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寻求“互联网+”模式的合作,通过整合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帮助提升传统行业的获客渠道,同时也帮助他们提升运营效率。其中就以线上下单线下取货的模式,最为典型。

近日,上海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快递柜”,但这个柜子里面放的却不是快递货物,而是早餐,因而也有人将之命名为“早餐柜”。它的模式是,消费者在手机上下单,2分钟后可以收到来自店家的电话通知餐已备好,然后消费者可以直接到这些“早餐柜”取餐。

目前就现代电视报道所看,这些早餐柜主要是与大型互联网机构进行合作,比如盒马APP、饿了么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比传统早餐店多出4倍的订单量

据悉,一般早餐店一天最多仅能做到100-200单的订单量上限,而使用“早餐柜”模式的店则可以创造700-800单的订单量。

那么翻倍的订单量是如何创造的呢?

我们不妨来捋一下早餐店的运营流程,一般早餐店运营主要有几个环节:

1. 开店前备餐;

2. 客人到店点单;

3. 打包餐食;

4. 客人支付;

5. 交付餐食;

五个环节中,使用“早餐柜”的店家把其中四个环节都释放出去,在早高峰时间段内,把人力集中放在第三步中。因此,在同样的人力投入情况下,释放出来的人力就可以投入到帮助打包餐食中。

在运营推广上,一般的早餐店都开在上班族上班必经之路,要么是写字楼附近,要么是住宅区附近,因此受众始终有限,而“早餐柜”则打破了这个限制。

现在在上海地区,用户可以通过在饿了么平台上下单,到“早餐柜”取货,相当于平时用户平时上班必经之路不会到过店铺,也能通过这种模式下单购买。

真的解决了用户的痛点吗?

众口难调,这种模式的“早餐柜”,也并非人人都爱。

首先,在外卖平台日益占据更大餐饮市场份额的当下,人们都“懒惯了”,而这种还需要到柜子取餐的模式,显然不如直接送到门口的外卖方便。

另外,“早餐柜”容积有限,一个早高峰流转之前几十单,很容易造成串味,直接影响用餐体验。

但是这种类似快递柜的模式,却受到外卖骑手的一致赞誉。虽然将外卖放到“早餐柜”里面,需要由快递员承担一定的费用,但是效率的提升则直接提高他们的收入,一出一入间,“早餐柜”模式对于他们来说优势显而易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