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夺冠》中,陈可辛导演着重讲述了两次夺冠,一次是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获得世界冠军,还有一次是2016年, 中国女排获得里约奥运会冠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都是夺冠,两代女排有何不同?为什么要着重讲述这两次比赛呢?

1 精神信仰不同

最大的不同就是精神信仰,80年代女排可以说是靠着精神信仰在支撑,他们不会为自己为什么打球,郎平只会为了上场而不顾一切扛起100公斤的杠铃。他们不会问为什么大年夜还不能休息,只会因为教练的一句话继续加练。他们不会问为什么女排要和男排一起练习,只会为了打赢中国最强的江苏男排拼尽全力。

这支女排身上背着沉重的包袱,这包袱叫做“国家”,在他们身上,没有小我,只有大我。

在他们训练场上挂着一个横幅,写着“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当他们获得胜利,人们纷纷从家里跑出来,举着火把,尽情欢呼。高喊向中国女排学习!

那是一个穷到只剩信仰的时代,我们需要信仰,所以女排也成为了信仰。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昔日的铁榔头成了满身是伤的教练,她带的队伍,倡导快乐打球。

她时常问队员,你们爱排球吗?你们为什么打排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个队员当场表示,我不爱,我要去考大学了。于是丢下郎平和其他队友,头也不回地走了。

其中有一个片段,两个队友玩游戏,互相猜对方心里想什么,一个说你现在在想郎平教练,猜对了,另一说你现在在想自己,也猜对了。

想教练的,是80后,想自己的,是90后。然后80后的老队员对90后的新队员说,这就是你们90后和我们的区别。

虽然夸张,但仍然引人反思,时代真的变了,会有人为了追求梦想而放弃国家队的排球运动员资格,会有人真的打排球只是为了自己快乐。

以90后一代的中国女排他们到底为什么打球?影片直到最后也没有给我们答案。

因为这个问题,没有准确答案。

2 训练和比赛方式不同

老一代的女排教练袁伟民,听说美国已经开始用计算机计算运动员数据了,连教练和对手的各项数据他们都了然于心。

就对专家说,能不能给我们也配上计算机?专家说,中国还没有这个条件,计算机一辆卡车也不一定装得下。

听完之后,袁伟民选择把排球拦网加高15厘米,别人有技术,我们就只能拼命。

在非人的训练之下,女排硬是靠实力拿到了世界冠军,并在那之后拿到了“大满贯”“三连冠”。

到了郎平指导中国女排,郎平采取“大国家队”模式,不再局限于五六个人的小队伍,三十个不够就加到五十个,五十个不够就加到100个,队员已经不是一个小队伍,俨然是一个小公司的规模了。

而在这个公司里,队员们不必再拼了命的练习,他们可以休息、娱乐,可以去谈恋爱。

郎平要做的,是熟知每个人的弱项和优势,并在比赛时把他们运用到极致。

她带领着女排一路比赛,一路输,这让她收集了很多的数据。

到了里约奥运会的场上,前半段她继续收集对手的数据,后半段她利用大数据来对抗,终于顺利取得了胜利。

从两种完全不同的训练和比赛模式上,我们也能看到如今的体育竞技,早已经不是只拼命就能赢的时代了,科技、数据、训练方式同样是实力的一部分。

我们还需要女排精神吗?

陈可辛导演为什么单单要去展示这两次女排的不同之处呢?

我认为并不是偶然,从新的和旧的中,我们能看到一些不同,于是就会去思考一些事情。

影片中陈忠和说,不管别人还需不需要中国女排,我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的中国女排精神难道我们真的不需要了吗?

那种为了信仰不顾一切的精神,我认为我们依然需要。

假如每个人都拿出那样的精神,那么郎平的大国家队模式还需要吗?

也需要,因为那样只会让我们竞争力更强。

但不一样的是,我们多了选择的机会,因为时代让我们有权利去选择,有机会去探索,这是时代赋予人们的自由。

郎平总结,女排精神到底是什么?是一种明知道难赢,还依然顽强拼搏的精神。正如影片中的第二次夺冠,那是一场所有人都认为中国队会输的比赛,在淘汰赛中,中国队的对手是世界冠军巴西队,在那之前,中国队和巴西队的对决是1:18,巴西队赢18次,中国赢1次。

上场之前,已经有人在帮他们买回程的机票了,连自己人都认为,这不可能赢了,可是女排们还是上了,并且最终取得了胜利,淘汰了世界最强巴西队。

从郎平总结的女排精神上看,陈可辛导演之所以展示这两场比赛,是因为他们虽然有很多不同,但是他们所表达的女排精神是相同的,那就是像张常宁总结的那样,哪怕只有1%的机会,也付出100%的努力。

这样的精神,在当今这个时代,更加的稀缺,而坚持下去的人,不管胜利与否,都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