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1952年11月1日,一趟专列缓缓停靠在汤阴车站,从列车上走下一位身材魁梧,身着中山装的人。他健步来到站台上的岳忠武王故里的碑前伫立,仔细地端详上面的文字,还不断地向陪同他一起前来的罗瑞卿、滕代远讲述着什么。

稍顷,他指着石碑上被人凿去字迹的地方,对一位迎接他的年轻干部说:“你们这里出了一个大好人(岳飞)啊,这些字不要凿去,应该保留嘛,这是历史嘛。”

他特意要求在汤阴停车,是想来这里凭吊抗金英雄岳飞,他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多种原因,毛泽东主席没有到岳飞庙一游,这个遗憾一直围绕着他老人家。

他多次手书岳飞的《满江红》,就连他做白内障切除手术时,还让人去放《满江红》古曲,仿佛是为了弥补这终生的遗憾。

毛泽东主席对岳飞情有独钟,早在1938年,他在《论持久战》中讲军事思想时说:“古人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个妙我们叫灵活性,这是聪明的指挥员的出产品。”,其中的古人就是指的岳飞。

毛泽东主席不但这样讲,而且把这种灵活性运用到实战中。

1954年清明节,毛泽东主席叮嘱身边工作人员,替自己向杭州岳飞墓敬献花圈。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主席在招待他的晚会上播放的就是《满江红》古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岳飞被害二十一年后,为抵御金朝海陵王的南犯,御史中丞汪澈宣谕荆襄鄂州(今湖北武昌)将士的联名上状,要求为故帅岳飞申冤昭雪。

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六月,赵昚继位,史称孝宗。宋孝宗于当年七月下令为岳飞追复元官,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与录用。

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宋孝宗为鄂州岳飞庙赐名“忠烈”,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宋孝宗赵昚赐岳飞谥号“武穆”,宋宁宗赵扩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追封鄂王,宋理宗赵昀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改谥“忠武”。

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赐杭州智果寺为岳飞的功德寺,赐额“褒忠衍福禅寺”。

明朝天顺、天启年间,清朝雍正、嘉庆年间重修岳庙,清朝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重修岳庙时,额名“岳王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二十多年苦苦熬煎,饱经屈辱的岳飞夫人李娃终于盼到了丈夫平反昭雪的一天。又过了十多年,这位坚强的女性离开了人世,享年七十五岁,安葬在江州(今九江县)飞燕投河的山腰上。

岳飞尽忠报国的致仕理念,出奇制胜的军事思想,清正廉明的为官之道,大忠大公的道德情操,公私分明的人臣风范,豪放沉郁的文学素养,“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命,天下当太平”的理想感召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后人。

岳飞自二十岁投军之后,挫折不断。为家父奔丧,太原陷落,越职上书受到夺官归田里的处分,三次离开他钟爱的战场,而他愈挫愈勇,毅然涉行数百里,投奔抗金最前线的张所部队,实践他尽忠报国的伟大志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岳飞根据冷兵器时代宋金战争的特点,曾直率地向对抗金名臣宗泽说:“兵家之要,在于出奇,不可测识,始能取胜。”,“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这段话的大意是军事家的要领在于使用奇特的战术,一般人意想不到的办法,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先确定布阵方式而后进行战斗,是兵法上常用的方法,根据战场上的复杂情况灵活运用,则在于指挥者的用心策划。

岳飞在抗击金军,平定刘豫伪齐军,杨么军,盗匪等战斗中,运用这种战术二百余战,无一败北。

战略上,岳飞提出连结河朔的战略思想,策动联络当时的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农民义军,发挥广大人民的力量,与岳家军协同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岳飞一生中严格自律,不酗酒,不奢侈,不贪功,不纳妾,不置田产,忠实地履行了他说过的“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命,天下当太平”的诺言。

南宋初年,贪污盛行,奢侈成风,卖官鬻爵朝野可见。

多数武将贪婪地兼并土地,其中张俊每年收租60万石,刘光世仅上报宋廷田地数达3万宋亩,韩世忠一次向宋廷索要官田1200宋亩,刘光世手下部将郦琼单在镇江府拥有的田地达4300宋亩。

而官居两镇节度使的岳飞仅在江州(今九江)拥有田七宋顷八十八宋亩,地十一宋顷九十六宋亩,在近十二宋顷地中,九十一宋亩为熟地,其余为荒地,根本无法与张俊刘光世等人相提并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岳飞被投降派所杀害,其家被抄,使得大量史料散失,但是从检索到他的一些札记中,我们仍可看到他崇尚孝道的道德情操。

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四月十二日,他在《乞终制札子》中说:

“伏念臣孤贱之迹,幼失所怙。鞠育训导,皆自臣母。臣重念为人子者,生不能尽菽黍之欢,死不能终衰絰之制,面颜有腼,天地弗容。且以孝移忠,事有本末。如内不克尽事亲之道,外岂复有爱主之忠。”

这段话大意是我幼年失去依靠,都是母亲抚育教导。我再三思考,作为儿子,对长辈生前不能尽供养之责,死后不能按照礼制来守孝,面容有愧,天地也不会宽容。况且用尽孝来作为忠节也是有原因的,一个人如果不能孝顺自己的父母,又怎么能忠于圣上,忠于国家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岳飞冤案的平反昭雪,杭州、武昌、宜兴、靖江等地岳飞庙香火益盛,一些记、述讴歌岳飞的作品开始涌现。

他们鼓舞士气,振奋精神,成为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激励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为国家和民族建功立业。每当国家和民族危难之时,岳飞精神总会唤起众多的志士仁人肩负民族大义,义无返顾地奔赴疆场奋勇杀敌。

明代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瓦剌部落出兵侵略,英宗皇帝在宦官王振的挟持下亲征,在土木堡被瓦剌俘虏,史称“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和宋朝的“靖康之耻”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个时候明王朝需要有一种精神来召唤人民,像岳飞这样的英雄来激励和鼓舞人民,此时对于岳飞的宣传又一次达到一个高潮。

明朝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大学士徐有贞奏请代宗朱祁钰批准,在汤阴为岳飞建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百多年来,岳飞这位民族英雄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崇敬和爱戴,以岳飞为主题的各种文艺作品陆续问世,遍及大江南北。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岳飞传》的评书展播产生了空前的轰动效应,形成了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精忠报国与广大听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的诗词回荡在耳边,岳飞的精神代代传承,铭刻在亿万人的心中。

参考资料:《宋史·岳飞传》、《金佗粹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