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雍正在父亲康熙皇帝驾崩的当晚,立刻处死了随侍康熙60年的心腹,如此迫不及待,如此杀气腾腾,显然是要杀人灭口。

有人说,为什么不能理解为其他原因呢?

从刑事分析上说,一个人要杀人,其动机大概有仇杀、情杀和谋财杀人这几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辑

当然,从雍正的角度来说,他作为一个帝国最高统治者,对凡威胁到自己个人权力、国家利益包括冒犯到自己尊严的人,都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但父亲刚刚咽气,他顾不上天下人在背后指点评论,片刻也不能等,就如此大开杀戒,已充分表明被杀之人掌握了大量对他不利的信息,必须马上、立刻离开这个世界,一点儿也不能停留。

从这个角度去想,被杀之人所掌握的信息,绝对是已经威胁到了雍正的地位、甚至生死的。

只有这样,才能有合理的解释。

那么,矛头所指,就是一贯以来们所讨论的“雍正篡位”之说了。

说到这,估计有读者又会跳起来反驳了,说康熙病重后留下遗诏“传位十四子”被雍正改成了“传位于四子”的说法不成立,因为遗诏有汉文、满文两个版本,改得了汉文改不了满人,这件事是假的,所以“雍正篡位”之说不成立。

不得不再提醒:“传位十四子”的故事虽然是假的,却不能证明“雍正篡位”之说不成立。

冯尔康先生算是雍正的拥趸和粉丝,曾称赞雍正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比较杰出的帝王之一”。但他对“雍正篡位”之说还是无力辩驳。

他坦承,康熙暴卒于畅春园时,局势全被雍正和负责警卫的隆科多控制着,真相如何,只有他们二人清楚。雍正后来在《大义觉迷录》提到的“八人受谕”之说纯属编造。他为何要编这样的一谎言呢?除了清洗“雍正篡位”之说没有别的合理解释。

对于存故宫内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所谓“康熙遗诏”的汉文原件,冯尔康先生也非常遗憾地说:“毫无疑问,这个诏书是胤禛搞的,不是康熙的亲笔,也不是他在世时完成的。”那么,如果不是雍正“篡位”,他为什么要矫诏呢?除了清洗“雍正篡位”之说没有别的合理解释。

编辑

冯尔康先生还苦笑着说,虽然历代帝王都干预修史,造成“实录”不实,但象雍正那样不仅伪造历史,而且篡改档案,伪造史料,在历史上还是非常罕见的。

冯尔康先生在对照了雍正“加工”过的《朱批谕旨》、《上谕内阁》等档案与故宫中幸存的原件后,他恨恨地说“爱改史料,实是雍正的一个大毛病”。

“雍正篡位”的迹象还有很多。

比如说,隆科多与年羹尧是雍正继位的关键人物。但雍正登位后,他飞快地杀了隆、年二人。诡异的是,他在杀隆科多时,又一改前说,宣称先帝临终是“隆科多并未在御前”。

还有,雍正即位后似乎非常害怕康熙的亡灵,从不敢入康熙常住的畅春园、避暑山庄;还远远避开康熙的陵墓另在京城相反方向构建他的西陵。

……

话题扯远了。

那么,雍正在康熙皇帝驾崩当晚处死随侍康熙60年的心腹是谁呢?

不好意思,遍查史书,查不到“随侍康熙60年”的人。

历史上如果有这样的人,按理说是很容易查的,毕竟,在康熙身边生活了60年,还是心腹。

但是查不到,说明真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辑

这“康熙皇帝驾崩当晚,雍正立刻处死随侍康熙60年的心腹”的说法是从何而来的呢?

原来,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于康熙四十九年来华,很得康熙皇帝的赏识,在宫中供职,负责做些绘画、雕刻之类的活儿,后于雍正元年回国。归国后,他写了本回忆录——《清廷十三年:马国贤在华回忆录》。

因为书是在欧洲写的,雍正管不到,所以,他在书中肆无忌惮地写雍正篡位的经过。

他说,康熙驾崩的当晚,他就住在畅春园,夜间亲耳听到了呼号之声,异常恐怖。然后提到:胤禛即位,发布了一个使全国震惊的命令,赵昌被拘执,处死刑,财产抄没,子女为奴。

按照马国贤说的,处死赵昌,是一个“全国震惊的命令”,那么赵昌必定是个大人物。

但《清实录》里,根本就不存在赵昌这个人,殊为可怪。

而且,赵昌的“子女为奴”,就不应该是人们理解中的常伴皇帝身边的太监、内待,必须是大臣。

一个在康熙身边做了60年大臣的人,居然史书里一字不载,太不可思议了。

有可能,“杀赵昌”之说,是马国贤编的。

但也同样不能因此而否定“雍正篡位”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