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球拿不下来,你们会后悔一辈子!”

这是1981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遭遇日本队时,袁指导在场边对女排队员们说的原话。当时的日本女排在大松博文的调教下,一度创下118场国际赛事连胜纪录,被称为“东洋魔女”。可是那又怎么样,还不是被中国女排3比2战胜?

一直为没能亲眼见证这段历史而遗憾,但让我没想到的是,有一天会在大银幕上再听到这句话,这场激动人心甚至引发万人空巷的中日大战,也在39年后重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面那段激动人心的赛事,是以中国女排为原型的电影《夺冠》中的场景,它真实再现了中国女排成为王者之师的历程。像刚才提到的袁指导场边原话的细节神还原,影片中还有很多。

不可否认,中国体育历史上,“中国女排”有着特殊意义。

它拥有着辉煌的荣誉墙:截止去年底,在中国女排38年世界大赛的历史上,一共夺得10个世界冠军。其中包括5个世界杯冠军、2个世锦赛冠军、3个奥运会冠军。

其中分量最重的当属三枚奥运会金牌。

1984年,以郎平为核心的中国女排战胜东道主美国女排,在奥运会首次夺冠,也铸就了自己世界大赛三连冠的霸业。

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国女排0:2大比分落后,陈指导冷静指挥调节队员心态,最终连扳三局,时隔20年再度拿下奥运会金牌。

2016年,中国女排小组赛被分至死亡之组。小组赛排名不佳八强就遭遇了当时谁也不愿意面对的卫冕冠军兼东道主巴西。鏖战五局,伴随着朱婷的一记重扣一锤定音3:2拿下,随后一路高歌再度站上最高领奖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次奥运夺冠之旅的重量级比赛,在影片中都有体现。

尤其是2016年和巴西女排那场酣畅淋漓的五局大战,影片更是做到极致还原。2016年里约奥运冠军队再度集结,朱婷、惠若琪、张常宁、丁霞、袁心玥等中国女子排球队队员本色出演,完美重现惊心动魄的传奇时刻。

来看看赛点场面的还原对比,朱婷和其他队员的站位、姿势、球的落点几乎都做到了百分百复刻,甚至让人觉得电影是不是把比赛录像重放了一遍?

赛场之外,《夺冠》还真实展现了金牌背后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荣誉之路上除了鲜花和掌声,更有汗水和泪水。

时光回溯到上世纪70、80年代,那时候女排训练没有专业场地,几乎没有医疗保障,训练器材、防护用品也稀缺。

当时的漳州训练基地训练场馆由竹棚搭成,地面是用黄土、石灰、盐水混合的“三合土”夯实,下面再垫上煤渣。队员们每天训练十到十二小时,为了接一个球,他们经常在地板上来回翻滚、扑倒,久而久之,地板上的土和泥被蹭掉了,煤渣露出来了。姑娘们的大腿、肘部经常受伤。

《夺冠》电影里,1:1复刻出了一个女排漳州基地,训练场馆的地板是剧组从真正的漳州基地一块块搬运到北京拍摄地的,木刺都还保留着。

在电影中,正在训练的女排队员双膝缠着绷带,奋力扑倒救球,重重地摔在地上,又马上爬起来,继续去接迎面砸过来的排球。训练器材不足,为了练力量,她们彼此用身体作为“砝码”,甚至还用上了队医的医药箱。

太苦了?但它都是真的。80年代的女排姑娘们就是在这样的训练条件下,拿下了第一个世界冠军,开启荣誉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来到千禧年之后。此时训练场景已经天翻地覆,各种保障也早已跟上,女排姑娘们在训练时要战胜的东西,也从外在条件变成了自己。

甜妹儿张常宁出身沙滩排球,影片中她也是在沙滩排球场上被郎平发掘。但之前长期的训练习惯让她发球时总会习惯性“转沙子”,甚至因此曾被判发球超时取消发球,这在影片中也悄悄还原。她要改掉这个毛病,也得靠自己训练出新的肌肉记忆。

现在的朱婷是世界上最好的排球队员之一。但在刚进国家队时,出身农村的朱婷不爱说话,在场上更不会招呼队友,非常闷,这不是一个核心队员应该有的性格。这就是现实中朱婷刚进国家队时的真实状态。为了让她打开自己,郎平在影片中多次“激”她,甚至把她逼哭,最终让朱婷明白,她打球不是为了成为谁,而是成为自己。

正如片中郎指导所言:“当我们的内心足够强大,就不会再那么在乎一场球赛的输赢。”80年代的中国太需要一块奖牌了,这样的荣誉能让相对落后的我们对未来更有信心。而如今,我们早已拥有不需要向谁正名的大国气魄,在集体荣誉之中,每个人也能充分做自己。

纵然条件在变,对手在变,队员面孔也在更迭,但不变的,是从一而终传承的女排精神。

短短两个小时,要再现中国女排30多年的历史,无疑困难的,但是《夺冠》通过赛场内外细节还原,重点赛事极致复刻来给出了答卷。

这不是一场模仿秀,而是用匠人极致考究的态度,用团队发自心底的真诚,尽可能给观众真实的感触。无论你之前对她们这么多年的风雨征程是否了解,都能在影院好好感受一把女排的热血传奇。

这样的电影,值得你走进电影院,这样的女排精神,也将熠熠生辉、永不褪色。