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不黑,黑的是这世界,和我再多待一会儿!——2020年诺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

黑格尔曾经说艺术已死,后来丹纳也说艺术已死,自从杜尚将小便池命名为《泉》出来后,不少人又谈艺术已死。现在大家扪心自问,艺术真的已经死了吗?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又开始有人宣称“诗歌已死”,可仔细思考,诗歌真的死了嘛?就在今天刚刚正式揭晓的诺贝尔文学奖中,来自美国的诗人露易丝格丽克获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她那无可辩驳的诗意般的声音,用朴素的美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露易丝格丽克,美国桂冠诗人,生于一个匈牙利裔犹太人家庭,1968年出版处女诗集《头生子》,至今著有十二本诗集和一本诗随笔集,遍获各种诗歌奖项,包括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界奖、美国诗人学院华莱士斯蒂文斯奖、波林根奖等。

露易丝·格丽克的诗,时常像锥子般扎在读者心上!她的诗作,大多是关于死、生、爱、性,而死亡居于核心。

生与死,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在今年因为新冠疫情所导致的世界形势下,却显得更加令人思考!或许诗人的这番获奖,与今年疫情也有些许关系吧!正如将诺贝尔医学类颁给致力于丙肝传染病的科学家一样,或许也是对曾经致力于抗击新冠等传染病疫情的科学家们的一番思考与致敬吧!

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上,曾有不少文学家都是凭借诗歌,特别是近五年内,更是有包括鲍勃迪伦和露易丝格丽克在内的两位得主凭借诗歌获奖!所以,诗歌真的死了吗?

“诗歌已死”的说法,其实仔细思考来看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比如春秋战国时代,面对礼乐崩坏之势,孔子就倡导恢复周礼!那如何恢复周记呢?——“不学诗,无以立”!孔子认为,要恢复礼仪制度,就从诗做起。为什么要提倡学诗,因为提倡的恰恰也是时代缺少的,这样看来,春秋战国那个时代,其实也是一个缺乏氛围的“诗歌死了”的时代。

中国历史后来的两千余年间,从最初的诗歌《诗经》《楚辞》开始,汉乐府诗,以魏晋七子为代表的魏晋南北朝民歌,再到唐诗宋词元曲,即使在明清诗歌之际,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此时的我们,或许我们并未再听到诗歌已死的声音!即使新文化运动之后,现代诗、新诗的发展中,现代诗派,九叶诗派,七月诗派,新月诗派 ,直到后来的朦胧诗派,因为现代诗的繁荣,所以我们也并未提到“诗歌已死”!

那诗歌究竟是什么时候死的呢?对于艺术界来说,“诗歌已死”是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主张的一个子题。后现代主义可以是对现代主义的一次“拨乱反正”,它反对一切约定俗成的艺术形式,反对一切对本质的探究,主张“无意义”的存在,后现代主义在艺术上的极端表现就是“艺术已经死亡”。而“诗歌已死”正是“艺术已经死亡”这种说法的具体表现。

不过对于中国诗界来说,“诗歌已死”的说法其实和后现代主义的看法还是不相尽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十年代,人们压抑已久的观点和情感迫切需要表达和释放。刚从大锅饭时期走出来的年轻人们,内心有着太多的迷茫,这种迷茫是一种无所适从,是一种不可名状,是一种不知欲往何方的尴尬。该如何表达如此纠结复杂的心理呢,恐怕没有什么比诗歌更适合的题材吧。诗歌本身的晦涩和朦胧适应那个时代,于是“朦胧诗派”应运而出,于是充满感性力量的诗歌便成为那时人们的挚爱。

但从九十年代开始,“诗歌已死”的宣言便一直在小圈子里蔓延。改革开放后巨大的思想变革,金钱神话、物质至上的推崇,让曾经被人们捧在手心、含在嘴里的诗人们被赶下神坛,讨论精神、诗歌和艺术,转眼已经成为讨论钱!钱!钱!随着海子自杀,顾城自杀……诗人们无奈而疑惑,愤懑而呐喊,“诗歌已死”,就这样从中发出萌芽。

近十年来,我们大力倡导核心价值观,而它正如“诗歌已死”的看法一般,反向印证出我们曾经因为物质而忽略精神成长的现象。

诗人是如何成长的呢?今天我们就以诺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来分析一番吧!

1943年,诗人格丽克出生于美国纽约,她的父母都是受到过良好教育且家境富裕的人士。母亲曾就读于著名的卫斯理学院(宋氏三姐妹以及希拉里均出自于此),父亲也是一名成功的商人。这样的家庭,本该是一个美满的家庭,可在格丽克出生之前,发生了一件影响她终生的事情——

格丽克的姐姐,也就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在格丽克出生前因患厌食症而不幸离开人世。尽管少女时的格丽克从来也没有见过她的姐姐,可姐姐离世的悲剧却滋生出诗人许多关于伤感和失落的情绪,并且这种情绪占据着诗人大多数作品的主题。在姐姐因为厌食症离开人生后,不幸的格丽克在少女时也患上厌食症!当厌食症的顽疾难以控制时,格丽克的父母不得不把她从学校接回家里进行治疗,而该治疗,整整持续七年之久!

对于格丽克来说,这种治疗不仅帮助她战胜病魔,而且还让她学会如何以约束和活力来组织自己的思绪。此后的生涯里,她也得以凭借自己治疗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为源泉,创作出许多诗歌,并认为适当的方法控制理智与情感的平衡是很有用的。尽管姐姐的离去和她自己与病魔之间的斗争给她的生活和工作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但必对她后期生活最具影响力的,恐怕还是家庭和婚姻的破灭。1980年,格丽克在佛蒙特州的小屋遭遇一场大火,被焚烧殆尽。1985年,格丽克心中那机智勇敢的的父亲不幸去世。这一年,她俨然已经成为一个“梦中人和观看者”,一个“沉迷于丧失”的作者!

大学期间,格丽克曾就读于萨拉·劳伦斯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而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期间,她更是曾在著名诗人斯坦利·库尼兹指导下学习诗歌创作,这也为她之后的诗歌创作奠定一定理论基础!在获得各种奖项成名后,格丽克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威廉姆斯学院和衣阿华大学等多所大学担任住校诗人讲授文学创作课程,是耶鲁大学住校作家,同时还在波士顿大学讲授文学创作。可这一切,其实并不能改变她的特点与人生!

诗人是孤独的,也是抑郁的,所以格丽克的后期诗歌中,包括青春、性爱、婚恋、友谊在内的一系列内容逐渐变得抽象,情感与人生的多种元素,作为碎片,作为元素,作为体验,在格丽克诗作中存在,并将自传性内容与生、死、爱、性主题结合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赋新词强说愁,格丽克的人生经历,构造出她的生死观,缔造出她的诗歌!可八十年代之后的中国甚至是整个世界,市场经济下赚钱是主流价值,虚无缥缈的诗歌自然会面对很多人的不解!如果只是整天伤春悲秋、为赋新词强说愁,这种人难免是只是怪人。曾经有段时间农村诗人余秀华火过道,但再火大多数人也只记住那首《跨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诗的题目,这挺悲哀,也蛮正常。因为对于那些非常细微的感情和精神心理的变化,我们只有安静下来才会体会!

向死而生,向爱而生,这是格丽克诗歌的生死表达式,其实这也可以是我们对待如今已经看似诗歌的态度!诗歌圈关于诗歌流派和各种写作主义的论证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其中也充满着虚伪和造作着!诗人也是人,所以也有名利欲望,也想有话语权。那些处在底层、急功近利的人想以宣扬各种诗歌主义来标新立异,博取眼球,于是“诗歌已死”因为早期的轰动效应便成为一部分人反复玩味的“口号和旗帜”。但她其实并没有死!

社会大分工让我们每个人更加专业化,让每个人成为职业和工种的符号。但是,对诗歌等文学艺术的阅读却不以职业为区分,任何人、任何时代都需要文学来营养心灵。如果你需要爱,需要深刻的抚慰,其实就难免需要诗歌!有人在,诗歌就在!艺术就在!

诗歌从不为某个人而存在,却能在不少人需要时给予等量的抚慰!尽管近几十年,不仅是国内,整个诗歌和诗人们背负太多冷遇,但真正的爱好者,对诗歌热情并不曾削弱。

其实仔细分析来看,任何一个时代的诗人都没有这个时代多。古代的文学史撇开所谓民歌传唱,大多只是文化精英的笔墨史。文学史的起源是诗歌,出现字就有会有人写诗,但从古至今,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识字水平有现在那么高,这一点,我们真的需要感谢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传统意义上的诗词在历史上熠熠生辉,在今天也光彩非凡,而如今这个时代,同样会有无数的诗人和他们的作品,因为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每个时代总需要有个声音作为他们的人生表率,作为他们时代的发言者!

诗歌未死,她曾经盛行,如今正在潜行。铅华洗尽,我们依旧还能听到她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