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有许多网友表示,自己正在刷着《延禧攻略》这部宫廷剧,突然之间发现《延禧攻略》居然下架了,在爱奇艺的网站上已经看不了正片剧情,显示的是版权受限,无法播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难道是版权到期了?亦或是其他原因?

就在网友们纷纷猜测下架原因之时,另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同样作为宫廷剧的《如懿传》也遭到了下架。

接连的两波操作使得风向大概有几分明了了,看来宫廷剧正在遭受整改。

早在2019年1月份,北京日报就对《延禧攻略》、《如懿传》等大热的宫廷剧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了评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日报评论表示:

从《甄嬛传》、《芈月传》、《步步惊心》的霸屏,再到《延禧攻略》、《如懿传》的热播,宫廷文化的传播确实起到了丰富大众文化娱乐生活的作用,但是对其播出后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同样不容忽视。

下面就列出了宫斗剧所产生的5点负面影响:

1、热衷追崇皇族生活方式,使之成为流行时尚。

宫廷文化正在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宫廷剧中的对话,类似朕、陛下、爱妃、臣妾、小主、本宫等词汇现下已经成为某些人的口头禅,“甄嬛体”还一度成为白领写总结和假条的标准文本,许多人似乎都以能沾上点皇气儿为荣。

2、精心演绎“宫斗”情节,恶化当下社交生态。

“宫斗”情节几乎可以说是宫廷剧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桥段,而“宫斗”所传达的是什么?无外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争风吃 醋,勾心斗角,居心叵测,媚上欺下,这些与国家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危害不浅。

3、不吝美化帝王臣相,淡化今朝英模光辉。

目前在网络中对封建社会重臣名相的夸赞现象尤其值得关注,类似“清朝十大名臣”“清朝十大宰相”“康熙手下十大重臣”等的传播量甚至超过了对新中国开国元勋、英雄模范及优秀共产党员的宣传,以封建社会的帝王将相为偶像,会潜移默化地侵蚀人们的灵魂。

4、宣扬奢华享乐之风,冲击克勤克俭美德。

无论这些宫廷剧本身,还是媒体对宫廷文化的报道和解读,都不乏对宫中奢靡之风和锦衣玉食、声色犬马的展示,而这些情节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艰苦奋斗,克勤克俭的优良传统背道而驰。

5、片面追逐商业利益,弱化正面精神引导。

有些以宫廷文化为主题的综艺节目最近也非常火爆。但是此类节目的重点,是对商品的推销和对商业利益的追逐,看不到多少具有积极意义的文化。

之后,有关部门召开多次会议,出台了很多政策,其中,主要针对“四剧一酬一假”进行重点治理。

什么是“四剧一酬一假”?四剧即古装剧、宫斗剧、抗战剧、注水剧,一酬指的是天价片酬,一假指的是收视率造假。

首先是古装剧,特别是在去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展播期间,对一些娱乐性较强的古装剧、偶像剧都做了调控。

其次,对宫斗剧的限制这几年也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对一些比较经典的老剧在翻拍时有了更多限制。

同时,对抗战剧也加强了审核,从而避免抗战“神剧”“雷剧”的出现。

对于注水剧,广电总局对电视剧的长度也做出了指导规定,要求一般情况下不能超过40集,提倡30集以内的电视剧。

2020年4月份的春交会(也就是被誉为中国电视剧风向标的北京电视节目春季交易会),由于疫情的原因,采取线上进行的方式,其中有新剧发布会、四大主题讨论以及产业报告等多个环节。

而“四剧一酬一造假”依旧是大家关注的主题,古装剧、宫斗剧、抗战剧以及注水剧将成为重点整理的对象,天价片酬与收视造假也将着重整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延禧攻略》、《如懿传》接连被下架,也许是整治行动的一个具体化的表现,毕竟,此前北京日报对这两部剧进行了“点名批评”,此后作为宫斗剧的经典,《甄嬛传》的去向如何也是网友们关注的焦点,微博热搜都已经打出了《甄嬛传》挺住的旗号,一旦《甄嬛传》也被下架,估计一部分网友会表示很难受。

不知道大家对此次《延禧攻略》、《如懿传》的下架是持什么样的态度,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