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很多名号:天纵之圣,至圣先师,无冕皇帝,“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智慧与才能,值得任何美好的词语去称赞。

很多人心中的孔子,是一个沉闷严肃的教书先生形象,但其实孔子是一个可爱灵活的老人家,他会教书育人,也会自嘲自己是“丧家之犬”,做事“出尔反尔”。

恰逢孔子诞辰2571周年,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的世界,见证孔子的成长与伟大,学习孔子的智慧与豁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孔子的悲苦童年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小时候生活贫苦,做过许多粗活。

孔子有九个姐姐和一个有残疾的哥哥,为了传宗接代、继承家族,孔子的爸爸又娶了孔子的妈妈,这才生下孔子。

孔子出生时,他的爸爸已经66岁了。而在孔子三岁时,爸爸直接去世了。

于是,孔子和他妈妈被正妻赶出家门,只好来到曲阜过着清贫的生活。

2、孔子的吃货岁月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粮食越精致越好,肉类切得越细越好。

孔子是一个吃货,吃穿住行都十分讲究。哪些食物可吃,哪些食物不吃,孔子心里自有一套“饮食理论”:

色恶不食;恶臭不食;失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食物变色不吃;变味不吃;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不合时令的食物不吃;佐料蘸酱放得不当的不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孔子的自嘲与豁达

孔子周游列国,寻找贤明的君主,希望能够将自己的主张付诸实践。

有一次,孔子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守在城门等待弟子。

路人看到如此落魄的孔子,就说:“那个人好像一只没家的狗呀”。

孔子知道之后,回应道:就是,就是。

敢于自嘲自己是“丧家之犬”的孔子,绝不是一个迂腐先生,而是一个懂得变通的可爱的老先生。

4、孔子的教师生涯

孔子被认为是“最好的老师”,为中国古代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招生方式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招收学生不分贵贱、贫富、地域、种族,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教育对象。这也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内容上,孔子主张“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把“行、忠、信”的道德教育放在首位,首先要求做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其次才是文化知识的学习。

教学目的上,孔子致力于通过教育,培养志道弘道的志士和君子。《论语》中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等句,皆体现了这一思想。

孔子的悲苦、饮食、自嘲与教师生活,共同拼凑成一个完整的圣师形象。虽然孔子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智慧,他的思想,却早已深入我们的骨髓。

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孔子“三千弟子”边击缶边吟诵《论语》名句喜迎各国嘉宾: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这些穿越两千多年的孔子箴言,依然在现代社会熠熠生辉,影响着中国人的为人处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孔子的思想与智慧,将会被永远铭记。

思想永流传,是后世对孔子最大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