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邓公千古

公元1894,甲午年,一直觊觎中国的小日本,经过明治维新的改革,船坚炮利,它制定了妄图侵略中国以实现大陆政策,于是甲午战争开始打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满清末期的洋务运动,是治标不治本的简单改革,并未让国家民富兵强,因此它创建的北洋水师战力堪忧。

9月17日上午,甲午海战刚开始时,就变成了北洋水师被一面倒的屠杀,日舰“吉野号”性能优越,航速快于所有参战船舰,又装备了4门150mm速射炮,我方战舰多被其肆虐、击毁。

在混战中,我方战舰“致远号”多处中弹,船身倾斜,舰长邓世昌看到敌方“吉野号”仗着船捷炮利,横行无忌,愤恨的说:“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

然后指挥官兵们抛弃沉重的鱼雷等装备,才够速度轻身冲上前去,期待撞沉“吉野号”,与其同归于尽!在必死的信念下,“致远号”全速撞向“吉野号”,刚撞中“吉野号”的右舷,即被其火炮打中鱼雷发射管,引起大爆炸,“致远号”沉没于黄海海面,舰上全体官兵包括邓世昌,除7人获救外,全部罹难。

(船身倾斜的致远号)

当民族英雄邓世昌牺牲的消息传开后,举国震动,光绪帝留着眼泪为他写下一副对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随后,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又拨给邓家抚恤白银10万两。

邓家用这些抚恤银中的4万两,在家乡番禺为邓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邓氏宗祠,宗祠位于今天的广州海珠区宝岗大道中,一条叫龙涎里的古巷里。

邓世昌有一妻一妾,育有3子5女,原配何氏生长子邓浩洪、长女邓秀媛、次女邓秀蝉、三女邓秀娟、四女邓秀婷、五女邓秀海;妾(也是何氏)生次子邓浩洋、三子邓浩乾(遗腹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雕像:邓公千古)

二,邓公嫡子血脉

根据邓世昌外孙叶裕芳所说,他外公邓世昌去世时,大舅父邓浩洪才20岁,被光绪召进京朝见,但未给一官半职,后委任他为“海军慰劳员”。此职位仅有象征性意义,用以褒奖英烈后裔。

然而,邓浩洪并未久居此职位,据邓浩洪的孙女邓立英说,在民国初年时,她爷爷就开始自己接管经营家族茶庄,自谋生计,“天津、上海的两头跑”。

据查,邓世昌祖上原是贫困的水上疍家人,因为满清的洋务运动的“官督商办“政策被其祖上抓住机会,做了洋买办,由此翻身成富裕的商人,到邓世昌的爹邓焕庄时,已是世代经营茶叶生意的大商人了,他们家在广州、天津、上海、香港和秦皇岛等地都开设了祥发源茶庄。邓浩洪接管家族茶庄,小日子过得还是很滋润的。

辛亥革命后,邓浩洪曾多次向国民革命军捐款捐物,到1947年,邓浩洪在上海去世,终年73岁。

(辛亥革命)

邓浩洪育有一子两女,儿子邓小鹏,两个女儿则没有留下详细信息。

邓小鹏肄业上海路矿学校,后在上海于汉冶萍媒铁厂矿总公司供职,据他女儿邓立英说,抗日战争时期,他父亲积极奔走社会各界,呼吁抗日,直到日寇军机把他邓家位于虹口的房子,轰炸成一片废墟,邓家只能搬到了卢湾区。

后来日寇占领汉冶萍公司后,与日本有世仇的邓小鹏愤然辞职回上海,辞职后一家人没了收入,生活变得困苦,邓家只得变卖家产生活。

有朋友看到他生活凄惨,劝他出来找个差事干,谁知邓小鹏傲然道:“就算饿死!我也绝不吃‘三点水’的奴才饭。”暗指死都不会做汉奸汪精卫的走狗。

1964年,邓小鹏在上海去世。他有1个儿子叫邓立峰,女儿4个分别叫邓立英、邓立群、邓立庄。

(邓世昌世系图)

邓立峰是邓小鹏唯一的嫡子,后来不幸患上了“分裂性精神病”,1987年9月1日病逝,终年61岁,无后。

邓立英,于1931年7月17日在上海卢湾区出生。初中时,邓立英在上海新本女中读书,高中是在大同大学附中,就是如今的上海大同中学。

1951年,高中毕业的邓立英考上了刚组建的新大学沈阳东北财经学院(现东北财经大学),1954年,邓立英从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刚开始筹建的包头钢铁公司。在包头期间,她与丈夫朱宏道一起工作了14年。

1971年,邓立英和丈夫朱宏道被调入河北宣化冶金环保设备制造厂,担任高级经济师,直至退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立英,1931年出生)

退休后,邓立英夫妇生活条件并不好,再加上多次生病,一度处于贫病交加的困境。新世纪2000年,两人每月的养老金也仅只有560元。

有一次,一个四川的记者来采访邓立英,她跟记者说:“有件事让我很内疚。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我到银行向红十字会汇去200元。”跟着她拜托记者:“你要跟四川的老乡说,我只有这么大的能力,200块钱只够买点方便面。”

接着,邓立英向记者介绍,她和丈夫只有一儿一女,女儿在宣化工作,儿子在杭州工作。2010年丈夫朱宏道去世,邓立英搬到宣化和女儿女婿一起居住至今。

三,邓公遗腹子血脉

庶房,邓世昌妾何氏,在邓世昌牺牲后不久,搬去北京居住,并带去了遗腹子三子邓浩乾,至于次子邓浩祥,在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不久便去世了,没有娶妻生子,所有次子这一脉断了。

三子邓浩乾,在北京于1894年的12月底出世,由于邓世昌生前便为遗腹子取好姓名,因此,第三子的姓名早被确定了。

长大后的邓浩乾毕业于上海的江南大学,他继承父亲遗志,进入海军部门,做了一名编译科科员,他在海军部任职也和哥哥邓浩洪当年一样,都是一种象征性意义职位,是国家对勋裔的照顾。此事被记载在《中华民国海军史料》一书收录的海军部职员录中。此外还有一封国家照顾他的“呈函”,具体如下:

“原具呈人邓浩乾:二十四年(1935年)十月十九日呈一件,为先父世昌于甲午之役在大东沟抗敌殉难,请念忝列难裔处境困难,准予录用由。”——1935年第77期的《海军公报》

1936年9月,邓浩乾的职位变为铨叙科科员,又因实行了军衔制,他的军阶为“上尉”。

邓浩乾与妻子梁竹青只有一个养女,叫邓孝思,晚年退居无锡。

据养女说,抗战前,邓浩乾携妻子梁竹青一家人去了南京,后来又去了重庆。抗战胜利后,他们一家人又回到南京。

1947年,邓孝思被分配到无锡邮电局工作,并在单位认识了丈夫,与他一起在无锡生活了56年,育有二子一女。

而她爹邓浩乾晚年在“侨民事务所”,后来事务所要从南京搬去厦门,他爹舍不得女儿,遂带妻子跟女儿定居在无锡,到1969年去世,享年74岁。

邓孝思在甲午海战120周年后的第三个月,即2014年11月21日在无锡离世,享年88岁。

(邓孝思)

整理邓孝思的回忆得到一个链条:邓世昌去世后,妾室带着遗腹子邓浩乾去了北京。长大后邓浩乾到上海读书,毕业后在国民政府海军部工作,最后随女儿落脚无锡。直至去世。

邓世昌子孙后人,只有这两脉留下的信息比较详细,至于其他子孙,则早已淹没于历史长河中,渐渐遗忘于世人了。

不管怎么说,邓公的铮铮铁骨皆被其后代所继承,邓氏后人对日寇深恶痛绝,日寇侵华期间,邓氏后人愤然投身抗日战争中。邓氏26世11个兄弟姐妹中,除了超龄和未成年的,有5个是军校毕业生,直接参加抗日战争的就有6人。

笔者想说,邓公千古,邓氏后人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