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蔡基刚(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

来源:上观新闻

当我们中国学生到了大学还在追求“听说读写译”样样精,语言基础扎实再扎实时,日本大学生早就结合自己专业在学习英语,用英语从事专业学习和科研。他们并不在乎“听说读写译”样样达标,并不追求语音语调有伦敦口音。

……

尽早进入科研是高等教育重大课题

长期来我国的高校本科教育一直处于学知识、打基础的课程定位中,似乎只有到了研究生才有可能开始跟随导师进入科研课题。但是这种思维模式,最近几年越来越不符合国家的要求和国际高等教育的理念。

随着中外之间高科技竞争深入,中国政府日益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从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讲话中提出高校要打造科技创新高地要求,到教育部在成都开会发出一流本科教育宣言,之后“高教40条”又提出大力培养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的创新拔尖人才。尤其今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颁布,更是直接要求高校要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就是首先要让本科生尽早接触科研。这个时间越早越好,最好是从本科一年级就开始。科研活动和专业知识有关系,但并没有直接联系。科研活动来自好奇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印度一些女孩,如凭借磁悬浮原理获得国际创新大奖的不到10岁,发明超级电容器20秒完成手机充电也只有18岁。

就复旦大学而言,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大三学生林苑先后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12篇,她的不少科研创新为学界震撼。同样,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彭博到了大三,也竟然有11篇论文在SCI期刊上发表,其中第一作者文章9篇,一些论文入选物理类和材料类最优秀的1%。这和他们在导师指导下早早进入科研活动有关。

当然,这离不开复旦大学许多导师的科研课题和国家实验室的基础条件。但如何让所有高校的大学本科生在国家实验室不多、导师科研经费不足的情况下,自发地开展科研活动?高校如何培养他们的科研创新精神,创造条件让他们尽早进入科研活动?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一个重大课题。

写一篇论文往往要读50篇国际论文

让大学生通过用英语撰写与他们专业相关的科研论文,到大会上进行宣读交流或拍成5分钟演讲视频,以此激发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激情,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每年5月举行的大学生国际研讨会和每年12月举行的大学生5分钟科研英语演讲,这两个全国性科研活动的创立就是一种尝试。

为什么是英语?英语是世界科技经济和学术交流的国际通用语。以《科学引文索引》(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为例,这个引文数据库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数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176个学科的8000多种检索刊物。而用英语写的占到了95%。

某一专业最前沿的信息在这些期刊论文上交流,某一学科最新的科研成果往往是发表在这些期刊的论文。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大学生若不能用英语直接汲取本专业领域的世界前沿发展信息,就不可能吸收和借鉴世界最新研究成果,就无所谓创新人才培养。彭博说,他写一篇科研论文往往要读50篇以上发表在相关国际期刊上的最新论文。

大学生国际研讨会要求参会学生递交用英语撰写的论文和科研计划,无论哪种,其研究都必须包括研究现状与背景、相关文献回顾、研究方法介绍、调查或实验数据、研究结果汇报、讨论解释发现、参考文献等。显然这些科研论文的要素,要求学生直接用英语阅读大量相关专业文献,在阅读文献中发现前人研究的不足,才能提出具有创新的设计;在阅读文献中学到一流科学家对问题的设计方案,才能使自己的设计更具有竞争性。

告别大学英语同质化、不以能力等级达标驱动

这种带有群众性的科研活动倒逼我国高校教育理念转换和课程设置完善。例如我国高校传统的外语教育是以能力等级为驱动的,关注人文教育的基础英语。改革开放40年来,尽管我国累计已有3700多万名大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有1600多万名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但是我国一代又一代本土培养的科技人员,既然不能用英语有效阅读他们的专业文献,也不能用英语交流他们的科研成果或开展工作。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归咎于高校外语教学。

从本世纪来,日本科学家平均一年一个诺贝尔奖,18年获得18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在对比中国和日本教育体系的差异时,我们发现尽管莘莘学子学习英语的时间普遍更早,投入资源更大,但是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始终是为达到某个英语能力等级,或通过某个等级考试(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而日本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汲取专业领域内的世界前沿信息,进行科技创新。当我们中国学生到了大学还在追求“听说读写译”样样精,语言基础扎实再扎实时,日本大学生早就结合自己专业在学习英语,用英语从事专业学习和科研。他们并不在乎“听说读写译”样样达标,并不追求语音语调有伦敦口音。

因此,在高校普遍开展与中小学英语同质化的、以能力等级达标甚至应试为驱动的基础英语时,举办大学生国际研讨会具有“倒逼”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深刻意义。学生爆发出来的用外语做科研的激情和写论文的需求,迫使我国高校传统的外语课程,从基础英语课程和文化英语课程,转移到开设帮助学生用英语汲取和交流专业信息的专业文献阅读课程和期刊论文写作课程。

从前四届参会学生传来的喜讯,他们都是从这个学生研讨会开始学会用英语阅读文献的,开始用英语直接撰写科研论文并发表,开始飞向国际科技创新的蓝天。一批在专业国际期刊发表论文的“科霸”涌现,如在去年第四届大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做主旨发言的浙江师范大学大三学生虞乐,不仅在国际顶级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了论文,而且当年就被美国Rice University录取直接读博,并获得了270万元奖学金。

高校的外语教学不是帮助学生能力等级的攀升,不是帮助他们通过某个等级考试,高校外语教育必须帮助学生尽早进入科研,帮助大学生插上科技创新的国际化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