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惊叹,工匠雕琢的栩栩如生亦让人难以置信,中国,一个将建筑美学贯彻到极致的国家。

长城,在岁月的琢磨下,更为的气势磅礴;故宫,在时光的流转中,沉淀着历史繁华;江南园林,小桥流水人家,古色古香,在当今社会又焕发出了新的光芒。

浩荡的历史长河之中,我们窥探一下中国建筑的发展,那是一段用木材构建的“理想国”,一段用匠人生命雕琢的“血泪史”,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建筑原料是以木材为主的呢?为什么中国不建造全石构的建筑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让我们从取材、雕琢、运输等几个方面去探究一下吧。

一、 取材的难易

从古至今,中国都是以地大物博,人均资源丰富闻名于世界,时至今日,在经历过无数次大规模的砍伐之后,中国的森林覆盖面积仍然有2.12亿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22.96%,是全球“变绿”的主力军。

由此可见,在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破坏的古代,中国的森林覆盖面积是多么的广阔,森林的繁多使得木材也变得易得起来,一群人,轰轰闹闹的走进森林,不到一天,可能就能将一所农家大院儿所需要的木材砍完,相较于需要千锤万打才能取材的石料来说,这工作效率可不是一般的高。

古人相信“木为阳,石为阴”的说法,认为在光合作用下成长起来的木材,是人类与大自然交流的媒介,用木材作为房屋的主要建筑材料能够得到神明的庇佑;而常年在泥土里摸爬滚打的石料,因产于地下,沾染地下的阴气,大规模的用于地面建筑的话,古人认为会招来一些不干净的东西。

石料上沾染的阴气在古人看来,却又是能与死后世界联系的法宝,所以很多墓室、地宫等地下建筑都采用石料建筑,而宫殿、房屋等地上建筑则采用木质结构。

二、 雕琢的便利

在没有大规模生产钢铁技术的年代,石料是非常坚硬的存在,要想在石头上雕刻,就必须一锤一凿的耗尽时间和心血,非常的困难,而且除了风化外并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让石料变得脆弱。

木料就不同了,虽然用来修建房屋的木料一般都是木质紧密,非常能承重的存在,但和锋利的刻刀相撞,木料是没有招架的余地的。

在《济公》这部电视剧中有一个“古井运木”的画面,讲的是济公到了灵隐寺之后被寺内的师兄刁难,让他四天之内化得足够修建寺院的木料,神通广大的济公当然能化得了

但这并不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重点是在“古井运木”的时候,相连贯的一系列运作,从古井把木头拉出来之后,送到庭院中由木匠打磨,只用了非常短的时间,木匠们便将七十根木头打磨完了,着实让人震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里,我们便能非常明显看出在木料上雕刻的容易度。古代的建筑大多都是雕龙画凤,精妙绝伦的,如果不是容易雕琢的木料,如果是石料建筑,可能中国的建筑便不会有这么大的成就,就不会到了今天也让人为之赞叹的精妙手艺了。

三、运输的快慢

不管是什么材料,修建大一点的房屋,都没有就地取材的说法,古代的房屋不像今时今日,是由开发商统一修建然后售卖的,在古代一般都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所以一般的有钱人家大多都是从很远的地方,采购昂贵的原料来修建房屋。

建筑材料原产地的距离过于遥远,运输便成了一个大问题。在有火车、有轮船、有火车的现在,大型石料的运输都是一个非常让人头疼的问题,更别说只有马车和以人力为主的船只的古代了。

因为运输的不易,运送成本的高昂,和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很多人都不会选择有石料来作为修建房屋的主要原料,毕竟钱还是不容易赚的。

木料就不一样了,虽然也很沉重,但相较于石料来说是容易了不止百倍,木材本身就具有石料所没有的浮力,所以在水运的时候石料只能在船只的载货能力范围之内,通过船只运输,而木料则可以通过自身的漂流,从原产地漂到目的地,只需要大型船只牵引方向就可以了。

除了弥足珍贵的木料外,在古代,木料大多都是通过这一方式运输的。

四、 建筑力学的不完善

建筑专业的学生都知道,不同的建筑材料要采用不同的修建方式,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材料的特性。

但在古代可没有这么一套完整的建筑知识,习惯了用木头搭建房屋之后,工匠们在拿到石料时也会自然而然的用习惯的方式去搭建房屋,这样搭建出来的房屋非常脆弱,容易倒塌,久而久之便没有人再用石料修建房屋了。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非常简单,只是因为古代的工匠没有弄清楚石料和木料的结构力学特性。木料和石料又是完全相反的两种建筑材料,木料的抗压性弱,但抗扭曲力和抗张力非常强,石料则相反,所以用修建木制建筑的方法来修建石构建筑是完全不可行的。

奈何古代并没有现在这么完善的建筑力学体系,以至于石构建筑在古代就不吃香了。

综上所述,古代建筑主体上不搞石构建筑的原因有很多,不管是取材的难易度,雕琢的便利还是运输的快慢,都是在那个动力并不发达的年代,人们不愿意用石料构建房屋的原因。

但历史长河早已被时间的风沙掩埋,我们后世的人竭尽心力的去探究,却终究难以得到答案,就像古代为什么没有以石构建筑为主,在研究了那么久之后依旧是一个谜团,何不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未来,或许有更让我们惊叹的故事。

参考文献:

《浅析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特点及其美学性格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