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笔 ashes of time

按语

2017年3月,笔者的第一本专著《这才是美军》面世(许述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反响不错,算是畅销书,这让我十分意外,同时也大受鼓舞。不少读者问为啥不趁热打铁赶紧出续集,但3年过去了还没见动静,神马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才是美军》封面(图注)

《这才是美军》被美国网上图书公司Biblio.com收录,该公司根子在美国,现在拓展到了欧洲地区(如英国),主要收入稀有和有收藏价值的图书。

今天,我就来回答这个问题,顺便聊聊自己离开体制后都在干啥,以及心路历程。

全世界都知道,美国已经把战略重心从反恐调整回大国竞争,而且把主要矛头对准中国。现在,大家都很关心这样的问题:“中美两国会不会打起来?如果打起来谁会赢?”

对此,已经有不少专家学者和媒体进行讨论,但他们似乎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的对手绝不只是特朗普一个人,而是一个精英团队。就军事而言,这个团队自上而下依次是:

(1)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层面的最高决策机构)

(2)美国国防部(军队层面的最高决策机构)

(3)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和联合参谋部(美军最高咨询机构)

(4)美军印太战区总部(针对中国实施军事行动的执行机构)

这些群体具体都有哪些人?他们是怎样的想法?对华态度如何?正在干什么?强项优势和短板弱项又有哪些?

不真正了解这些人就去谈中美会不会打起来,打起来怎么样,总感觉有些无的放矢,夸夸其谈。了解武器装备了解时事当然重要,但武器装备用哪些怎么用,时事怎么造对谁造在哪里造,其实都是上面这些团队的人在主导在决定在策划。

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对美军并不了解。50年代抗美援朝,我们通过战争了解过美军。这次立国之战打出几十年和平,加之后来原子弹成功爆炸,新中国政权稳如磐石,我们对美军的了解便逐渐归于沉寂。1972年随着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回暖,就更没动力去了解美军了。

直到1991年海湾战争,美军打得太漂亮,震惊了中国军人,掀起了研究海湾战争和美军的高潮,我刚好在那个年代上军校,课本里课堂上到处都是因这场战争冒出来的新名词,出场频率最高的诸如“新军事革命”“高技术局部战争”、“零伤亡”等。乔良和王湘穗两位老师的名著《超限战》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可以说代表了当时中国最优秀军人最敏锐最前卫的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超限战》(图注)

可惜,90年代这次了解美军研究美军的高潮好比一块大石头投入湖水,溅起的水花虽大,但随后也慢慢归于平静。2003年伊拉克战争,类似的高潮和沉寂又重演了一次。因为美军的打击对象是伊拉克阿富汗这样的国家,是恐怖分子这类群体,而不是我们。

我们对美军的了解和研究为什么不够持续不够深入不够客观?

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几十年来,中美关系不错,我们认为中美两军不会打仗。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美军的精力几乎都投入到反恐战争中,陷入“持久战”“治安战”,更让我们觉得没必要了解美军。事实证明,居安不思危是我们的一大顽疾。

直到美国人把战略对手从恐怖分子转移到大国(中国),经济上先打中兴再打华为,外交上不断扩大印太“朋友圈”,已经把“C型包围”升级为“Q形绞索”,军事上不断在中国边境搞事,中国才清醒过来,被迫面临这个世界最强对手及其联盟的“群殴”。

此时,我们才发现自己对美军的了解是多么不够。也许,我所著《这才是美军》之所以能够畅销,这个大背景是很重要的原因。其实,这本书写得很浅,能畅销出乎我意料,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对了解美军很不够。

所以,我准备再接再厉,写第二部关于美军的作品《这才是美军2:美军的软肋》。第一本主要写美军的优势,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续集则聚焦美军的软肋,有哪些地方可以利用,计划20万字。面对美军,一方面你得知道人家的优点,比学赶超;另一方面,你还得了解对方的弱点,真正交起手来才能打对方的“七寸”。只有这样去了解研究美军,才是理性的、客观的、全面的。

然而,3年过去了,《这才是美军2》只写了约14万字,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我于2019年4月出版第二本新书《兵道》(主要内容是古今中外21次重要的军事改革),耽搁了《这才是美军2》的写作。《兵道》的内容是继《这才是美军》之后一年左右完成的,只是种种原因,没有及时出版,拖得比较久。该书最后能面世,要非常感谢为本书作序推荐的乔良和余戈两位老师,还要感谢现代出版社的张霆兄。

《兵道》封面(图注)

二是这三年(2017-2020),第一年我在某传媒集团工作,后来又把主要时间精力放在工作室的运营上了。尽管个人作品耽误了,但我认为工作室的成果比我个人的作品更重要、更有价值、更有意义。而且,每个人各有擅长,大家组成一个团队,肯定比一个人要强得多。

工作室很年轻,2019年4月正式成立,至今才1年半,但主要成果对得起这么短的时间:

01《鹰视——美国眼中的解放军》

(2019年出炉,约26万字)

02《中美两军人事异同》

(上下,约12万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介绍该课题项目的文章:《美国防部研讨会摘要:未来战争需要什么样的军事人才?》

03《印太战区美军现役将领情报资料之一:陆军将领》

(18人,约5.7万字)

介绍该课题成果的文章《重磅!本工作室推出《美国印太战区现役将领情报资料》

04《印太战区美军现役将领情报资料之二:海军将领》

(18人,约6.8万字)

介绍该课题成果的文章:《美国派来对付中国的情报头子,是怎样一个人?》

05《印太战区美军现役将领情报资料之二:空军将领》

(18人,约6.9万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介绍该课题成果的文章:《中国空军司令员VS美国空军参谋长》

06《印太战区美军现役将领情报资料之二:海军陆战队将领》

(18人,约6.9万字)

介绍该课题成果的文章《美国“战略大师”的弟子空降印太战区,拟对付中国》

07《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联合参谋部主要将领情报资料》

(20人,约11.5万字)

介绍该课题成果的文章《中国为啥不学美国搞参谋长联席会议,中美联合参谋部有何不同》

08《美国国防部主要领导人情报资料》

(20人,约8.7万字)

介绍该课题成果的文章《所有美军都得听这个女人的话,“她”是谁?》

09《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主要领导人情报资料》

(14人,约9.1万字)

介绍该课题成果的文章:《美国最高决策层“十四人帮”,含两枚美女》

10《美国的军校建设和军事教育》

(13篇译文,约15万字)

介绍该课题成果的文章《不知道这10个问题的答案,别吹你了解西点军校》

算下来,上面这10份成果共约106万字。

此外,我们还搜集整理了25个美军主题资料共1577份英文原版资料,都是2017年以来近3年内的最新资料,这是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基础。这些主题包括:

25个美军主题1577份英文原版资料

美国陆军

美国海军

美国空军

美军联合条令

美军战略支援

美军卫勤保障

美军工资福利待遇

美军人事(人力资源)

美军体能

美国军事教育及军事院校

美军印太战区

美军反导

美军军事科技

美军马赛克战及多域战

美军及外军无人机

美国军事宣传

美国海岸警卫队

美国太空军

美军管理

美军军事信息支援行动

美国退役军人保障

美军文职

美军特种作战

美军训练

美军人工智能

以及印度军队

……

尽管有一些成果,但与起步早的同行相比,我们工作室的积累还很少。不过,我们一直坚持两点:

第一,特色。我们策划课题项目时坚持自己的特色,不会和同行重复。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上述10份主要成果,没有第二家同行会有完全相同的东西。

第二,质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条市场竞争法则同样适用于我们。只有把质量放在首位,才能做出真正有价值有分量有意义的成果,才能真正赢得读者信任,才能走得长远。就拿上面的“美国军政人物系列”(115人)来说,工作室的老师做得非常走心,我本人除了组织策划,也深度参与具体工作(如审稿等环节),100多万字的打印稿,我至少看了2遍。我的眼睛2019年4月做过手术,尚未完全恢复,之所以冒险过度用眼,就是想保证工作室出去的成果质量要过硬,至少自己要心安。

我看过的部分稿子(图注)

在这里,非常感谢工作室每一位成员,也非常感谢支持我们的读者。我们已经在策划组织下一波课题项目,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者加入我们的团队共襄大举。个人再强,强不过团队。

今天这篇文章,算是对“许述工作室”一年多工作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对自己离开体制2年多来的一个交代。工作室方面,我们会拿出更多更好更有价值的成果。个人方面,《这才是美军2》我也计划争取在2020年内完成,2021年内出版,水准与第一部相比会更好,敬请大家到时关注和支持。

谢谢各位!

“许述工作室”公众号创始人许述简介

  • 许述,四川人,军事学博士,曾在战区级机关工作,并在《解放军报》、《书屋》等媒体发表文章70余篇,接受过凤凰卫视等媒体采访,受邀到华为等演讲十余次,出版专著《这才是美军》(中将王洪光作序),出版第一年5次加印,在京东新书热卖榜常居TOP3,登上三联书店畅销书排行榜,进入美国纽约公立图书馆和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 现在成立了工作室,专注于研究美军。

  • 最新与耳闻合作出版《兵道》一书(乔良和余戈两位老师作序推荐,王洪光中将和任国强大校,姜鸣、江晓原、杨浪等名家封面推荐),主要内容是古今中外21次重大军事改革。

“许述工作室”成员简介

目前,“这才是美军”工作室有6个组(策划组、原创组、翻译组、资料组、课题组、视频组),核心成员40余人,个个身怀绝技。绝大部分成员都熟悉美军,拥有英语专八证书和丰富的翻译经验,有的是知名军事媒体主编,有的拥有军事记者经历,有的从事美国军情研究十余年,有的精于美国智库研究,有的课题经验丰富,有的发表文章100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