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9月28日消息,9月26日,首批接种重组新冠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的武汉志愿者严先生结束了6个月的观察期。他告诉记者,6个月来,他身体健康,无任何不适。

9月27日早8点,严先生又参与了重组新冠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Ⅰ期加强免疫临床试验。从这天起,他将展开为期一年的新一轮观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月19日,严先生接种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

首批接种这款疫苗的志愿者共108人,分为3个研究组:低剂量疫苗组、中剂量疫苗组、高剂量疫苗组,每组36人。严先生所在的是低剂量疫苗组。

近日,陈薇院士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我们3月16日开展全球首个Ⅰ期临床试验,并于5月22日将Ⅰ期临床试验数据在世界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公布,接种的108人全部产生了抗体。《柳叶刀》主编对此评价是‘疫苗安全、耐受性好,是全球首个临床数据,单针接种就能快速引发免疫,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9月27日,记者对话严先生,请他讲述接种疫苗6个月来的感受和心路历程。

接种疫苗后的6个月,没有任何不适

记者:接种疫苗后这6个月,身体状况怎样?有没有不适?

严先生:没有(不适)。这6个月,连感冒都没有。4月8号到6月18号,我还做了几个月武汉站疫情防控志愿者,挺辛苦的、挺忙的。倒班时,早上5点半到,也没感觉到哪里不舒服,感觉蛮好。

在武汉站做志愿者的严先生

记者:这6个月里,饮食、运动、作息和以前有没有不同?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吗?

严先生:接种后三天内不要饮酒,其余没有什么改变,都是正常饭菜,蔬菜、鱼、鸡鸭等等。晚上一般10点、11点睡觉,早上七八点起床。跑步、游泳、瑜伽等都可以,一切照常。但我没有刻意去运动,有时间了就跑跑步,慢跑半小时到一小时吧。跑步后,没感觉和(打疫苗)之前的状态有任何区别。我体重也一直很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严先生作为重组新冠疫苗I期108位志愿者之一,在隔离观察结束以后,收到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还说,“鉴于新冠疫苗对妊娠的影响仍在研究中,建议女性志愿者在整个研究期间(约6个月)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如发生妊娠,请立即告知我们。”

记者:什么时候回归了正常生活?

严先生:4月8号之前,我在家里休息。不是不舒服,就是想休息一下。4月8号到6月18号,做武汉站疫情防控志愿者。我负责核验健康码、给旅客量体温,每天接触好多人。6月18号之后,就负责自己公司的业务,正常化了。

记者:离开隔离酒店回归正常生活后,专家们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了解你们这批志愿者的健康状况?

严先生:“注意事项”上(前述隔离观察结束后收到的“注意事项”)有紧急联系人。如果我们发生住院治疗、延长住院时间、伤残、影响工作能力、危及生命、导致先天畸形等严重不良事件,就告知安全随访医生。

隔离观察结束后,我们接受了三次访视,分别在接种后的第28天、第3个月、第6个月。每次访视都要抽血检查。医务人员会问,这段时间身体怎么样、有没有不适、有没有住院。

隔离期间的饮食

记者:有过担心吗?

严先生:没有,十分相信陈薇院士。

记者:今年3月21日采访你时你说,当志愿者的事,你瞒着父母和女儿,只告诉了妻子。现在他们知道吗?

严先生:知道了。父母看新闻,猜到了。隔离回来后,他们说我真棒。后来父母受我的影响,也报名了新冠疫苗志愿者,不过身体条件没过关,没有打成。女儿没怎么好意思跟我说肉麻的话,她自己看着新闻里的我,偷着乐。陈薇院士签名的纪念邮票等,我全部给她了,让她好好收藏,将来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新闻报道出来以后,亲戚朋友基本就都知道了,都挺兴奋的,说我是英雄。

继续参加疫苗Ⅰ期加强免疫临床试验,将继续观察一年

记者:9月27日,你参与了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Ⅰ期加强免疫临床试验(以下简称“Ⅰ期加强免疫临床试验”)。大概过程是怎样?

9月27日,严先生参与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Ⅰ期加强免疫临床试验

严先生:早上8点到体检中心。先签知情同意书,然后抽血、测体温等等,10点左右打了一针,打的左手臂,低剂量。留观了半小时。不用隔离,直接回家。接种4个小时以后,打针的地方有很轻微的肿胀感。

记者:参与Ⅰ期加强免疫临床试验的志愿者有多少人?

严先生:86人左右。因为其他志愿者是外地的,赶回来挺麻烦,不方便再继续观察一年。

记者:今天接种后,需要进行几次访视?

严先生:接种后,我们收到了“接种后注意事项提醒卡”。“提醒卡”上写道,后续我们还将参加5次访视,分别为加强接种后第1天、第14天、第28天、第6个月和第12个月。而且接种后三天不能饮酒。体温超过37.5℃,吃退烧药。

记者:成为新冠疫苗志愿者,有没有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你的生活?

严先生:我的想象中,就是简单地为武汉做点儿贡献,没想过做什么英雄。结果收获太多的关注和赞美,受宠若惊。能亲身参与到陈薇院士的科研项目,和院士近距离接触,很自豪。以后,我也会继续做更多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

(原题为《对话新冠疫苗首批志愿者:半年无不适,继续参与实验,父母说我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