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授权转载自“精英说”

ID| elitestalk

早些年,《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有趣的文章:《男孩们,大事不妙啊!》。

文内提到了一个日益显著的现象——相比于同年龄的女孩,男孩在学业成绩、行为规范、社会适应等方面,均显落后。

虽然女孩在男权社会中并非毫无艰难险阻,但在近年来女权意识的普及之下,女孩们愈发出落得自信独立,更有证明自我的意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截取自《纽约时报》

无独有偶,世界经合组织发布的数据也显示,在全球高等学府中,女性数量基本上远超男性。

更有相关数据显示,美国常春藤录取的女孩数量几乎为男孩的两倍;在中国,获得奖学金的大学女生比男生翻了一番……

这年头,男孩注定要被女孩碾压了么?

为了仔细鉴别男孩与女孩的不同,比较“孰优孰劣”,英国一个名为Real Stories的纪录片栏目,做了一场别出心裁的社会实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十个男孩,十个女孩,都是十岁出头的年纪,分别被“关”进一个设备齐全、物资充足的别墅五天,期间没有大人管束干涉。

从理论上来说,他们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但有需要时可以联系父母、寻求心理医生帮助,感到不适时,也可以随时退出。

最后的结果,是男孩表现更好还是女孩表现更好?他们之间的差别又说明了什么?

随着镜头的深入,引人深思的对比正慢慢展开。

十个男孩独处:

怎一个“惨”字了得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十个男孩拖着行李箱入住了他们的新家——一个窗明几净、充斥着各类玩具与食物的双层别墅。

一楼,有客厅、厨房、花园、游戏室;二楼则是一大一小两个卧室,共有十张床。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踏入别墅的第一秒,男孩们就乐疯了。放完行李就开始好奇地四处探索,吃吃玩玩。

一开始,也有男孩客套地寒暄,询问对方来自哪所学校,功课累不累。但没说两句,大家都陷入了沉默,共同的心理活动大概是:

“装什么装啊,赶紧燥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花园里,一场打水枪大战进展得如火如荼。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屋内,率先发现画笔的男孩开始了涂鸦,好好的墙壁,瞬间被抹得惨不忍睹。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最夸张的是一个名叫迈克尔的男孩,“哗啦”一声撕开了爆米花盒,又“哗啦”一声把爆米花撒得满地都是,随后还打起了滚。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在自律与自控能力方面,男孩们一开始的表现的确不尽人意。在毫无约束管教的情况下,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开始放飞自我。

但令人欣慰的是,一番造作以后,陷入混乱与狼藉的男孩们停住了脚步。年纪最长的丹尼尔开始带领大家做简单的清理,比如擦擦桌子、刮掉地毯上粘住的糖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著名教育家玛利娅·蒙台梭利曾提出,孩子天性并非完全充斥着破坏欲,也会趋向于秩序和整洁,尤其在极端破坏状态之后。

果不其然,第一天晚上,完成收拾工作的十个男孩第一次围坐在一起谈了谈,决定投票选出一位领导者,起到带头和调停作用。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性格开朗的乔治被一致推举为领导,深感肩负重任的他有模有样地收集起了大家的意见,却没想到,行为举止夸张的迈克尔受到了众人的恶评,成了所有人的指责对象。

这也为后来发生的事情埋下了导火索。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次日中午,前一天一直都没好好吃顿饭、只是喝可乐、吃零食的男孩们集体下起了厨房。

在饥饿的驱使下,很少下厨的他们纷纷大展身手,想要填饱饥肠辘辘的肚子。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但有个男孩十分例外。

宣称自己是素食主义者的西姆,在伙伴下厨房的过程中啥都没做,瘫在沙发上吃零食,并在用餐结束后拒绝参与收拾清理工作。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见到西姆这么悠闲,有孩子不乐意了,“你明明啥都没做,这不公平!” 男孩们强烈要求西姆独自一人擦桌子洗碗,以作弥补。

西姆拒绝后,男孩们纷纷开始了指责,一个男孩更是拿球砸到了西姆脸上,直到领导者乔治出面劝阻,大家才有所收敛。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房子里的气氛突然变得有些奇怪。

晚上七点,窝坐在沙发上却无人理睬的西姆摘下了眼镜,悄悄抹起了眼泪。他已经被孤立整整一天了,除了乔治,没人和他说话。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更糟糕的是,当乔治决定带着西姆不睡在房间里,而是睡在花园里的帐篷,其他男孩得知后,都纷纷在半夜赶来捣乱。他们踢球、吹口哨、唱歌,就是不想让西姆好好睡觉。

全程,只有责任感爆棚的乔治陪伴在侧,宽慰着他,并对其他人的行为感到抱歉。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当一个“异类”被确定,男孩们的攻击欲和报复心被放大到了一种十分可怕的地步。

也许是屈服于集体压力,也许是被乔治不离不弃的照顾所感动,第三天开始,西姆默默接受了“清洁工”的角色,独自站在水槽前洗碗收拾,这才重新融入了群体之中。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在许多男孩看来,西姆这个刺头被解决了,大家总算可以相安无事了吧?有人提议,在花园里办一场正式的大餐,男孩们围坐在桌子边上,正儿八经地吃顿有仪式感的饭。

整个用餐过程气氛十分和谐,大家有说有笑,好像之前什么不开心的事都没发生。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但事实上,随着实验步入后期,离家好几天的男孩们已经变得日益焦虑,封闭的环境让人感到压抑,想家的心情又平添了愁绪。

为了发泄无处安放的情绪,越来越多的男孩选择了疯狂破坏与高声喊叫。一个男孩表示,自己快受不了了,只想痛快大叫一场。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原本整洁的别墅,也在男孩们的摧残之下换上了新的样子。遍地垃圾,污秽不堪,到了最后,连西姆都不愿意继续做清洁了。

家里能拆的东西,也都被拆了个遍。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随着破坏的深入,一开始就饱受诟病的男孩迈克尔成了新的攻击对象。

男孩们下意识地认为,他是所有人当中最调皮捣蛋的那个,于是他们把迈克尔绑在了花园里,作势要拿水管抽他,迈克尔却傻乎乎地乐呵着。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成为新“群欺”对象的迈克尔,行为举止也愈发怪异,他不仅对他人对自己的欺凌不以为意,还将一个弹簧塞进了嘴里。

目睹迈克尔诡异行为的男孩们更加坚信他就是个“异类”,霸凌更加变本加厉。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不希望事态恶化的乔治,带着大家主动寻求了心理医生的帮助,在医生的疏导下,男孩们对迈克尔的集体欺凌才稍稍平息。

但一转眼,他们又拿起木棒捣鼓起了花园里的小动物,松鼠也好兔子也罢,看见一个打一个,最终在摄制组的出面制止下,悄然滋长的暴力行为才被按下了暂停键。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大家都知道男孩更容易调皮捣蛋,却没想到在极端情形下,能扭曲到如此程度。这已不仅仅是男孩个性的问题了,而是人性之恶被无限放大,男孩们根本没有自控的能力。

五天实验终于结束,在满地的狼藉与拆家似的脏乱中,男孩们一个个走出了房子。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家长们贴着窗户往里看了一眼,不由得大吃一惊:整个别墅环境,怎一个“惨”字了得?

“你们怎么能这么搞破坏呢?” 有家长不解地询问,可男孩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实验中,破坏与欺凌成了这120个小时的主题。

除了担任领导者的乔治始终在支持弱者、极力引导众人、令人刮目相看以外,其他很多孩子的行为,实在无法用“满意”来形容。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十个女孩独处:

爱美爱干净的“塑料姐妹花”

镜头一转,这场实验该女孩们登场了。

还没踏进房子,女孩们的画风就和男孩有了本质不同——临行前,父母一直在亲亲抱抱举高高,一个个都像是出远门的小公主。

有个女孩行李箱上还别了一只熊,精致的气息扑面而来。看来,女孩胜出大有希望!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当然,和男孩一样,女孩们进门伊始,也被别墅满满的食物和玩具所震惊了。她们惊喜地走来走去,时不时发出一两声赞叹。

但没有人放飞自我般地玩乐,也没有人蓄意搞破坏,她们都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这个接下来五天的新家,并各自寒暄熟悉着对方。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女孩出色的社交能力在此有了生动的体现——还不到一个钟头,姑娘们就已经知道了彼此的名字,有些还成了勾肩搭背的好友。

女孩们在发现画具后,也想到了可以在墙上作画,不过大家都认真画着好看的形状,和男孩们乱七八糟瞎抹一通差别大了。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那种热烈的气氛,类似于你小时候和班里同学一起出黑板报,不一会儿,小花、小草、星星……都开始在墙壁上成型,女孩们似乎天生就拥有团结协作与艺术创造的能力。

除了出色的动手能力,女孩们缜密的心思也让人惊叹。女孩莎莉莎戴,考虑到午饭时间临近,自告奋勇跑去厨房做起了饭。她们一做,也都是十人份的饭菜。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第一天中午,十个女孩就围着桌子吃上了一顿热乎乎的饭菜。

午饭完毕,女孩们还自发地打扫起了卫生,盘子被洗得干干净净,桌子被收拾得整整齐齐,连墙壁也被擦洗。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大家更在开会后制定了轮流值日方案,女孩的秩序感、对干净的追求,比男孩强得多。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女孩们给予我们的惊喜还远不止于此。

下午,她们灵机一动,想到可以将桌椅搬在一块儿,办个T台秀。大家说干就干,有模有样地搞起了秀场,一个个登台亮相。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创意之有趣,气氛之活跃,让人无数次确信——还是女孩好,将来还是生女儿吧……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如果女孩们的行为一直保持在如此和谐的状态并维持五天,相信这场实验的结果已然分明,但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女孩们营造的美丽乌托邦形成得很快,但也很容易消散。

就好比我们常说的“塑料姐妹花”,看着虽美,但塑料的材质却经不起风吹雨打。女孩们产生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有时可以是意外状况,也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第一天晚上,一只喵星人跑进了房子,女孩们发现后,立刻开启了集体撸猫模式。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一个极其爱猫的小姑娘贾斯汀把猫抱上了楼,却得到了另外一些人的反对。有女孩认为,还是将猫放归自然更好;但也有人站在贾斯汀这边,坚持行使对猫的抚养权。

在争执中,受惊的小猫逃走了。以贾斯汀为代表的爱猫派深受打击,贾斯汀暗暗地对主张放猫走的莎莉进行了打击报复。她将一盆水泼到莎莉的被褥上,旋即离开。

不知何故,莎莉发现后认为是莎戴干的好事,没问清楚就将水泼到了莎戴床上,无端受害的莎戴不肯善罢甘休,报复了回去。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一来二去,谁都没当面问清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女孩们就陷入了互相泼水的混战。

到头来,被泼了个透心凉的莎莉倒在床上抽泣,并告诉前来安慰的小伙伴们,今天在厨房做菜的时候和莎戴起了一点争执,她认定莎戴处处针对自己,感到十分委屈。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真是“女孩心,海底针”!

谁都没想到,觉得自己受了天大委屈的莎莉成了第一个主动要求退出的人。消息传来,女孩们都惊呆了,大家围着莎莉又哭又劝,但也没能挽留住坚持要回家的莎莉。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莎莉走了,最初和和美美的气氛也变了。

两个女孩将自己埋进了被窝不再愿意出来,莎戴也将自己锁进了卫生间,任凭别人怎么敲门也不出来。最后,还是有人写了小纸条传递进去,才换来莎戴的一点回应。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纸条上的信息显示,是杰西卡说了两句“莎戴把莎莉逼走”的话,让莎戴耿耿于怀。这似乎是女孩们的特质——敏感、多疑又十分情绪化,一句无心之语也会铭记很久。

直到杰西卡主动认错,莎戴才从卫生间走了出来,九个女孩又重归于好。大家还把床搬到了同一个房间里,约定从此要同吃同睡。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但好景不长,玩笑中说的几句话,不知怎么又戳中了莎戴的心结。她前前后后又把自己锁进了卫生间两次,第二次进去的时候,还有人来劝;后来,干脆大家都不管她了。

第四天的时候,见无人在意的莎戴默默从卫生间里回到了房间,安心待着,不再生事。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可没想到,就在最后一天的清晨,一向沉默寡言的妮可突然暴走,说自己连续好几天没睡好觉,实在撑不住了,提出要回家。一个女孩见状,立刻起身相劝,但于事无补,妮可还是按下了提前退出的门铃。

妮可一走,整个房子陷入了愁云惨雾,女孩们接连哭了起来,认为又失去了一个伙伴。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第五天,房里只剩八个女孩了,分别在即。

虽然接连遭受失去两个伙伴的打击,又被爱给自己加戏的莎戴弄得心力交瘁,但女孩们总体上还是保持了最后的和谐与体面。

大家纷纷给对方写贺卡写留言,而且用的大多是“love you all”这种十分热切的字眼。

五天的相处,好像已经认定彼此是对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虽然谁都不会细想,这种“爱”是不是真如寄语中所写的那样牢固。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女孩们的实验,以互相给对方表演节目、办送别晚会而画上了一个看似圆满的句号。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男孩vs女孩

结果为何如此不同?

5天,120个小时,20个孩子,一次对比。

总体而言,实验结果还是比较符合公众们对男孩女孩两种性别的判断的,比如男孩容易生事、暴怒、不讲卫生、有天生破坏欲,而女孩爱美、爱干净、心思细腻、情感脆弱。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女性特质确实比较容易让她们在特定情形下获得成功。

就好比纪录片中展现的,女孩的相互体贴可以让每个人都在他人落入低谷时前来安慰,分工协作可更快达成目标,对墙壁的涂鸦、T台秀等的举办,也充分体现创造力。

但女孩的“小心眼”和过分敏感的情绪,不得不说会成为女孩们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但这部纪录片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提供了一个群体生活的场景。我们可以看到,在进入“社会”以后,男孩与女孩在纾解压力方法上的不同,会从根本上影响他们的行为。

同样远离父母,与陌生人同处封闭环境,换作任何一个孩子都会有压力,这很好理解。面对压力,男孩们首先选择以共同的欺凌对象来排解——先是不做清洁的西姆,后是举止乖张的迈克尔,最后又是无辜的小动物。

这恰恰体现了社会心理学上的“黑羊效应”。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在群体中,为了增强认同感与凝聚力、宣泄负面情绪,大家会选定一个攻击目标即“黑羊”,被攻击的起因往往是无从追溯的,“导火索”基本上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而“黑羊”在受到霸凌以后,行为举止也会扭曲。

台湾著名精神科主任医师陈俊钦认为,“黑羊效应”对人类的影响极为深远,很少有人意识到其诡异,并在男性群体中尤为常见。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这正好解释了十个男孩在实验中的表现。

“黑羊效应”的存在与放大,让男孩社会中展现出的是赤裸裸的破坏力与欺凌欲。但女孩社会排解压力的方法却截然不同。女孩都是被情绪所支配的生物,她们渴望融入,保持群体的完整性,而害怕失去。

图片截取自纪录片

她们可以无限地去经历“吵架-和好-吵架”的循环,但却不能容忍伙伴的离去。

群体的完整,是她们寻求在一个小社会里的安全感的最基本方式。

对于女孩们来说,安全感是对抗压力的最好方式,所以她们可以不厌其烦地互相猜忌、诟病却又重修旧好,但都会在莎莉和妮可主动要求退出时崩溃。

男孩女孩对比实验的结果如此不同,除了不同个性特质论证了两类性别的优劣,纾解群体压力的不同方法也是一个可考虑的因素。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当然,实验只是社会万象的小小折射。谁知如果换一个场景,结果会不会有所不同?

如果换一个年龄组呢?

作者简介

克里斯,精英说90后小编,香港传媒小硕,一个脱离高级趣味涉猎广泛的嗷星人。

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

Ref:

Boys Alone (Social Experiment Documentary) - Real Stories

Girls Alone (Social Experiment Documentary) - Real Stories

https://www.nytimes.com/2018/02/21/opinion/boys-violence-shootings-gun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