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海洋大学:创新体育教学 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响应国家对提升国民健康素质的号召,中国海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阔步前进,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理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和健康的体魄。

未雨绸缪 制度先行

狠抓体育教学,注重激励与发展功能

临海而建、岛上学府——中国海洋大学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全国重点大学。通过体育教学理念和实践的改革,学校多年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海大也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和健康的体魄、一流体育人才作为办学目标,并借力山东省各专业运动队,联合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打造办学特色,期待海大学子在更多体育项目赛场为国争光,为校添彩。

校内外体育教学紧密结合,构建大课程结构体系。海大原本一周一次的体育课程显然不能满足学生更好的体能锻炼,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中国海洋大学为学生搭建了较为完善的服务平台,并且建立了大课程结构体系。一是每年定期举办足球、篮球、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定向运动等项目赛事,还成立了田径队、击剑队、啦啦操队、健美操队、柔道队以及帆船队等,体育竞赛百花齐放、争相斗艳,并且在培养体育专业学生方面下大力气,由教师选派优秀的学生进行严格的筛选、系统训练,并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校外竞赛、交流平台。二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体系进行完善和升级,按照学生的不同学习愿望、体育技能水平以及学习时间,实行完全自主的选课模式。三是调动教师积极性,在大量课程中为学生搭建了体育教学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线上与线下的师生互动,方便学生在运动学习中即时获得专业指导。

开源节流 实招频出

海大体育教学成果凸显

中国海洋大学一直十分重视体育教学,师资力量日益壮大,累计有在校教职工40余人;学缘结构日益合理,开设了体育课程多达25种,学生自发组成的各类体育协会多达23种;设置5个教研(办公)室,各部门职责任务明确。中国海洋大学以整合海洋学科和青岛海上运动资源为优势,以北京奥运帆船比赛为契机,成功申办了以帆船为特色的运动训练专业,目前,已经培养了400余名优秀毕业生,为国家竞技体育输送了大量人才。多年来,学校十分重视与国际学术的交流学习,成功申报了体育教育训练硕士点,多次邀请外国学者和专家来校洽谈合作研究。比如澳大利亚著名力量训练研究专家Edith Cowan、奥运会运动医学顾问Alois Teuder博士被聘为学校的兼职教授。并且与韩国、德国、奥地利等国签署了多项合作研究题目,这些交流研究合作为学校体育专业理论研究、体育教学、学科建设和地方体育事业发展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近年来,中国海洋大学特色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成果显著,学校通过联手山东省青岛体育训练中心,致力于打造高校与体育专业队伍深度结合的新模式。早在2008年,双方共同组建的帆船队就代表国家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在北京奥运会射箭项目比赛中,2004级学生张娟娟获得了中国奥运史上首枚射箭金牌。如今,多名来自山东省青岛体育训练中心的海大学子继续在国内及国际赛场争金夺银,如2018级运动训练专业的安凯同学获得第29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短道速滑男子1500米金牌,为国家、学校争得了荣誉。除此之外,学校的女子拳击项目也发展迅猛,来自海大拳击队的窦丹、李倩、汪丽娜和杨晓丽同学均多次夺得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冠军。突出特色、错位发展,使学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

有海可依 未来可期

让提升身体素养成为校园普遍共识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回顾海大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海洋大学体育教学体系初见雏形。学校还计划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地域优势加大力度建设和新开一系列涉海类体育项目课程,比如帆船、沙滩排球等,学校原有的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等基础学科,既能辅助针对涉海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校特色课程,也为普及体育教学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持。

学校一直在努力将体育项目及体育意识普及到全校师生中,运用于节庆活动、社会实践、公益服务方面。学校学生自发组织的体育类校园运动协会多达23种,包含击剑、帆船、啦啦操、轮滑、柔道等,并且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8年第二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击剑锦标赛学校的女子重剑队获得亚军,学校棒垒球队获得了山东省棒球比赛冠军,健美操社团代表学校参加了山东省第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全民健身操舞大赛,参赛的3个项目全部取得了好成绩,柔道社团参加了第三届中国青岛国际学生柔道公开赛和第六届青岛沙滩柔道赛,获5金5银的好成绩。啦啦操队在2018年中国校园啦啦操锦标赛中斩获普通院校组自选技巧(3—4级)之冠,并被授予体育道德风尚奖。

在中国海洋大学,通过体育教学修得运动技能,通过社团活动演练运动本领,通过各类竞赛实践体育精神,体育已经愈加深度地融入到海大的文化基因中,体育也必将在海大绽放更绚烂的花朵。

(中国海洋大学基础教学中心 讲师 刘 霞)(刘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