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西游记》的时候,我最烦的不是好吃懒做的猪八戒,不是花样百出的妖怪们,而是那个通关文牒。没错,就是那个在台词"我自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取经"之后,就会掏出来需要各国盖章的通关文牒,贯穿了整部作品。

为啥烦这东西?因为说老实话,多少剧情是由这个通关文牒引出来的?什么女儿国国王,车迟国国师,乌鸡国君主等,哪个不是由需要在通关文牒上盖章引出来的?可以说是麻烦的最佳引导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后来长大了才明白,之所以能够有一路西行,还真全靠着这通关文牒,如果没有它取经之路将寸步难行。为何会这么说?因为在古代人是不能够到处乱跑的。古代的户籍制度可不像我们现在这么宽松,想去哪去哪,想出国出国,早上还在广州吃早茶,下午就在老北京四合院里晒太阳,今天还在浪漫的土耳其,明天就跑去看巴黎。

在古代如果不是发生了特殊的情况,一般居民都只能生活在自己所处的那一方小天地中,轻易不得离开。像是要回老家或者赴京赶考怎么办?就需要当地政府开具的文书证明,也就是所谓的路引。

"农业者不出一里之间,朝出暮入,作息之道相互知。"有了路引才能进城,如果丢失就只能露宿在荒郊野外。古代的治安可跟现在不一样,说是荒郊野外那就真的全是山林,处处都是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家之内尚且如此,国与国之间管控就更是严格,但凡在自家国境内发现没有身份证明的别国来者,肯定都是不给放行的,因此这路引就极为重要。当然这种出国的文书就不叫路,而叫通关文牒,相当于我们如今的护照,每到一国必须加盖该国印章。

那么为何前去西域的时候,沿路各国一看到唐僧拿出来的通关文牒都会放行呢?你看李世民在上面写了啥:"南赡部洲大唐国奉天承运唐天子牒行:……特着法师玄奘,远历千山,询求经偈。倘到西邦诸国,不灭善缘,照牒放行。须至牒者。大唐贞观一十三年,秋吉日,御前文牒。"

首先表示这是奉了大唐天子的要求出使西域的,讲白了就是代表国家的对外使臣;之后又特地说了如果唐僧到了西域的这些国家后,这些国家不想跟大唐交恶就在看到通关文牒后放行。虽然没说不放行会怎么样,但是很显然,不放行就会跟大唐交恶。

要知道当时唐朝可是整个亚洲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盛唐之名全球瞩目,丝绸之路上往来的那么多西域商贾能不知道唐朝的强大繁盛?当然知道,更别说李世民统治期间的唐朝正是兴盛的时候,贞观之治可是唐朝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家大唐说的还挺客气,特地写了封文书表明使臣身份,也稍稍威胁了一下,等于说巴掌跟甜枣都给了,西域那些国家不想得罪大唐肯定就直接放行了。如果没有这么一份通关文牒,无论是《西游记》中的唐僧还是《大唐西域记》当中的三藏法师,西行之路肯定都会更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