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容易,活不容易,生活更不容易。看过余华《活着》的人,一定会对小说主人公徐福贵的命运唏嘘不已,徐福贵没有福,也不富贵,看着一个个亲人离自己而去,只能和老黄牛孤独老去,活着真是太不容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生活不易,但是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有些人会苟且偷生,浑浑噩噩度过余生;有些人会慷慨就义,不枉轰轰烈烈活一场。生需要勇气,活更需要勇气,毕竟有尊严地活着不容易。面对无法掌控的命运,人应该像徐福贵一样勇敢地活着,还是该像荆轲一样慷慨赴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大女博士娄滔,原本有一个美好灿烂的人生。可是世事无常,真的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当明天和意外一起到来的时候,娄滔的做法让人肃然起敬,在生命最后的2年时间里,她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娄滔是一名土家族女孩,从小在湖北长大,学习成绩优异,一直是父母的骄傲。从本科到博士,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向最高学府攀登,特别励志。她本科在中央民族大学读书,然后考取了北师大的硕士研究生,硕士毕业后,以笔试面试双第一的成绩去北大攻读博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入北大的第二年,意外发生了。一个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的女博士,突然被诊断出“渐冻症”。“渐冻症”是一种运动神经疾病,会让人逐步丧失运动能力,不能走路、不能吃饭、不能说话,最后连呼吸都不能了,就如同一条被冰冻的鱼,什么都不能做了。

娄滔曾经是一个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的开朗女孩,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还做过志愿者。没想到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女孩,却患上了不治之症,看看自己一片树叶一样变黄、飘落、凋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病人最需要人关心照顾,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刻,她选择了放手,主动和男朋友分手,不想自己的残生耽误男友,同时也谢绝了同学的看望,她想保持一个完美的形象。可是还是有好心人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捐献100多万。

2016年1月确诊以后,娄滔的病症恶化进程很快,不到一年的时间,她连张嘴吃饭都做不到了。这之前,她一直很坚强,努力配合医生治疗,并且争分夺秒地学习着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刚开始还可以自由活动的时候,她总是手捧书本,贪婪地汲取知识的滋养。后来,手不听使唤了,她就让父母帮忙,靠着听音频的方式,阅读了60余本中外名著。虽然她不能行万里路了,她依然可以通过书本遨游世界。

因为她知道:“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不能以生命长短作为标准,而应该以生命的质量和厚度来衡量。”这是她写给自己的遗言,也是她生命最后时光的行动指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的情况每况愈下,2017年初已经无法自由呼吸,需要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后来她只能借助眼动仪,通过眼球转动打字和父母医生交流。这种情况下,人的求生欲望很强,求死欲望也很强。

其实,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就饱受“渐冻症”的折磨,他21岁就患上了“渐冻症”,医生说他只能活2年,没想到他靠着惊人的毅力和不断进步的医疗科技,把生命延长到76岁,而且取得了众多科研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8年3月14日,霍金逝世;2个月前,也就是2018年1月5日,娄滔咸丰老家离世,那年她30岁。

父母遵从她的遗愿,没有悼念、没有坟头,她的身影遍布小时候生活过的山水之中,一切静悄悄的,仿佛她不曾来过。她如同昙花一样,虽然花期很短,但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出自己的精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是无私又是自私的,生病之初就“抛弃”了男友,生命的最后逼着父母狠心停掉呼吸机,她无私到不想拖累任何一个人,立下遗嘱捐献自己的器官。她又是自私的,没有坟头、没有墓碑,亲朋好友只能在心中悼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统计,全国20W+的人正深受渐冻症的折磨,希望科技快点发展,早日研制出治疗方法;希望活在当下的大学生,珍惜大学的时光,拿出高中时候的学习劲头,别再混天度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