
照镜子遵循光反射原理,呈现在镜中的是虚像,也就是左右相反的像。但一个基本事实是,我们大部分的人脸都有或多或少大的不对称,比如右脸稍微大一点,当我们照镜子的时候,看到的自己是左右脸相反的镜像,这就形成了我们对自己的观感。
社会心理学家扎荣茨曾经提出过“单纯呈现效应”——当一个东西出现的次数越多,我们越容易产生积极的情感。人们看惯了镜子里的自己,对面部的不对称也会习惯上忽视,可是当别人拍我们的时候,照片里就不是镜像的自己了,这时候就更容易发现自己面部不对称的问题。
心理美化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在照镜子时,镜子中的你大概比真实长相好看30%。
也就是说,实际上你的长相比你自我感觉的要丑30%左右。
专家表示,从物理学角度来看,一些镜子确实比真人会好看,但这更多是一种心理的自我暗示。不少科学家也曾经做过实验,将人们照片中的影像和自己脑海中形成的影像做了一个对比,发现自己脑海中形成的印象往往会比实际的影像要更加漂亮,皱纹更少,并且也更有精神。

这是因为人们在照镜子的时候,会有下意识的心理暗示。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好看点,不满意就会调整照镜子角度、表情、距离,直到满意为止。久成习惯,就会对镜中自己越来越喜爱。慢慢的更加了解照镜子的最佳角度和最佳状态,所以就能看到更好看的自己。
如果近视眼的朋友在镜子中观察自己,没带眼镜的情况下也会觉得自己比实际中好看,因为近视眼自带磨皮效果,看不见脸上的斑点和痘痘,但是如果放到照相机中,自己五官上的瑕疵和问题就会全部暴露出来了,因此我们才会察觉到镜子里的长相和我们实际的长相多少是有些区别的。
照镜子立体感更强
我们在观察镜中的自己时,往往可以看到自己的脸部比较多角度的图像,这样自己的脸孔在脑海中所呈现的往往是比较立体的图形,因此也能够在自己的大脑中生成比较立体的印象。
同一个人,分别看视频和照片,一般视频的效果会更好看。类似的,镜子里的我们就像是视频里的我们,是动态的、立体的,而照片是静态的、平面的,所以就会显得照镜子好看拍照难看。
此外,由于焦距和镜头距离,照片可能会产生几何畸变,比如,如果焦距很短、相机离人很近,那么就会出现近似于鱼眼镜头的效果,如果是头部照片,就容易把鼻子和前额变大了。
同时成像效果还会受光线、距离、拍照技巧、镜头畸变等影响,相机的性能也无法达到人眼成像的效果,因此照片往往无法真实反映出相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情绪影响
从心理角度来看,家里大概是我们最常照镜子的地方,在家我们基本上是处于最放松的状态,自然能够展现最美最自信的一面,而拍照的时候往往会因为想要更加上相而心情紧张,表情经常会僵硬不自然,成像也就变得差强人意。
这也便是为什么出门前照镜子,总觉得自己状态很好,结果出门后拍的照片却跟想象中的不一样的原因了。

到底镜子里和照片中哪个才是自己?
其实都是你自己,但又都不是客观的,不管你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是什么样子,自己心里的判断都会和别人眼中的你有差异。
因为别人眼中的你不是有统一标准的,喜欢你的人,不管你怎样都是可爱和美的,而不喜欢你的人,就算你打扮的再美,也会觉得你不好看,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自信的姿态就是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