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完璧归赵”的故事,秦昭王想要用15座城池换取赵国的和氏璧,赵国君臣十分害怕,让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当看到秦王没有想交换城池的意思后,蔺相如动用自己的智谋,完璧归赵,从而一举名扬天下,在这个故事中,蔺相如的计谋,被发挥的淋漓尽致,然而一些学者却认为,他酿成了大祸,这是为何呢?

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83年,而发生的矛盾,正是在秦赵相争之下,一系列摩擦的一个缩影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齐楚等大国的衰落,公元前3世纪,赵国和秦国,迅速成为了七雄当中最为强大的两个国家,在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把传统的车兵改为起兵,使得赵国军事实力得到了突飞猛进。

而秦国在公元前350年的商鞅变法之后,国力也是迅速强大,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赵国单纯的军事改革,秦国的改革同时也包括了政治上和农业上的,包括废除井田制,建立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等历史性的革命,使得秦国生产力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很快就凌驾于6国之上。

在这个基础上,和秦国相邻的赵国,成为了秦东进路上的心腹大患,秦国多次发动对赵的袭击,而到了公元前287年,赵国带领的燕韩魏齐等五国联军,挫败了秦国攻赵的阴谋,迫使秦国割地求和,然而两国的梁子也就彻底结下了。

因此在5年之后,眼看着赵国联盟破裂,而自己国力逐渐恢复,因此秦又打起了赵国的算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到不折辱赵国的尊严,而体面的完成外交任务,重担也就落在了蔺相如的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史记》提到,蔺相如出使秦国的目的,是因为“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不可”达成的结果,赵国君臣完全可以对秦国置之不理,既然派出使节出访,目的自然是为了促进两国关系而去,然而在宴会上,蔺相如却狠狠的将秦昭王羞辱了一把。

他拿着和氏璧,先是叫秦王认认真真的将15坐城池划分给赵国,紧接着又要求秦昭王斋戒5天,以表明诚意。

结果等到秦昭王老老实实照做之后,蔺相如却连夜将和氏璧送到赵国去了,还对秦昭王说:你要想换,就先将城池给我们。

秦昭王怎么说也是秦国最开明的几个明君,听到这番话他也不是傻子,自然气得不轻,拿着蔺相如也无可奈何,只好放他回去。从结果上来说,这场外交斗争赵国是完胜的,然而蔺相如真的达到了他想要的结果吗?

完璧归赵的故事在前283年,然而一年过后,史记提到,大将白起便攻克了赵国的两块地盘,到了281年,又攻占了赵国的石城,后续的交战中赵国损失了两万军队,然而秦国的攻势也同样被遏制。

因此在这之后,又发生了赵王和秦王在渑池进行的渑池会盟。宴席上蔺相如再次表现出色,狠狠的威胁了秦王一把,再次和赵王飘然而归,然而这次会盟,双方可以说依然不欢而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有人也就认为,蔺相如当时正确的做法,换一种示弱的态度或许会更好,从而达到妥协的效果,给赵国更多的发育机会,联合诸侯一起攻破秦国,然而逞强反而会不断的激怒秦昭王,到了前260年,秦国起60万倾国之兵,歼灭赵国主力,也就彻底结束了两国对峙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