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医要被时代抛弃了?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叫“乡村医生”,他们是中国卫生史上,乃至世界卫生史上的独一无二的产物,即没有纳入国家编制,半农半医的非正式医生。

经过了几十年的洗礼,乡村医生的队伍从人数最多的500多万减少到现在的80余万,在流失的村医中,年轻的部分大多是已经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这些乡村医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执业医师资格,就完全有能力脱离乡村医生队伍,或开个体、或进民营医院、或考到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工作。

但是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坚守在乡村,他们中间,有年过花甲的老人,也有还未曾获得中专学历的人,还有接受了高等教育后仍然心甘情愿留下来的人,但是正是他们的坚守,才保证了基层群众的就医急需。

何人能倾听村医的痛苦

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从响应国家号召,从倍受世界瞩目,到现在无人问津,最后成为了一个永远没有发言权的弱势群体。

这种巨大的落差,使一直坚持工作在农村一线的乡村医生陷入了从未有过的巨大压力中,随着医疗改革的步伐不断深入,沉重的公共卫生项目就像几座大山压得村医喘不过气来。

从最初的十几项,到现如今的任务量,这不禁让我们产生怀疑:为什么乡村医生做起公卫如此痛苦!

这些项目科学吗?合理吗?

我们随便在网络上一看,广大乡村医生充满了抱怨之声,各种愤怒、怨言、期待等声音不绝于耳。

村医的工作有多难做

乡村医生为纳入慢性病管理的人每个季度做一次随访,电话随访没有多大意义,量不到血压,称不到体重,所填写的有可能是造假。

上门随访又不一定找到人,在路上碰见他请他来卫生站他也未必来,这种情况又如何保证每年四个季度随访的真实性!

如此被动局面怎样才能破解,这种新型的医患信任关系靠什么去建立,靠什么去维护,行政命令可以层层施压,村医与村民的关系不可能强行硬来,在宣传不到位,卫生站自身建设短板的情况下,有几个村民会愿意把身体交给乡村医生?

村医热脸贴在冷屁股上,磨灭了工作热情,消耗了有限的精力,这些上级领导有没有设身处地的为村医考虑过?

适合村医的出路是什么

改革的步伐是否要一停下来看看,问问,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改革?有谁真的下到基层了解中国农村的现状,听听村医和村民的心声?

作为一名医生,坚守乡村医生岗位也是一条出路。我们的任务是尽自己的能力把工作做好,改革的成功需要具备各种各样的条件,需要收集到最真实的信息反馈,及时做出调整,而不是弄虚作假,欺骗国家!

村医们,切勿自暴自弃,只要有能力就尽快考取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从目前一些已经改善乡村医生待遇的部分地区来看,合法资格是获得待遇的基本条件。所以希望广大乡村医生不能忽视考证。否则等到乡村医生岗位待遇提升的时候没有资格将是很遗憾的事。

如果你已经考取了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那恭喜你,你已经比别人多走了一步,这一步一定不会白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