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视角下彝族俐侎人家庭教育的传统与革新

石林红, 郑 妍, 鲁 云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云南临沧677099)

摘 要:性别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以彝族俐侎人家庭教育为切入点,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对彝族俐侎人的劳动教育、宗教教育、生活教育及诞生礼俗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彝族俐侎人传统家庭教育观念已然限制了女童发展,提出应从观念入手,承认并尊重两性的性别差异,由排斥转向全纳,同时女性要提高自我觉醒意识等方面努力,相信在此基础上的平等也将更加深入人心.

关键词:社会性别; 家庭教育; 传统; 革新

家庭教育是彝族俐侎人传承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儿童建构社会性别的重要渠道.研究三次深入云县、凤庆县、永德县的五个村寨调查研究彝族俐侎人的家庭教育现状,收集大量一手资料.由于彝族俐侎人生存的地理空间较为封闭,文化空间较为独立,因此传统文化保留比较完整,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在推进性别公平的进程中彝族俐侎人的家庭教育需要传承与革新并举.

一、彝族俐侎人家庭教育的传统观念

(一)劳动教育中灌输"男强女弱"的分工模式

俐侎人劳动分工明确而具体,彝族俐侎人女子在家庭中主要承担纺织、采茶、整理家务及生育和养育后代的职责.女孩从懂事起就开始和长辈学习女工,缝制家中常用衣物、被褥,甚至婴儿摇篮上所系的带子等.除此,生火煮饭、割草喂猪、照顾弟妹这些都是女孩要学习的,随着她们年龄的增长,女孩在家长的指导下开始练习针线活,闲暇帮助家长照看弟妹,做做家务,或者与成年女性一起上山采茶,添补家庭生计开支.

彝族俐侎人男子主要从事重体力活,男孩从小就跟随父辈学习这些体力活的简单技巧,如砍柴、狩猎、耕种等.随着国家保护野生动物政策的宣导,俐侎人猎捕野生动物的案例越来越少,猎捕技能主要趋向于学习捕捉野兔、猎鸟、猎蜂等.由于俐侎人生存环境较为潮湿多雨,柴火为取暖必需品,因此男孩会经常跟随父辈上山砍柴,农忙时节跟随父辈下田劳作,同时也会从事和学习一些重体力活,如搬运粮食、学习建盖房屋的简单技巧等.

从彝族俐侎人的劳动分工模式分析可知:男性生理特征上比女性更为强壮有力,因此应当从事力量型劳动,而女性因为不具备男性一样的力量就只能在劳动中起到辅助作用."在以性别分工来结构的社会里,生活单位必须由男女合作组成."[1]121彝族俐侎人现有的抚育方式以双系抚育为主,父亲和母亲各有不同的生活技能和劳动分工,这种以性别为基础的劳动分工具有继承性,代代相传使原有的劳动分工模式内化为一种"男强女弱"的观念意识.

(二)宗教教育中渗透"男尊女卑"的性别地位观

彝族俐侎人信仰万物皆有灵性,山神、火神、龙王、灶王等这些自然神能守护百姓平安、五谷丰登,因此,每年俐侎人都会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表示对神灵的敬畏和感谢.

宗教活动有大型和小型之分,大型祭祀活动在色林开展,色林是俐侎人公认的精神净土,只有俐侎男性能入内,因此,大型祭祀活动中女性是被排斥在外的.小型的宗教活动在家庭中开展,每家房屋的正中都会有设有天地、灶神和祖先的牌位.每次献祭时都会在天地牌前毕恭毕敬地放上鸡头、鸡翅、鸡翘、鸡脚,在灶神牌和祖宗牌前供三碗饭和菜.祖宗牌前不设香炉,五代以内的先人将会以蜡人的形式被供奉.位置按男左女右来放置,以左位为尊,每年大年初一,必须由男子用艾蒿和清水清洗蜡人,若家中无男子,也需要去家族中请一个男子来清洗.

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结构,彝族俐侎人认为女性比起男性来说是不洁的,是会亵渎神灵的,因此大小宗教活动中男女尊卑之别明显,男性在宗教活动中总是处于重要角色的地位的人,而女性被认为是在宗教活动中无用甚至起反作用的人.

(三)生活教育中浸润"男外女内"的家庭责任观

"孩子需要接受全盘的生活教育."[1]116全盘的生活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全盘的生活教育中儿童认识和了解自己将来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职责.彝族俐侎人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因此儿童应当学会必要的劳作知识,光获得劳动常识还不足以能应付琐碎生活,因此儿童还应掌握社会习惯,只有分工合作,职责明确,整个家庭才能获得统一与和谐.虽然未成年儿童并不被当成正式的劳动力使用,但是文化中的人必定习得文化中的规定,在家庭职责和家庭位置上找到自己的平衡点.

按传统,彝族俐侎人女性是不能参加犁地劳作的,也就是说耕种田地的工作主要由男子承担,女子主要承担照顾家庭和生儿育女的工作,他们长期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但是在过去,男性并不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撑,相反,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是在家纺织的妇女.田地里所产的粮食主要是自给自足,而妇女纺织出的布匹往往是集市中进行买卖的主要商品.可是,即便如此,妇女在家中的地位也不会高过男性,在他们看来,即使妇女能挣钱,也是在丈夫的指挥下才去挣的钱,因此,家庭中的大事小事还是得男性家长说了算.现如今,随着交通的改善和多元文化的融合,越来越多的男子放下手中的劳动工具,走出大山到外面打工挣钱,而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就需要妇女留下来照顾,"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职责分工模式得到一进步巩固.

(四)诞生礼俗中强调"男留女嫁"的社会继承观

按照俐侎人的生育习俗,妇女生育孩子时,无论婴儿的性别是男还是女,夫家会第一时间派人去通知娘家人,娘家人收到口信后,会在孩子满月的时候前去祝贺,这种习俗称作送祝米.送祝米时娘家人会带上礼物,礼物主要是给产妇调理身体的补品(红糖、鸡蛋、母鸡等)及婴儿衣物等,而夫家负责提供酒席,一般情况下酒席相对简单,可以说就是一次团圆饭.但是,近年来,随着与主流文化的交融,一些头胎或二胎得男的家庭会烹羊宰牛宴请四方,昭告乡里.此种情况基本上都是因为家里添了男丁,几乎没有家庭会为女婴如此隆重庆生.

庆生礼过后,按照习俗,外公、外婆和舅舅要接产妇和婴儿回娘家住一段时间,如果是女孩,孩子满月当天便可以和妈妈一同前往舅舅家,但是如果是男孩,孩子满月后还要在奶奶家多留一天才能和妈妈回娘家.男婴比女婴多在家留一天,表面看似无足轻重,但俐侎人却十分重视这一天的差异,因为一天的差异代表了俐侎人对两性儿童的性别期待,也折射出俐侎人的继承观,在俐侎人的传统观念中家庭财富的继承者和家族精神的传承人始终只能是男孩.

二、彝族俐侎人传统的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一)儿童获得传统的角色认同

"云南民族文化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形成了区域性、类型性、和容性和时序性等基本特征,而区域性相对于其他特征来说又是云南民族文化传承最基本和最典型的特征."[2]彝族俐侎人的家庭教育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孩子一出生,社会成员会以社会公认的女性形象和男性形象来描绘婴儿的未来,希望女婴能像母亲一样美丽、善良、贤惠、能干,希望男婴能像父辈一样勇敢担当,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当儿童进入童年时期,家庭中的长辈则着力打造一个具有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的儿童雏形,女孩被要求温顺勤劳,男孩则要勇敢坚毅.家长们希望他们能为今后承担家庭责任做好充足的准备.当所有同龄同性的小伙伴们都做着同样的事情,文化中的孩子们自然认为自己所训练的功课是必须的,自己所学的技能也是理所应当的,久而久之获得相应的角色认同.

彝族俐侎人家庭中经常以男性家长为尊,男性说话办事被认为是更有说服力的.从父权制出发,男性对女性具有统治权和支配权,他们控制女性的劳动;控制女性的身体;控制他们共同的孩子,女性在文化历史中的作用被贬低和淡化.在俐侎人的习俗中,女孩在很多领域遭到限制,女孩不能涉足被俐侎人视为圣地的色林;不能参加当地大型的祭祀活动;不能成为朵希的候选人;不能成为家族继承人……传统的民族习俗和社会性别观念将男孩推向主体地位,而女孩则成为了客体和波伏娃所说的"他者".也就是说,在儿童主体意识建构的过程中,男孩先接纳并认可了自己的主体地位,相对而言,女孩就成了客体和他者.

(二)传统家庭教育模式下女童发展受限

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限制了女童的发展,具体体现在制约具有强制性、长期性、全面性和传递性.

传统家庭教育对女童的制约具有强制性.文化先于人存在,彝族俐侎人习俗中的规定和禁忌就像一副思想的模具,控制着女童成长的方向,以便塑造出社会所认可的女性形象,为了成为社会所认可的贤妻良母,女孩需要比男孩更有自制力、更宽容甚至得承认自己更卑微,从而使社会公认的社会性别观更加根深蒂固,使两性的社会性别差异显得更加合法化.

传统家庭教育对女童的制约具有长期性.彝族俐侎人固有的家庭性别角色对女童的制约贯穿其一生,影响女童的身心发展.女孩一出生,家长就会根据孩子的性别为之谋划好将来的成长路线并赋予相应的性别角色期待.女孩总是被认为是软弱的,是次要的,女童无论在年幼之时还是成年之后,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总是低于男童的,而且这种从属性的角色伴随其一生.

传统家庭教育对女童的制约具有全面性.传统家庭教育对女童的限制涉及女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劳动技能习得、宗教教育、社会习惯获得、社会地位及尊严的获得感等方面都做足了功夫,家庭中的优先地位总是属于男性,而女性被公认为是社会及家庭的附属品.

传统家庭教育对女童的制约具有传递性."在实际的家族认同之中,血缘因素还是起到了纽带作用,或者说是重要作用."[3]女性有区别于男性的生理器官,于是决定了女性应是文化中生育和养育后代的一方,在生育和养育后代时女性是无法祛除烙印的,已经形成的社会性别观念将灌输给下一代,她们用的自己的行为言传身教,使子女逐渐获得当地社会所认可的家庭性别角色.儿童获得社会性别认同的过程,也是获得家族认同的过程.

三、彝族俐侎人家庭教育的革新路径

(一)彝族俐侎人应承认家庭教育中差异的客观存在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承认差异和追求两性平等之间并不存在鸿沟,承认差异、正视差异是实现平等的前提.

首先,社会性别差异具有存在的历史合理性.

人类是雌雄分体的动物,从生物学意义上来说,两性的人体结构、毛发、体力上都存在差异,虽然不应夸张这些差异,可它们毕竟是客观存在着的.在父权制社会,女性在物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体力和生育的原因受到许多限制,她们逐渐远离物质生产的公共领域,被困于家庭中.

其次,社会性别差异具有存在的现实不合理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和谐、社会平等成为时代的主题,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已然限制了女童的发展.在俐侎山寨,对女童而言,她们参与集体宗教活动的机会、受教育的机会、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及主动掌握自己命运的机会受到限制.对女性来说,她们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家庭地位都远远低于男性,逐渐失去独立人格,最终依附于婚姻和家庭,成为两性中逆来顺受的一个性别.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已经不适应文化发展的需求,转变传统观念成为必然.

(二)彝族俐侎人家庭教育应由排斥转向全纳

彝族俐侎人家庭教育中在教育资源、教育机会、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对女童的性别排斥和区别对待客观存在,女童居于家庭文化权威领域的边缘地带.事实上对女童的性别排斥不仅影响女童成长,对男童的发展而言也有消极的作用,例如:思维容易定势、性格容易偏执和自负等.因此,彝族俐侎人的家庭教育不应排斥女童,而应转为全纳与融合."全纳教育理念中的人权观、民主观和平等观相得益彰."[4]反思彝族俐侎人的家庭教育,应从人权、民主和平等的观点出发,女童首先是人,且是文化中的人,家庭教育由排斥转向全纳首先应体现在尊重与接纳,祛除传统观念中的偏见,是稳步推进"性别公平"的重要举措.

在彝族俐侎人的文化史上,女性在文化中扮演着和男性不同的社会角色,履行着和男性不同的社会职责,是女性的"柔"成就了男性的"刚",是女性的忍耐和宽容成就了社会文化的稳定和谐,正因如此,才能"阴阳协调",俐侎文化才得以生生不息.角色和职责不同并不代表地位应分高低贵贱,勤劳、善良的女性在文化中应该拥有和男性一样的礼遇.家长应该给予经期女孩更多的关爱和照顾,不应从思想上就认为她们是不洁的;女孩同样可以成为文化的传承人,男孩能参与的活动和能受的教育女孩应当拥有相同的机会;男女两性在劳动分工上虽各有不同,但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却是平等的.彝族俐侎人只有抛弃传统的性别观念,才能为女童营造出良性的发展空间.

(三)彝族俐侎人女性要提高自我觉醒意识

革新应看中批判,但在批判文化对女性发展限制的同时,更应加强女性的自我审视和自我反思;在批判男权社会对女性压制的同时,更应提高女性的觉醒意识.

首先,女性应当接纳自己的性别,合理审视两性差异.女性首先是人,具有人的社会本质,是人类两性中的一个性别,虽然说男女两性在生理和社会角色上是有差异的,但只能证明男女两性对社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在性别上并不具有优劣之分.女性应当看到自己性别上的优势,冲破思想禁锢,树立信心,接纳自己的性别,但同时也应接纳自身不完善之处,找到自身价值,做好自己.

其次,女性应当为自己创造发展的条件.尊重不应是别人给予的,而应是自己争取的,作为意识觉醒的一部分,女性应当积极为自己创造发展的条件,主动进行自我教育,既认识到自己社会性别角色,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积极要求参与群体活动,又要不断地自我反思,自我促进.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6-121.

[2]谢红雨.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6:73.

[3]韩学谋.西北民族走廊家族认同研究[J].大理大学学报,2018,3(9):8.

[4]邓优.全纳教育理念对少数民族义务教育的启示[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6,30(3):32.

On the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of Family Education of Limi Peo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der

SHI Lin-hong, ZHENG Yan, LU Yun

(West Yunnan University,Lincang,Yunnan 677099)

Abstract:Gender equ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ducation equit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der,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ses the labor education,religious education,life education and birth rites of the Limi people.It is found that the traditional family education concept of the Limi people has already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girls.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oncept should be inherited from the conceptions.Recognizing and respecting gender differences,turning from exclusion to inclusiveness,and improving women's self-awareness,we believe that equality on this basis will be more deeply rooted in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Key words:gender; family education; tradition;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K892;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19)06-0010-04

收稿日期:2019-05-13

基金项目:滇西科技师范学院2017年校级科研项目"彝族俐侎人家庭教育中的社会性别差异研究"(DXXY2017010);2018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彝族俐侎人女童社会性别构建中育儿习俗功能研究"(2018JS529).

作者简介:石林红,1987年生,女,云南临沧人,讲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