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泰王国,简称泰国,是位于东南亚的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古代历史上的泰国旧名“暹罗”,于1949年才改称为“泰国”。作为世界著名的佛教圣地,每年有千千万万的游客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观光游玩,流连忘返。拥有大量华侨华人的泰国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血脉关系,在20世纪末因其经济繁荣、制造业发达而被誉为“亚洲四小虎”之一。

在生产力底下的古代社会,国家之间水陆交通不便,因此中国大地上的人们对于这个山川险隔的国家知之甚少,只能从古籍史料中窥探一二。随着王朝的变迁,人们对于泰国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全面,对泰国人的印象也发生了剧变。

一、古代泰国:远隔重洋的神秘“暹罗”

从公元13世纪到公元15世纪,中南半岛上出现了一个强盛的帝国,它的名字叫做“暹罗”,统治阶级是以泰族为主体的素可泰王朝,这也正是泰国历史的开端。在素可泰王朝之前,这片土地上也曾存在过一些大大小小不同民族的政权,如金陈国、狼牙修国、盘盘国、八百媳妇国等,但是都没有存在很长的时间,也没有形成很大的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泰国大皇宫壁画《拉玛坚》

中泰之间的国际交往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一世纪,当时的华夏文明正处于汉朝的强盛统治之下,而高瞻远瞩的汉朝统治者已经开始与东南亚国家进行使节交往。

中国的历朝官府历来非常重视对于历史的记载,因此自汉朝至清朝的两千年历史长河中,大量史书都存有对中泰两国之间交往的记述,或是记录人物生平的国家档案,或是两国之间的来往公文,甚至也包括很多文人士子的游记文集,都能够寻见关于泰国的奇闻轶事。

随着朝代的推移,泰国人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从一开始的冥顽不灵、缺乏教化,到仰慕中华文明、守礼知义的形象,其中的改变可谓非常有趣。

泰国壁画中的持剑神灵

二、汉唐宋元时期人们对泰国的印象:冥顽不化、野蛮落后

这一时期的史书古籍中关于泰国人的记载相对较少,对于他们的描述近似于“野番”,是与中国人完全不同的一个种族,不但文明程度很低,而且还具有相当的危险性,处于极度落后的原始社会。对于广大官民百姓来说,这个陌生的国度只是一个模糊的符号,充满了想象和传说色彩,而关于泰国人的评价也大都是消极负面的。

  • 危险

这一阶段的古籍中关于泰国人的描写是凶悍而野蛮的。如《汉书》中曾有公元1~5年中国使节前往游历的一次经历,称当地百姓会在海岸进行商业交易,但稍有不顺就会杀人。这就是中国古籍中关于泰国最古老的记载,其典型的负面形象可见一斑。

元朝人汪大渊曾著有《岛夷志略》一书,他也同样用非常可怕的言辞来形容暹罗人:“当地人浅陋鄙俗,崇尚侵略,每当其他地方发生动乱,就会驾着百十艘船前往平叛,战士们舍生忘死,攻在必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岛夷志略》

  • 落后

汉朝至元,人们普遍认为泰国人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社会文化方面,都处于非常落后的水平。《通典》中提到,当地人的生产工具非常原始,全国上下所有的马加在一起不超过一千匹,骑马却没有马鞍和辔头,竟然用一只绳子穿过马的面颊以牵引。

宋朝庆元年间,泰国曾派遣使者前来朝贡,连平日里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宋宁宗看到对方送来的文书和礼物时,都忍不住在私下里嘲笑:“这个国家送来的贡物太过可笑。文书只是用黄金打造的一份小卷,然后在木皮上再写一卷,皱褶不堪不忍卒读。盛放文书的盒子竟然还断了一只脚,里面放了几斤布帛,实在是鄙陋不堪。”后来,宋朝皇帝干脆找了一个“远隔重洋”的借口,免去了泰国的入贡。

《皇清职贡图》

元朝人则完全没有把泰国人当一回事。

《元史》记载,“朝廷议论要兴兵征讨暹罗一带,有大臣向忽必烈进谏:如此贫穷落后的小国根本不值得攻打,即便攻克占领,对我大元朝又有何益处呢?”

元成宗时,暹罗国王上书称,过去的元朝君主都是以马鞍、马辔、白马、金缕衣等物相赠,希望成宗按照旧例赏赐。但是元成宗担心这样做会受到邻国的讥笑,因此直截了当地拒绝了素可泰国王的请求,只以金缕衣相送,并不赠马。

  • 神秘

这一时期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泰国的神秘传说。

如郦道元曾在《水经注》中引用一个泰国僧侣的奇事:“《扶南记》中有言,说泰国一带举国上下敬佛礼佛,有一僧侣的尸体在火化时,烧了几千捆木柴,仍然端坐火中,尸身不化。后来将其埋葬于石室内,六十多年不朽不腐,完好如初,这都是作者竺枝亲眼见到的。”

泰国佛像

《梁书》记载,“泰国立国以来有四百多年了,皇帝的子嗣却越来越不成器。贵族中有贤明之人,老百姓纷纷依附,希望他能够接管国家。皇帝听闻此事后,用囚枷和锁链将他禁锢起来。谁知锁链竟无缘无故地自行断开,令皇帝震惊不已,以为他是从天降下的真神,因此不敢加害,只好将他驱逐出境。贤人投奔到天竺国(古印度),天竺国王将长女嫁给他为妻。后来泰国国王很快就驾崩了,臣民们便将贤人迎回国内奉他为王。”

三、明清时期泰国印象大大改观:恭顺有礼、富庶知足

明清时期,随着中外交流的频次渐多,中泰关系不断向着稳定和友好的方向发展,记述泰国风土民情的相关书籍越来越丰富,中国人对于泰国人的印象也逐渐丰满起来。这一时期泰国人落后神秘的形象已不复存,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追求上进、定期朝贡、恭顺有礼、富庶安定的文明之国,总体上的描述以积极正面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泰国信徒跪拜画像

  • 恭顺有礼

明清时期上至天子百官,下至士子百姓,对泰国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恭敬、顺从、有礼貌。明太祖效仿宋朝皇帝,认为南洋诸国山遥路远,来往不易,主动提出取消其定期的入贡,但是这也没能阻止泰国使者前往中国的步伐。

当然,众所周知所谓的“万国来朝”得利者往往是入贡方,也许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冲着天子丰厚的回礼而来。但是,至少泰国人的恭顺赢得了明太祖的欢心,特地打造了一枚珍贵的“暹罗国王之印”以及诸多财物回赠。中国古代的史书以“暹罗”称呼泰国也是由此正式开始。

《明史》记载,永乐年间有中国在南洋的藩属国与暹罗发生龃龉,明成祖朱棣派使者前往调停,事后暹罗王三番五次地遣使前来向朱棣谢罪,可以说给足了面子。还有一事,后来有明朝罪犯畏罪潜逃至泰国,朱棣命令泰国使者回报国王,要求他帮助缉拿逃犯。暹罗国王不仅非常爽快地一口答应,在抓捕、遣返逃犯后还随赠了贡马等礼品。

泰国古代庙宇

万历二十年,日本出兵侵略中国的附庸国朝鲜,暹罗国王主动表示愿意为中国前去攻打日本。万历皇帝最终并没有让暹罗远赴重洋前去参战,但是对于暹罗国王的仗义之举非常感动,褒奖有加。战事结束后,明朝皇帝遣使祭拜暹罗先王,赐予诸多珍奇宝物,并专门写了一封敕文:“朕即位以来,常令使臣出疆访问邻国,南洋一带的蛮夷邦国,有往来者三十六,有耳闻者三十一,其中有十八个大国和四十九个小国,但是唯独暹罗国与中华最为亲近,也是最好礼守德的国家。”

  • 富庶知足

在明清时期,物产丰富、民风淳朴的泰国俨然成为中国人眼中的一方极乐净土。

明朝黄衷在《海语》中记载:“泰国人民富有、国家富饶。当地的富豪很多占据着一整个岛屿生活,拥有奴隶数百人,家禽牲畜多达几十万,却并不圈养,一点也不担心贼寇。这里还盛产各类奇珍异宝,当地的工匠技艺娴熟细腻,制造出的嵌宝指环卖到中国,一枚可以卖几十金。”

泰国郑王庙

这一时期的泰国民风淳厚,人们以争论缠斗为耻,国家也不向百姓征税,上贡多少俱凭心意,并无限制。这里风景秀美,地大物博,各类房屋建筑鳞次栉比。男女耕织,安居乐业,“市有交易,国无寇盗”,因此被当时的史学家称为“乐土”。

结语

在交通和通讯非常落后的古代社会,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往来存在着种种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仅凭个别的史书和游记对泰国的记载,必然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和各种偏见的烙印。从汉唐到明清,中国人对于泰国人的印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与两国政治、经济、文化实力的差异密切相关,也与两国之间相互了解程度的加深密不可分。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的今天,亚洲邻国之间更应继承和发扬友好交往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增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共同铸就亚洲繁荣新时代。

参考文献:
《汉书》
《明会要》
《清史稿》
《岛夷志略》
《明史》
《元史》
《水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