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姐》1961年在全国公映后,连续两年影院上座率保持在200%以上,这意味着有一部分观众是站着看的,可见它的火爆程度。

这部电影更在风靡东南亚各个国家,在马来西亚,《刘三姐》当年被评为“世界十部最佳影片之一”;在新加坡,一次上映120天,在当时是破了电影放映时间的世界纪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刘三姐受欢迎是因为影片故事有趣,刘三姐和地主斗歌,她表现出来的睿智跟地主出的那些洋相对比起来,实在令人开心;有人说是因为电影里的山歌接地气,朗朗上口;还有的人说是因为有“三美”,人美,歌美,景更美。

那么,这样一部传奇的经典影片当年是怎么出炉的呢?当时为什么会拍这部影片呢?拍摄当中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呢?它成为传奇经典影片的奥秘又是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9年,全国各地都在忙着给“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广西准备就以彩调戏《刘三姐》为蓝本拍摄电影来献礼,正巧《让我们荡起双桨》的词作者乔羽去广西采风时观看了这部戏,他被风趣的唱词和活泼的表演方式吸引住了。

就在乔羽琢磨怎么把这个戏拍出时,长春电影制片厂也关注到了这部戏,他们觉得这个故事很新颖独特,拍成电影肯定也吸引人。

于是由乔羽出任编剧,苏里担任导演,长春电影制片厂出资的电影《刘三姐》立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他们经过初步的研究发现:唱词初听有意思,但仔细一听就觉得很一般,如果按照原戏拍,没有多大意思,如果想保留对歌的方式,就得重新作词。

但是如果要大改动的话,时间上又怕来不及,因为马上要到国庆了,于是苏里和乔羽就日夜不分地加紧创作,苏里负责分镜头,乔羽负责文稿,结果仅用了12天,以每人掉了10斤肉的代价,搞出了全新的电影拍摄剧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里

但是乔羽只是创作出来了全新山歌歌词,曲子也还得找人重新谱写,于是他们找到了著名作曲家雷振邦,他曾为《冰山上的来客》、《芦笙恋歌》、《马兰花开》等谱过曲。

这下创作团队是集齐了,但献礼的时间快到了,演员都还没选,更别说开始拍了,于是反对的声音就来了,说肯定要赶不上献礼了,不如就别拍了。

但最终他们还是选择了开拍,毕竟已经做了那么多前期准备工作了,不想前功尽弃。于是雷振邦踏遍了广西的山山水水,在搜集了当地大量民歌曲调的基础上创作出了全新的山歌曲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雷振邦

接下里就是选演员了,那会儿选演员一般都是靠剧团推荐,当时一听说要选在电影《刘三姐》里饰演刘三姐的演员,很多剧团就把自家曾出演刘三姐很出彩的演员推荐给导演苏里。

其中傅锦华是大家普遍看好的,但没想到她一试镜,苏里就否决了,他觉得傅锦华唱歌时口型太大,显得不够漂亮秀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锦华

这时苏里听说桂林戏剧学校有一个叫黄婉秋的学生长得漂亮,于是就邀请她来试镜,苏里倒是觉得她既漂亮又唱歌好听,但是他觉得黄婉秋年龄太小了,才16岁,他有点儿担心她演不出刘三姐的睿智。

于是他就安排黄婉秋扮演刘三姐恋人阿牛的妹妹舟妹,之后他就继续在广西找适合刘三姐的,但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还是找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只好把之前别人推荐的四个女演员再叫过来拍了样片,亲自送给文化部电影局审看,征求他们的意见。

审片的艺术家对这4个女演员都不太满意,觉得她们形象气质不佳,不过时任艺术局局长的戏剧家田汉慧对扮演舟妹的黄婉秋挺看好,他让苏里再考虑一下,要不还是让黄婉秋扮演刘三姐好了。

苏里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就找来了黄婉秋,让她再试一次戏,就安排她演绣绣球那场戏,只见黄婉秋边绣绣球边怡然自若地唱起了情歌,周围人一片叫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里觉得她表现得还不错,就让她再试一场戏,“三姐骂财主”的那场戏,只见黄婉秋柳眉倒竖、双手插腰、小嘴紧抿、略一凝神,张嘴就唱,把刘三姐泼辣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苏里这才觉得满意,认为黄婉秋是可造之材,这才确定由黄婉秋出演刘三姐。但是黄婉秋毕竟是一个16岁的小姑娘,这部影片有大量的唱段,她无法胜任。于是苏里找来了傅锦华,让她给电影配唱。

尽管傅锦华心仪已久的电影《刘三姐》的主演刘三姐一角,她没有被选上,但她是真心热爱刘三姐这个角色的,所以她答应了给黄婉秋配唱。

土生土长的广西姑娘黄婉秋普通话也不好,苏里只好再找来一个配音员给她配音台词那部分,那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张桂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桂兰

没想到拍摄中,苏里又遇到了一个难题,黄婉秋虽然长在漓江边上,但她不会游泳。

可是电影里有很多需要她站在竹排上表演的镜头,一旦遇到湍急险滩就会很危险,奈何黄婉秋学了很久也学会。

苏里正巧看到剧组里的一位渔家姑娘关秀的身材跟黄婉秋很接近,长相也差不多,于是他就让关秀做黄婉秋的水上替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片中,远镜头的刘三姐撑杆划竹排的镜头就是关秀拍的,还有刘三姐被“砍藤落水”的画面以及刘三姐凭着手中一根竹竿划过急水险滩的画面都是关秀完成的。

正是黄婉秋背后其他“刘三姐”的鼎力支持,才给观众呈现出来了那个表演、唱歌、说普通话、划竹排样样都完美的黄婉秋,才让黄婉秋一炮而红,成为人人难忘的“刘三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