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中国现代史上独树一帜的文学女神。2020年因适逢她的百年诞辰而被读者亲昵地称为“爱玲爱玲”年。而今再看她的文字,写的其实就是我们当下的生活。她笔下每一个无所适从的灵魂,都是我们自己,每一种复杂幽微的情感,都在我们心底。

(张爱玲)

永远的天才少女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写下这句话时,张爱玲19岁,开始文字创作已有12年。那时的她和今日许多情感细腻的少女一样,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却常在待人接物中遇到些咬噬性的小烦恼,不会削苹果,怕见客,不记路,日常生活中显得异常笨拙。

她又是多么与众不同,在同学间,她的敏感令她显得格格不入。正如梁文道所说:“你甚至会觉得这个人到底有没有年轻过呢,为什么十几岁的小女孩写的东西好像已经看破了人和事。”

几年后,她的《沉香屑》以两炉香灰(《第一炉香》《第二炉香》),燃起了整个上海滩对她的文字的热情。

(马思纯、俞飞鸿、彭于晏等主演的电影《第一炉香》,导演许鞍华问鼎威尼斯终身成就金狮奖;影片改编自张爱玲同名小说,收录于小说集《倾城之恋》中)

同年,传世经典《倾城之恋》发表,23岁的她感叹:“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好像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

另一名篇《红玫瑰与白玫瑰》刊出时,张爱玲24岁。自那以后,爱情里所有的两难选择都叫“红玫瑰与白玫瑰”。

在爱情里找到一点真心

初读张爱玲,必定会先为故事中的爱情所打动。她只需轻轻一问,便道明了爱情的真谛: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爱》,收录于《流言》)

她的角色羞赧的情话总能让人会心一笑:

跟你在一起,我就喜欢做各种的傻事。(《倾城之恋》)

她看似写雨,字里行间却浸满思念:

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小团圆》)

她毫不避讳情爱的自私,爱是真的,算计也是真的。在《倾城之恋》中,范柳原算计的是如何留住爱情,享受情人间的美好与乐趣,白流苏则算计着如何靠着这份爱与范柳原结婚,成为他的妻子,觅得安身之所,逃离那个排挤她的旧式大家族。

(小说集《倾城之恋》,收录《倾城之恋》《第一炉香》《金锁记》等经典小说)

两人的故事发生在战乱时期,外面战火纷飞,城市陷落,却意外成全了他们的爱情。“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这口气,还有睡在她身边的这个人。”无论时代如何“兵荒马乱”,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

无论今日的世界如何复杂,世事如何变幻,生活总要继续,爱还是要爱。在繁忙的生活中,爱是那一点光和热,那一丝琐碎却给人以安全感的羁绊。

女人有改变主张的权利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性别平权思潮远未进入主流,女性仍将成为“女结婚员”视为出路。

年轻的张爱玲则十分清醒,她看清了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婴孩的头脑与成熟的妇人的美是最具诱惑性的联合”——女性的美在身体,不在思想,女性若要取悦于人,须得有美好的身体;“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着异性的爱,也就得不着同性的尊重”——女性必须依附男性,以此证明自己。

在散文《谈女人》中,张爱玲道出了自己的看法:“女人取悦于人的方法有很多种。单单看中她的身体的人,失去许多可珍贵的生活情趣……有美的身体,以身体悦人;有美的思想,以思想悦人,其实也没有多大分别。”

她也借“红玫瑰”之口道出女性应有的权利:“女人有改变主张的权利。”

她的话,在今天看来仍然先锋而犀利。

读她的小说,我们总能见证女性在偏见下的挣扎,更多的时候,她们没有权利改变主张。

《花凋》中的川娥一出生就进了“新娘学校”;《年轻的时候》,沁西亚“为结婚而结婚”;《封锁》的翠远在学术上爬到了顶尖,家长却宁愿她在书本上马虎一点,匀出点时间来找一个有钱的女婿。

张爱玲早已发现的问题,如今真的得到解决了吗?我们身边的川娥、沁西亚与翠远又少吗?

世上的好人比真人多

她是一个好女儿,好学生。她家里都是好人……世界上的好人比真人多。

他搁在报纸上的那只手,从袖口里伸出来,黄色的,敏感的——一个真的人!不很诚实,也不很聪明,但是一个真的人!(《封锁》,收录于《倾城之恋》)

何为好人?何为真人?我们也许可以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寻得解答。

小说的男主角佟振保就是好人中的佼佼代表。他是一个最合理想的人,出身正途,学业顺遂,妻子圣洁;侍奉母亲周到,对工作火爆认真,待朋友义气克己。

他为自己创造了一个世界,做那个袖珍世界的绝对主人。

(小说集《红玫瑰与白玫瑰》,收录《红玫瑰与白玫瑰》《年轻的时候》《多少恨》等)

然而他又真的是自己的主人吗?

面对爱情,他权衡利弊,担忧“社会上是绝不肯原谅我的”,却从未想过倾听内心的声音。

做了有悖真心而符合他人希冀的事,他对自己的操行惊奇赞叹。然而,“背着他自己,他未尝不懊悔。”真心躲了起来,只有背着自己时,才敢显露。他的世界又何尝不在外界的枷锁中呢?

阅读佟振保的故事,我们也许会不时战栗:枷锁与真心,我们选择了哪一项?好人与真人,我们是哪一类?

这或许就是我们无法停止热爱张爱玲的原因,她的文字穿越时代而来,在不同时期阅读,总有不同的意味,却有一样的值得:她的故事是生活的隐喻,是多少人囫囵错过的人生滋味。将情感的喧闹与孤寂双双刻在人心的,唯有张爱玲。

网易新闻首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