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自诩是不太喜欢主旋律电影的,但是一场《夺冠》,看到热泪盈眶。有振奋、有感动,情绪完全被调动充分,直到蓦然结束,有突然泄了力气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的名字很切中要害地点出整部电影的重心——夺冠。对于熟悉体育赛事的人或者说,对体育稍有了解的中国人,大概都会知道“中国女排”以及“女排精神”。女排在夺冠上走的路,似乎与郎平这个特殊的人物有着分不开的关系,电影也因此将其选为主人公,从个人视角去阐释“夺冠”的内涵。

三场比赛,“爱国”主题层层深入

整体上,电影分为三个部分,而收束、连接三个部分的,是三场极为重要的比赛。如何在比赛的激烈气氛中穿插叙事,或者说如何在以叙事为主的电影中加入“纪实”效果强烈的比赛内容,是对体育类电影的一大挑战。在节奏的把控上,《夺冠》可以说做到了张弛有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场比赛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赛前准备期,日复一日的训练、观摩比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技术让他们只能在小小的电视机前守着,从影像中分析对方的水平和技巧。

队员们之间家人一样的状态,非常团结,刻苦,几乎没有任何人会提出放弃之类的字眼,从上到下像一块无法击碎的铁板,将中国人的韧性和拼搏精神全部展现出来,那是一场“硬刚”下来的比赛,在排球比赛停滞十年之后的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中,获得冠军不仅仅是体育赛场上的胜利,对于国民的国家情怀和自信来说才是更大的回馈。

在电影中,这场比赛的艰难,有心理上“就算再难也要顶住”的不懈,也有生理上“即使负伤也要坚持”的顽强,教练几乎是在发狠地教训女排队员,集体的力量被鼓吹到极致,个人、排球队、国家被联系在一起,中间是不可分割的家国伦理体系。在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家庭、为了社会,至于爱好和兴趣,则是被忽略的微小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第二场比赛则逐渐试图解构这种集体主义和爱国情怀,2008年的奥运会,郎平回归赛场,却是以美国队主教练的身份回归,“对手”成为贴在身上的标签。在电影中,她说道:“比起怕输,我更怕这场比赛赢”。

体育人职业素养和家国情怀的冲突让她直到结束比赛都感觉到落寞和孤独,失去归属感仿佛可怕的寂静,周围一切喜乐都与其无关。最后美国队以3:2击败中国队,在背景中有一个激烈的口型,骂她是“卖国贼”。在此刻将矛盾推向高潮,会让观众反思,是否将职业生涯奉献全部给自己的国家,才是真正的爱国行为?而走向“对立”,对于体育从业人员来说,是一种个人选择还是一种精神背叛?

在现实中郎平曾经回应这件事情:“我执教美国,绝对不是为击败中国队。我是作为一名职业教练接受这份工作的,希望能为排球事业做出点贡献。”她最想对国内的球迷说的话是“郎平是属于中国的。无论走到哪里,我时时刻刻记得,我是一名中国人”。

在第三场比赛中,这种对于夺冠背后价值取向的探讨开始深入,从漫长的“赛前”铺垫到最后,经历了从低谷到高峰,从扑朔迷离看不懂想法到豁然开朗有所感叹,导演用现在的排球队员们真实的出演,表现出在当今这个时代,“女排精神”背后蕴含的意义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之中进行变革,从老套的口号、标语变成依旧能够凝聚力量的寄托。在灌满一碗鸡汤的同时让观众感觉到酣畅淋漓,也只能是《夺冠》这一针鸡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的时代,新的女排精神

在郎平回国执教之后,她选择去打破成规,让整个“排球系统”都为她的想法让路——从挑选队员到比赛阵容,从练习形式到训练内容,无一不是尽量在接轨国际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人价值,在这里的训练场上,没有上世纪的“团结”和“拼搏”,没有拼了命往死里练习的狠劲,队员似乎也没有那种惺惺相惜的深厚感情,取而代之的是矛盾和拌嘴以及长久不见起色的成绩。

郎平问他们,是不是热爱排球。这个问题或许很难回答,热爱再多也比不上养家糊口的工作来得实际,朱婷从为了爸妈打球到为了成为郎平打球,从来没有把这项体育项目当成自己理想和生活的一部分。陈鹿为了考大学实现自己想要的人生价值而选择离队,也是一种对于“固有系统”的打破。

但也正是这种略带苦涩的无奈感,让观众能够更有共鸣,没有经历过国家从萧条走向繁荣的我们或许很难想象上一代人心中那么强烈的情怀感,成为社畜的我们更多能体会到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时那样一种无力但又要硬着头皮做下去的尴尬处境。

重申“家国情怀”已经不再重要,因为这个词汇已经没有让现在人感同身受的巨大力量。正如对于电影里的他们讲述“女排精神”,就像一记重拳打在棉花上,教练的声嘶力竭已经无法打动队员。

所以电影中,郎平说打排球要成为让他们感到快乐的事情,个人生活很重要。“夺冠”是上一代人的包袱,而这种包袱完全可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更多种类的人生选择而不需背负,但并不是卸下包袱就没有“女排精神”。

电影表现的最后一场比赛,是2016里约奥运会女排四分之一决赛,中国队与东道主、也是当时最为强大的巴西队比赛。当几乎所有人都不抱希望的时候,比赛前的姑娘们从有些消极怠工到开始认识到自己需要奋力一搏,他们相互鼓励的方式是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分享出来,放下心中的不快和畏缩,他们通过将个人力量发挥到极致来夺冠,或许,新时代的“女排精神”就在于此。

演员的力量,一颦一笑皆生动

从演员角度来说,青年时期的郎平和中年时期的郎平,选角真的做到极致,无论是白浪的神态相似还是巩俐的演技炸裂,都能够勾勒出郎平这个人物的精髓的特点,而且让人几乎想不到有更好的替代方案。

白浪是郎平的亲女儿,在外形条件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排球基础的她在动作表现力上也非常优异,充满力量感的镜头完全驾驭得住,并且有一股天真和年轻的朝气,与电影中充满活力和韧性的郎平特点贴合。

而巩俐的演技则是将中年时期郎平心中所感受到的各种困惑、摇摆和压力蕴含在外表的坚毅沉稳之中,无论是比赛中的运筹帷幄还是赛前的冷静,都很有力度地表现出“铁榔头”的人格魅力。

在面对质疑时也能保持克制,但眼神中也有伤感和无奈——中美大战之后的那个庆功之夜或许是情绪最丰富也最难表现的一段。观众的情绪随着她的失落和孤独而低沉,尽管在很多讨论中,这种前往外国执教的行为收到了颇多攻击,但是在电影中,很难产生对于这种“背叛”的不满,人物形象也就更为丰满。

对于国人来说,体育比赛已经不再是唯一令人振奋的事物,女排夺冠后也不再是大街小巷的欢呼声震耳,但是或许,还是有一种叫做“女排精神”的强烈感召,让我们在某些特定的时刻,能有热血沸腾的真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