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恐龙,相信很多人都了解过吧,在如今的影视作品中它们并不少见,个头很大、皮肤光滑、动作迅猛、破坏力强就是很多人对它们的印象。

但说句实话,其实大部分恐龙的外观我们都搞错了!它们虽然凶猛,但绝不是那个“软萌”的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我们要来了解一下如今的恐龙形象是怎么来的。

对于一些已经灭绝的生物,进行复原只能是通过出土的化石,皮、肉等身体组织经过长时间的腐蚀分解,能被人类发现的大多只有骨骼化石。

单单通过骨骼化石来进行复原,只能拼出个大概轮廓,而其他的生物特点就只能靠蒙了。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单看上面这幅骨架、这口齿,你能想得出是什么动物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答案是能轻易捕食大白鲨同样也很善于卖萌的虎鲸。

再举个例子,看到上面这幅骨架你能想得出是什么动物吗?友情提示:它有巨大的下颌骨、粗壮的獠牙,咬合力比鳄鱼更强。

答案是喜欢卖萌又爱吃西瓜的河马。

这么说的意思就是光靠骨骼来复原,真的局限性很大,对于皮肤、组织、颜色等等能否对得上完全就是靠运气了。

当然这两个凭空的例子或许还不足以说明,那么就说说史上曾经真实发生过的事迹。

18世纪时瑞典的阿尔及尔省省督向国王弗雷德里克进献了一批珍稀野生动物,其实也不算珍稀,就是非洲的一些“土特产”,欧洲人基本上没见过,分别是一头狮子、三头鬣狗、一只野猫。

但是狮子在路上就已经死了,等到了国王那里就剩下皮毛和骨头,国王还没看过狮子长啥样,好奇之下就让标本师进行复原。

问题是...标本师也没见过,那就没法子了,只好胡乱一搞,然后就做成了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面是这样的:

此后一直存放在瑞典的一座城堡中,并为游人带来了快乐。

无独有偶,在1818年德国也有人做了一个豹猫复原(下图左),如今还放在柏林自然历史博物馆里作为反面教材。

你看,这还是有皮毛有骨头并且没经过尘沙掩盖都能复原成这样,几亿年前的恐龙能有那么准确?

且在恐龙的复原史上也闹出过不少笑话,1868年,著名的古生物学家科普(他的名字就叫科普)宣布发现一种新的水下巨型恐龙(也就是蛇颈龙),但是他当时把蛇颈龙较短的一端当作颈椎,把较长的一侧当做尾巴,并认为长尾巴可以提供更强的动力。

当初科普的名气很大,于是这个观点也深入人心。

但是经过几十年后不断的考古认知才发现科普当初把蛇颈龙的头与尾巴装反了,且蛇颈龙的颈椎骨几乎是不能活动的。

很神奇是吧?其实最受欢迎的霸王龙,形象也是在不断变迁的。

20世纪初,西方国家处于“恐龙热”时期,一些商人眼看有利益可赚,便雇佣一些恐龙化石采集家去寻找新型恐龙。

1902年时一名叫做布朗的美国人首次发现了霸王龙化石,当时真的震惊了世界,“霸王龙”这个名字也是布朗的老板给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尽早地展览霸王龙获取利益,布朗的老板一再催促将化石拼接起来,但是这些骨头都太过巨大,布朗也没有什么时间去思考,只好拼成了直立行走的样子。

当时一展出果然反响非常,如果你心细发现,它还跟很多怪兽的形象相似,没错,很多怪兽都是受它的启发。

后来经过多番研究才发现霸王龙的腿与盆骨无法支撑身体那般直立,所以才慢慢有了现在的样子。

就算现在大家认为的霸王龙,也还是不准确,现在复原出来的霸王龙都是暗色系的,那是因为在考古的过程中从来没有采集到一块完整的化石皮肤。

所以考古学家只能通过色素细胞来推断,已被发现的化石中,黑色的色素细胞的含量是最高的,所以现在的恐龙形象基本上都是黑棕色的。

但不管恐龙在生前是什么颜色,经历了这么长时间后,黑色永远是最多的,因为黑色最稳定,其他颜色的色素细胞基本都被破坏掉了。

这就成了一个死循环,我们能掌握的证据只有色素细胞,然而这个证据并不可靠。

除了颜色,还有羽毛,霸王龙真的全身都是“光秃秃”的鳞片皮肤么?在发现霸王龙之后,又发现了一种名为“羽王龙”的大型恐龙,它与霸王龙有那么点点亲戚关系。

羽王龙身上就长有羽毛,这就让人很是疑惑,霸王龙是否也有羽毛呢?虽然已经发现了霸王龙的鳞片皮肤,但只是说明羽毛并没有全身覆盖,而一些部位是否有羽毛谁也无法确定。

毕竟霸王龙所在的暴龙超科家族很多种类都有羽毛,其中也有单个部位有羽毛的情况。

另外你想一想霸王龙有几个手指头?在影视作品中通常是两个对不对?开始的确以为是两个,但是后来才慢慢发现,其实霸王龙有三个手指头,只是其中一个严重退化贴在第二指侧面,不仔细观察的话很难辨认出来的。

这还是知名度最高的霸王龙,其他的恐龙形象就更别说了。再回到开始说的,连同时代生存的生物复原起来都那么可笑,更何况几亿年前了。

人越了解得多,就会发现未知的越多,这个世界还是很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