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基金报

资管新规实施近两年,券商大集合产品密集转型,对标公募行业重塑制度体系,“一参一控一牌”适当放宽公募牌照,券商资管行业正加速迈入公募化发展新时代。

10万亿券商资管公募化转型

仍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54.75万亿元,其中券商资管规模10.26万亿,占比18.74%。

资管新规发布以来,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严格落实新规要求,有序推进规范整改。今年7月底,证监会表示,《证券公司大集合资产管理业务适用操作指引》等过渡期同步延长至2021年底。

“长远来看,公募化仍旧是资产管理转型的大方向。”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年鉴》编辑部9月24-25日举办的“2020券商资管创新发展专题研修会”上,海通证券(港股06837)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航表示。

国泰君安(港股02611)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叶明表示,大集合产品一直都是券商资管的拳头产品,目前券商资管已经完成了30多只大集合产品的公募化改造。今年公募发行市场火爆,也为券商资管推进公募化转型提供了信心与动力。

中银证券总裁助理、资产管理板块总经理赵青伟认为,券商资管行业呈现去通道效果明显、权益类小集合占比提升、券商公募业务收入超通道业务等三大趋势,这意味着券商在去通道、转型主动管理上取得了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不过,多位行业人士认为,资管新规对资管产品流动性要求提升,券商的客户结构和激励水平逊于公募,券商资管公募化过程中仍面临不少挑战。

赵青伟表示,存量大集合改造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自然到期,争取在结束之前把大集合产品的投资者转移到小集合产品。二是转为参照公募基金管理运作的产品,但如果3年合同期满公司还没有取得公募牌照,产品可能被采取规模管控等措施。

在赵青伟看来,大集合转型的难点有三:一是底层资产如何处置,二是产品改造处置过程中,一些风险因素需要和众多投资者沟通;第三,公募化改造后,管理能力、系统搭建、人才团队、信息披露和合规风控等都要及时跟上。

上海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刘亦千表示,券商开展公募业务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一是券商资管业务占公司整个营收的比例较低,要聚全力发展公募业务的动力不足。二是股票客户转向财富管理短期内会冲击经纪业务的固有收入。三是券商资源与公募业务匹配,还需要一定时间的探索。

虽然困难很多,但赵青伟认为,在券商资管公募化发展过程中,券商在平台协同、资产端、资金端、渠道等方面存在优势,券商资管基于自身投研和产品创设能力,可为财富管理条线提供特色化的公募产品,为自身带来业务新增长点;同时,券商能够借助线下营业部的优势,通过公司渠道获客等。

发挥自身资源禀赋

走差异化发展路径

实际上,从公募行业发展之初,证券公司一直是重要的参与者。

刘亦千表示,“在公募基金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券商扮演了重要角色:服务基金公司的服务商、服务投资者的投资顾问;同时通过控股公募或直接参与公募业务的基金管理人。”

而在公募市场牌照红利逐渐微弱,行业马太效应出现,竞争趋于白热化的当下,券商资管公募化转型,也要发挥自身特色,走出差异化发展路径。

光大证券(港股06178)资产管理公司运营总监、首席信息官詹朋表示,券商资管公募化必然导致一个结果就是差异化,各家机构都需要构建差异化的投资能力和差异化的产品设计能力。

赵青伟表示,公募化转型,券商资管必须充分依托证券公司,成为证券公司的产品平台。同时,还要突出差异化的投资管理能力,持续打造精细化的资产定价能力,不断完善风险管理能力,才能在未来的资管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詹朋还提到,券商开展公募业务要培育长期主义思维。因为公募信任的建立、投研能力的建设都需要非常长的时间,需要在做好扎实研究基础上,坚持价值投资,才能在较长周期中赢得市场和信任。

尤为重要的是,合规风控是中国基金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也被与会嘉宾充分认识。

通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丁媛表示,大集合产品改造过程中应比照公募基金管理,建立合规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制度体系。

“中国公募基金发展最成功的经验,就是以基金制度为先导,严格执行、加强监管,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些为券商资管行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邓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