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对于中国来说,是很特别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发生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彻底地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而这一年,对于清朝末年最尊贵的女人——慈禧太后来说,也是极其特殊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将迎来她的六十岁大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场战争,一次寿辰,两件对于不同的人重要程度不同的事,在这个1894年,却发生了命定的交集。有人说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慈禧为享乐而挪用了海军军费,然而也有人说慈禧挪用军费明显是个谎言。

慈禧的罪过

1894年,是慈禧的六十大寿。一个整数的生日,又是一个尊贵的皇室女人,那么一场宏大的庆典便是绝不能少的。

何况慈禧四十岁时遇见了咸丰皇帝驾崩、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等等动乱,五十岁生日时又发生了中法战争。两个整数生辰都因国家动荡而不得尽心,这就让她对这一次六十寿辰充满了期待。

作为国家最为尊贵的女人,她要怎么来过自己的生日才能显出自己的尊贵霸气与厉害呢?对于此,相信慈禧也经过了详细思考。不过其实也不太用她亲自来想。

光绪帝和一众臣子会将庆典做得足够有派头,足够豪华,以此来讨好她。比如撰写颂词近八章,慈禧乘龙辇回宫时王宫百官跪送,也改清漪园为颐和园以供慈禧居住。

可要进行一系列的华丽气派的贺寿活动,金钱必不可少。

据统计,慈禧太后在此期间的穿着、配饰,宫殿的装潢,各种贺寿建筑的搭建等等,合计几乎可达一千万两左右。

清朝的府库自然不会有这样多的库存闲钱。那没有闲钱又该怎么办呢?自然是要从其它地方去找,毕竟清朝最尊贵的慈禧不能再被委屈。

有研究得出,慈禧庆典所用钱财一部分由“部库提拨”,一部分由“京外统筹”。当然,还有一部分一定是来自底下臣子们所表“忠心”,在此先忽略不计。

而与甲午战争关系最为密切的,便是“部库提拨”,这部分银钱大约三百万两,其中一百余万两来自“备饷需,边防军费两款”,另外两百万则来自铁路经费。

写到这里,大家也可以清晰地看见慈禧六十大寿庆典着实挪用了军费。而在庆典之前,也确实有大臣建议慈禧拨款前去购买军舰,可惜被慈禧驳回,理由是,没有钱。

后来,中日宣战,甲午战争在外如火如荼,慈禧寿辰庆典热热闹闹,两者极度的反差让甲午战争的失败显得更加荒唐悲凉,而大众有关战争失败的怒火也被放在了慈禧身上。

正因为这些,慈禧挪用军费用以享乐一事便成为了甲午战争失败的一大原因,也为主流大众所认可。

别样的观点

这里有一个,慈禧是甲午战争失利的替罪羊的观点。

慈禧寿辰庆典挪用了军费,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慈禧的挪用,也并不能决定甲午战争的失败。

首先的一个论点便是,慈禧挪用的钱款,并不多。上边所提到的,如果挪用,那么挪用的款项大概最多便是三百多万两。而这样的钱款,大概足够清政府再增加两艘军舰。可两艘军舰,这又真的可以大幅提升清军实力,并且让清军在甲午战争当中胜利吗?

要知道当时的日本陆军便有近20多万人,海军总吨位超过六万吨,整体实力远远超过北洋水军。何况他们还多次派出探子窥探清朝情况,早已做好了周全入侵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北洋水军或许并不缺钱。一个形象好懂的例子便是,李鸿章卸任之后,曾经留下过1000万两银子给后任官员。1000万两,相当于慈禧庆典的所有支出,这也是完全可以充作军费的。

但是甲午战争时,他没有这样做,这也是说,他没有意识到改善军队装备,提升军队实力的必要性。

而且,清廷的腐败可从来不只是来自统治者。北洋水军建立之后,内部大臣便多有不和。其中,刚好是李鸿章的政敌掌管水军财政,出于私心,他在钱款方面多有为难李鸿章,另一面,又极力主张要同日开战。

这样的状况,北洋水军又怎么打得过磨刀霍霍的日本海军呢?

可是即便这背后的缘由多样,一件失败的大事总需要有一只合理的替罪羊。慈禧便是这只很合适的羊。她的所作所为本就引发民间大众不满,加上维新变法人士有心带着节奏,这些也有错处的大臣们又想要脱开自己的关系。

所以一切推给慈禧,这就是最好的。

慈禧一个人确实也撑不起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在大众看好的情况下参战,却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最终失败,签订不平等条约,这个结果,学过历史的人几乎都可以信手拈来。

失败了就要找原因,找到慈禧身上,当然是因为慈禧真的有错。作为封建王朝最顽固的落后分子,她既不会支持改革,也不可能支持革命。不改革也不革命,带来的只能是国家的持续落后,打不赢任何战争,失掉所有曾经的辉煌。

但慈禧一个人确实也撑不起这场战争失败的所有原因,几千年社会制度的积弊,清末整个政府的混乱腐败,世界的飞速发展,这一切,我们不能忽视。

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是“袁史”,切勿受骗

参考资料:周英杰. 慈禧是甲午海战失利的替罪羊吗[J].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下旬, 2011(4):77-79.

沈渭滨. 细说甲午战争前后的慈禧(下)[J]. 档案春秋, 2014(05):36-39.

赵增越. 慈禧六十庆辰与中日甲午战争[J]. 中国档案, 2014, 000(00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